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49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微型振动马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及,扁平振动马达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上机壳与下机壳扣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中设有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线圈,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弹性件、磁体和塑封件,上机壳与下机壳的中心位置分别向容纳空间设置凸台,凸台中间开设凹槽,转子组件通过弹性件与上机壳和下机壳的凹槽的配合固定在容纳空间中,磁体的数量与线圈的数量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定子线圈电流方向驱动转子摆动,同时结合弹性件固有的回弹力实现马达共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寿命长、启动响应快、振感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平振动马达
本技术属于微型振动马达
,特别是涉及一种扁平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掌上游戏机或者掌上多媒体娱乐等设备,在这些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中,一般采用微型振动马达来做振动反馈,如手机的来电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传统的扁平马达多采用电刷接触式变换电流方向,其导致了寿命短、可靠性低、易产生火花危险性大,而扁平振动马达不存在由于换向产生电火花的缺陷,无刷式扁平振动马达正逐渐代替电刷式扁平马达被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所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寿命高、可靠性高、启动响应快的扁平振动马达及其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使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扁平振动马达,所述扁平振动马达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上机壳与下机壳扣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中设有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线圈,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弹性件、磁体和塑封件,上机壳与下机壳的中心位置分别向容纳空间设置凸台,凸台中间开设凹槽,转子组件通过弹性件与上机壳和下机壳的凹槽的配合固定在容纳空间中,磁体的数量与线圈的数量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上端、中部与下端,弹性件上端插入上机壳的凹槽,弹性件下端插入下机壳的凹槽,弹性件中部与塑封件固定结合,弹性件下端长度大于弹性件上端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塑封件的两端直径大于中间部直径,两端呈椭圆形,中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椭圆形的两端以第一通孔对称设置,塑封件的两端内置磁体,弹性件中部置于塑封件的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塑封件朝向定子组件一侧表面贴合设置导磁片,导磁片的外形与塑封件对应设置,导磁片的中间部设置第二通孔,导磁片的两端设有盲槽,盲槽固定磁体,定子组件间隔设置于导磁片的另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上机壳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上机壳顶壁的内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设有第一凹槽,上机壳的开口端边缘设置缺口,缺口对应上机壳顶壁的外表面边缘位置设有第一标记位。进一步地,所述下机壳为圆板状,下机壳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设有第二凹槽,下机壳边缘位置设有第二标记位。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设有第三通孔和外接电源部,下机壳的凸台穿过第三通孔将柔性电路板固定于下机壳上,外接电源部从上机壳的缺口伸出,线圈置于柔性电路板上且位于第三通孔的外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原理上创新设计了扁平振动马达的结构,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配合设计,取消了扁平马达电刷,采用线圈和外部交流驱动,弹性件固定插入上机壳和下机壳的定位槽中,与采用轴承转动的扁平马达不同,扁平振动马达寿命更长、启动响应更快。2、扁平振动马达结构及工艺简单,采用部品较少,报废率大幅降低,尤其配合弹性件通过其固有回弹力与改变定子线圈电流方向驱动转子摆动使马达共振而产生更强烈的振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扁平振动马达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机壳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扁平振动马达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扁平振动马达截面示意图。图5为结合下机壳的定子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弹性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去除上机壳的扁平振动马达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去除上机壳、导磁片的扁平振动马达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单线圈扁平振动马达截面示意图。图10为去除上机壳的单线圈扁平振动马达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上机壳,200-下机壳,300-磁体,400-塑封件,500-弹性件,600-导磁片,700-线圈,800-柔性线路板,101-第一凸台,102-第一凹槽,103-缺口,104-第一标记位,401-第一通孔,601-第二通孔,602-盲槽,801-第三通孔,201-第二凸台,202-第二凹槽,203-第二标记位,501-弹性件上端,502-弹性件中部,503-弹性件下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7,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包括上机壳100和下机壳200,上机壳100下端开口,上机壳100与下机壳200扣合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中设有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间隔设置于定子组件上方。定子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800和线圈700,转子组件包括弹性件500、磁体300、导磁板600和塑封件400,上机壳100与下机壳200的中心位置分别向容纳空间设置凸台,凸台中间开设凹槽,转子组件通过弹性件500与上机壳100和下机壳200的凹槽的配合固定在容纳空间中,磁体300的数量与线圈700的数量对应设置。弹性件500固定支撑转子组件并分别固定于上机壳100与下机壳200的凹槽中,创新设计了扁平振动马达的结构,扁平振动马达根据弹性件的固有回弹力与改变定子线圈电流方向驱动转子组件摆动而使马达产生共振。转子组件的塑封件400与弹性件500交叉垂直固定设置,磁体300内置于塑封件400两端;塑封件400朝向定子组件一侧表面贴合设置导磁片600,导磁片600的外形与塑封件400对应设置,导磁片600具有导磁作用,同时能够防漏磁;塑封件400为磁体300定位及导磁片600定位提供机械组装定位,塑封件400为转子组件各部件间提供了工艺生产可靠性及操作简易性,保证转子组件整体的一体性和共振过程中的稳定性。弹性件500采用具有回弹力的金属材质,其包括上端、中部与下端,弹性件上端501插入上机壳100的凹槽,弹性件下端503插入下机壳的凹槽,弹性件中部502与塑封件400固定结合,弹性件中部502为一体成型的膨胀部或凹陷部,弹性件中部的截面积大于或小于上、下端的截面积,确保与注塑结合面积更大,能够防止弹性件500上下松动,实现对转子组件更好的固定和支撑作用,提高弹性件500与转子组件整体作动的一致性,为马达共振的稳定性提供基础保障。弹性件下端503长度大于弹性件上端501长度,弹性件500下端长度大主要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振动马达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上机壳与下机壳扣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中设有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线圈,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弹性件、磁体和塑封件,上机壳与下机壳的中心位置分别向容纳空间设置凸台,凸台中间开设凹槽,转子组件通过弹性件与上机壳和下机壳的凹槽的配合固定在容纳空间中,磁体的数量与线圈的数量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振动马达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上机壳与下机壳扣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中设有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线圈,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弹性件、磁体和塑封件,上机壳与下机壳的中心位置分别向容纳空间设置凸台,凸台中间开设凹槽,转子组件通过弹性件与上机壳和下机壳的凹槽的配合固定在容纳空间中,磁体的数量与线圈的数量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上端、中部与下端,弹性件上端插入上机壳的凹槽,弹性件下端插入下机壳的凹槽,弹性件中部与塑封件固定结合,弹性件下端长度大于弹性件上端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件的两端直径大于中间部直径,两端呈椭圆形,中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椭圆形的两端以第一通孔对称设置,塑封件的两端内置磁体,弹性件中部置于塑封件的第一通孔。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