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12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以天然食用淀粉为原料,经过高压辅助酶法处理;以油相、乳化剂、水为原料,经均质处理得到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处理后的淀粉、乳液和水均匀混合后经过微波加热处理,冷却后即得到成品。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高压辅助酶法改性的淀粉凝胶柔软性好,降低凝胶强度的同时降低了粘度,具有更好的模拟脂肪滑腻口感作用;微波热处理能够降低淀粉的老化现象,改善稳定性,同时微波加热时间短、能耗小;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既实现了对脂肪的模拟,又不改变油相的化学性质,可作为脂溶性活性物的载体,可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达到缓释、控释和脂肪模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和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低脂或无脂食品的消费趋势逐年增加,脂肪模拟物的研发始终是食品和生物医药领域关注的焦点。模拟脂肪赋予的滑腻口感和脂溶性风味物质的携带功能,是脂肪替代品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乳液填充凝胶是一种包含乳状液液滴的新型凝胶体系;其高持水性的凝胶网络使之具有流动性和易于涂抹,表现出类脂肪的润滑特性;同时包埋在网络中的乳状液内核可以携带脂溶性成分,并通过控制凝胶的大形变特性影响脂溶性成分的释放。乳液填充凝胶的性质受乳液性质和基质性质的影响。目前乳液填充凝胶常用的凝胶基质主要是蛋白质和多糖。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由于淀粉形成的凝胶强度高,主要表现出弹性质构特征,缺少流动性,未见在脂肪模拟物中应用。虽然酶解改性淀粉可用于脂肪替代品模拟脂肪的流动性,但此类传统的淀粉基脂肪替代品在应用中有两个主要的缺陷:①不具备对脂溶性风味物质的携带功能。②由于淀粉的粘度高、易老化,高比例替代后产品常会出现“淀粉感”、“糊口”的不良口感。此外,在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的制备中通常采用普通水浴加热的方法使淀粉糊化,即当淀粉开始糊化后,在糊化温度以上保温15分钟左右使其完全糊化,趁热加入制备好的乳液搅拌,冷却后得到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在此加热过程中,乳液容易发生聚集,破乳后的油脂也容易被氧化。微波热加工是一种新加工技术,具有均匀、快速、营养损失少等特点。目前未见将微波加热技术用于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制备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常规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对脂肪的模拟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淀粉基脂肪替代品不具备对脂溶性风味物质的携带功能。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常规加热条件所制备的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其稳定性不佳,且存在油滴聚集分层现象以及老化回生现象。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相、水和乳化剂混合后,经均质机30Mpa均质处理两次,得到O/W型乳液;2)取淀粉加水配成淀粉乳,混匀,在200~400Mpa、25℃条件下处理10~20min,而后向其中添加0.1%(0.1g酶/每100g淀粉)的中温α-淀粉酶,所述α-淀粉酶的酶活为800FAU/g,在pH6.0~6.5、50℃条件下反应2~20min,而后灭酶,50℃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酶解淀粉;3)将步骤2)所得的酶解淀粉、水、步骤1)所得的O/W型乳液震荡混合均匀,以500W功率微波加热糊化处理5min,冷却后即得到所述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作为优选,所述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其成品的油相浓度为5~20wt%、淀粉浓度为5~15wt%。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淀粉为天然食用淀粉。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在200~400Mpa、25℃条件下处理10~20min,是在超高压处理装置中进行的。作为优选,步骤2)中,在200~400Mpa、25℃条件下处理10~20min的过程中,所述超高压处理装置的高压腔内温度为25℃。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以500W功率微波加热糊化处理5min,是在微波处理装置中进行的。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在淀粉酶法改性前辅以高压处理能有效降低淀粉的粘度,从而赋予淀粉凝胶爽滑的口感和适宜的流动性,同时将其制备成乳液填充凝胶的形式,使其具备脂肪的溶解和夹带功能。同时,使用微波处理相比于普通加热得到的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能减少油滴聚集、促使油滴在淀粉相中分散的更均匀,降低油脂氧化等优点。而且微波处理能降低淀粉凝胶的老化回生、提高凝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以淀粉为原料,通过高压辅助酶法结合微波加热技术制备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从而实现对脂肪口感模拟和脂溶性成分携带的双重功效。具体来看,本专利技术天然食用淀粉为原料,经过高压辅助酶法处理;以油相、乳化剂、水为原料,经均值处理得到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处理后的淀粉、乳液和水均匀混合后经过微波加热处理,冷却后即得到成品。与目前常规的脂肪模拟物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高压辅助酶法改性的淀粉凝胶柔软性好,降低凝胶强度的同时降低了粘度,具有更好的模拟脂肪滑腻口感作用;2、微波热处理能够降低淀粉的老化现象,改善稳定性,同时微波加热时间短、能耗小;3、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既实现了对脂肪口感的模拟,又不改变油相的化学性质,可作为脂溶性活性物的载体,可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达到缓释、控释和脂肪模拟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淀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大众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高,淀粉基凝胶具有低致敏性和更好的稳定性,受pH值、盐离子浓度、温度等条件影响小。2)高压辅助酶法处理降低了淀粉凝胶强度的同时,比单一酶法改性的淀粉粘度低,具有更好的模拟脂肪口感的效果。3)微波热处理得到的乳液填充凝胶稳定性好,不会出现油滴聚集分层的现象,同时降低了淀粉凝胶的老化回生现象,扩大了乳液填充凝胶在食品的应用范围,可用于保质期长、储存温度低的食品中。本专利技术方法高效简单、绿色环保,稳定性好,其特点在于既实现了对脂肪滑腻口感和质构的模拟,又不改变油相的化学性质,可作为脂溶性活性物的载体,可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达到缓释、控释和脂肪模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三种不同淀粉乳液填充凝胶(油相5wt%和淀粉15wt%)的凝胶强度和粘度。图2为不同加热方式样品(淀粉浓度均为10wt%)4次重复冻融析水率。图3为三种不同样品对比图;其中,a为本方法制备的乳液填充凝胶,b为原淀粉制备的乳液填充凝胶,c为直接添加植物油的混合淀粉凝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中有关测试方法说明如下:凝胶强度和粘度的测试乳液填充凝胶的凝胶强度和粘度用Anton-PaarMCR302流变仪(奥地利)表征。所用转子型号为PP50,测试温度25℃。取一定体积样品与两板之间,刮去多余样品,选用动态振幅扫描程序,得到凝胶强度,用G’(pa)表示;选用动态剪切程序,得到剪切速率为0.1s-1的粘度值,用η(Pa·s)表示。冻融稳定性的测定样品转移至离心管中,称重,放入-18℃冰箱冷冻12h,12h后室温解冻4h,离心机速度4000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油相、水和乳化剂混合后,经均质机30Mpa均质处理两次,得到O/W型乳液;/n2)取淀粉加水配成淀粉乳,混匀,在200~400Mpa、25℃条件下处理10~20min,而后向其中添加0.1%的中温α-淀粉酶,所述α-淀粉酶的酶活为800FAU/g,在pH6.0~6.5、50℃条件下反应2~20min,而后灭酶,50℃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酶解淀粉;/n3)将步骤2)所得的酶解淀粉、水、步骤1)所得的O/W型乳液震荡混合均匀,以500W功率微波加热糊化处理5min,冷却后即得到所述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相、水和乳化剂混合后,经均质机30Mpa均质处理两次,得到O/W型乳液;
2)取淀粉加水配成淀粉乳,混匀,在200~400Mpa、25℃条件下处理10~20min,而后向其中添加0.1%的中温α-淀粉酶,所述α-淀粉酶的酶活为800FAU/g,在pH6.0~6.5、50℃条件下反应2~20min,而后灭酶,50℃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酶解淀粉;
3)将步骤2)所得的酶解淀粉、水、步骤1)所得的O/W型乳液震荡混合均匀,以500W功率微波加热糊化处理5min,冷却后即得到所述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基乳液填充凝胶脂肪模拟物,其成品的油相浓度为5~20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婕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