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96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性振动马达,具有壳体和FPC;壳体内设有定子组件和振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导磁片;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质量块、第一磁钢组、第二磁钢组、极片、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第一磁钢组与极片连接并固定设置在质量块的左端,第一磁钢组与极片固定连接并固定设置在质量块的右端;上弹簧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质量块的上端面和壳体,下弹簧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质量块的下端面和壳体;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过FPC并联,FPC穿出壳体;位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处的FPC与导磁片固定连接,导磁片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线圈对应第一磁钢组,第二线圈对应第二磁钢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线圈能够有效提高振动效果和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性振动马达
本技术涉及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线性振动马达一般通过凸轮实现或者通过电磁场来实现。其中利用电磁场来实现振动的线性振动马达主要是通过金属弹片架空一个磁铁,然后绕制线圈固定在外壳上,通过给线圈通电,然线圈产生一个磁场,与中间的磁铁产生作用力,就会来回运动,产生振动。该种线性马达的体积相比凸轮类的线性振动马达体积更小,震感更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3C电子设备内,如手机、ipad、智能手环、智能手游、AR\VR、智能耳机(耳麦)等3C智能电子产品。但是如何在有效成本控制内实现振动效率提高一直是人们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效果好,能耗低的线性振动马达。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具有壳体和FPC;壳体内设有定子组件和振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导磁片;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质量块、第一磁钢组、第二磁钢组、极片、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第一磁钢组与极片连接并固定设置在质量块的左端,第一磁钢组与极片固定连接并固定设置在质量块的右端;上弹簧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质量块的上端面和壳体,下弹簧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质量块的下端面和壳体;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过FPC并联,FPC穿出壳体;位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处的FPC与导磁片固定连接,导磁片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线圈对应第一磁钢组,第二线圈对应第二磁钢组。质量块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有定位凸块;极片上设有可供定位凸块穿过的定位孔;与第一磁钢组固定的极片套装在质量块左端的定位凸块上后与质量块的左端固定连接;与第二磁钢组固定的极片套装在质量块右端的定位凸块上后与质量块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磁钢组包括两块磁钢,该两块磁钢分布在质量块左端的定位凸块的上下两侧;第二磁钢组包括两块磁钢,该两块磁钢分布在质量块右端的定位凸块的上下两侧。上述壳体上固定设有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位于质量块的上端面和壳体之间;第二缓冲件位于质量块的下端面和壳体之间。上所述FPC包括内部接电部和外部接电部;内部接电部位于壳体内,外部接电部位于壳体外;内部接电部呈C字型;内部接电部包括第一接电部、第二接电部和第三接电部;第一接电部和第二接电部相对设置,第三接电部连接第一接电部和第二接电部;第一接电部与第一线圈及对应的导磁片固定连接,且第一接电部位于第一线圈及对应的导磁片之间;第二接电部与第二线圈及对应的导磁片固定连接,且第二接电部位于第二线圈及对应的导磁片之间;第一接电部、第二接电部、第三接电部和外部接电部上均分布设有通孔。作为变形设计,上述FPC包括外部接电部、第一内部接电部和第二内部接电部;所述第一内部接电部和第二内部接电部位于壳体内,外部接电部位于壳体外;第一内部接电部与第一线圈及对应的导磁片固定连接,且第一内部接电部位于第一线圈及对应的导磁片之间;第二内部接电部与第二线圈及对应的导磁片固定连接,且第二内部接电部位于第二线圈及对应的导磁片之间;第一内部接电部和第二内部接电部伸出壳体后与外部接电部连接;外部接电部、第一内部接电部和第二内部接电部上均分布设有通孔。上述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为泡棉或硅胶或橡胶或磁液。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线圈与第一磁钢组配合、第二线圈与第二磁钢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振动效率和振动效果。(2)本技术中定子组件的位置设计,能够有效增加振动效果。(3)本技术通过定位凸块能够实现极片和磁钢的有效定位安装,提高装配精度,保证工作稳定和工作效果。(4)本技术通过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能够快速对振子组件进行缓冲复位,即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振动,从而提升用户使用感受。(5)本技术中FPC的设计,能够在保证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并联的同时,也能够通过通孔设计与壳体和极片进行有效贴合。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质量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FPC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FPC的内部接电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至图7,本技术具有壳体1和FPC2;壳体1内设有定子组件3和振子组件4;所述定子组件3包括第一线圈31、第二线圈32和导磁片33;所述振子组件4包括质量块41、第一磁钢组42、第二磁钢组43、极片44、上弹簧片45和下弹簧片46;第一磁钢组42与极片44连接并固定设置在质量块41的左端,第一磁钢组42与极片44固定连接并固定设置在质量块41的右端;上弹簧片4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质量块41的上端面和壳体1,下弹簧片4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质量块41的下端面和壳体1;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通过FPC2并联,FPC2穿出壳体1;位于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处的FPC2与导磁片33固定连接,导磁片33与壳体1固定连接;第一线圈31对应第一磁钢组42,第二线圈32对应第二磁钢组43。质量块41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有定位凸块411;极片44上设有可供定位凸块411穿过的定位孔441;与第一磁钢组42固定的极片44套装在质量块41左端的定位凸块411上后与质量块41的左端固定连接;与第二磁钢组43固定的极片44套装在质量块41右端的定位凸块411上后与质量块41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磁钢组42包括两块磁钢,该两块磁钢分布在质量块41左端的定位凸块411的上下两侧;第二磁钢组43包括两块磁钢,该两块磁钢分布在质量块41右端的定位凸块411的上下两侧。所述壳体1上固定设有第一缓冲件5和第二缓冲件6;第一缓冲件5位于质量块41的上端面和壳体1之间;第二缓冲件6位于质量块41的下端面和壳体1之间。所述FPC2包括内部接电部21和外部接电部22;内部接电部21位于壳体1内,外部接电部22位于壳体1外;内部接电部21呈C字型;内部接电部21包括第一接电部211、第二接电部212和第三接电部213;第一接电部211和第二接电部212相对设置,第三接电部213连接第一接电部211和第二接电部212;第一接电部211与第一线圈31及对应的导磁片33固定连接,且第一接电部211位于第一线圈31及对应的导磁片33之间;第二接电部212与第二线圈32及对应的导磁片33固定连接,且第二接电部212位于第二线圈32及对应的导磁片33之间;第一接电部211、第二接电部212、第三接电部213和外部接电部22上均分布设有通孔7。所述第一缓冲件5和第二缓冲件6为泡棉。(实施例2)本技术中FPC2包括外部接电部22、第一内部接电部和第二内部接电部;所述第一内部接电部和第二内部接电部位于壳体1内,外部接电部22位于壳体1外;第一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线性振动马达,具有壳体(1)和FPC(2);壳体(1)内设有定子组件(3)和振子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3)包括第一线圈(31)、第二线圈(32)和导磁片(33);所述振子组件(4)包括质量块(41)、第一磁钢组(42)、第二磁钢组(43)、极片(44)、上弹簧片(45)和下弹簧片(46);第一磁钢组(42)与极片(44)连接并固定设置在质量块(41)的左端,第一磁钢组(42)与极片(44)固定连接并固定设置在质量块(41)的右端;上弹簧片(4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质量块(41)的上端面和壳体(1),下弹簧片(4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质量块(41)的下端面和壳体(1);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通过FPC(2)并联,FPC(2)穿出壳体(1);位于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处的FPC(2)与导磁片(33)固定连接,导磁片(33)与壳体(1)固定连接;第一线圈(31)对应第一磁钢组(42),第二线圈(32)对应第二磁钢组(43)。/n

【技术特征摘要】
1.线性振动马达,具有壳体(1)和FPC(2);壳体(1)内设有定子组件(3)和振子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3)包括第一线圈(31)、第二线圈(32)和导磁片(33);所述振子组件(4)包括质量块(41)、第一磁钢组(42)、第二磁钢组(43)、极片(44)、上弹簧片(45)和下弹簧片(46);第一磁钢组(42)与极片(44)连接并固定设置在质量块(41)的左端,第一磁钢组(42)与极片(44)固定连接并固定设置在质量块(41)的右端;上弹簧片(4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质量块(41)的上端面和壳体(1),下弹簧片(4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质量块(41)的下端面和壳体(1);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通过FPC(2)并联,FPC(2)穿出壳体(1);位于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处的FPC(2)与导磁片(33)固定连接,导磁片(33)与壳体(1)固定连接;第一线圈(31)对应第一磁钢组(42),第二线圈(32)对应第二磁钢组(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质量块(41)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有定位凸块(411);极片(44)上设有可供定位凸块(411)穿过的定位孔(441);与第一磁钢组(42)固定的极片(44)套装在质量块(41)左端的定位凸块(411)上后与质量块(41)的左端固定连接;与第二磁钢组(43)固定的极片(44)套装在质量块(41)右端的定位凸块(411)上后与质量块(41)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磁钢组(42)包括两块磁钢,该两块磁钢分布在质量块(41)左端的定位凸块(411)的上下两侧;第二磁钢组(43)包括两块磁钢,该两块磁钢分布在质量块(41)右端的定位凸块(411)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固定设有第一缓冲件(5)和第二缓冲件(6);第一缓冲件(5)位于质量块(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石桥张军伟朱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