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425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振动马达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间内的振动件和固定件,振动马达还包括将振动件悬置支撑于收容空间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弹性支撑臂,所述弹性支撑臂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振动件的侧壁上且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振动件的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一振动力臂和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且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二振动力臂,所述第一振动力臂的延伸端与所述第二振动力臂的延伸端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折弯角,所述折弯角的角平分线与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大小为0~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增强弹性支撑件的稳定性,降低弹性支撑件折断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马达
本技术属于马达
,尤其涉及一种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如手机等的来电无声提示需要靠机身的振动来提醒用户,而产生振动的部件为内置的振动马达,另外振动按摩器等小型医疗保健设备的核心器件也为内置的振动马达。振动马达一般包括收容于壳体内的振动件和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用于支承振动件使其悬置于壳体内。相关技术中,采用V型弹簧片或者C型弹簧片进行支承,但是V型弹簧或者C型弹簧的折弯圆角的角平分线与振动件运动方向所在直线的夹角较大,导致折弯圆角处的应力较大,弹簧片有容易折断损坏的风险,该风险也限制了弹簧片往复移动行程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马达,旨在增强弹性支撑件的稳定性,降低弹性支撑件折断损坏的风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振动件和固定件,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将所述振动件悬置支撑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为所述振动件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弹性支撑臂,所述弹性支撑臂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振动件的侧壁上且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振动件的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一振动力臂和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且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二振动力臂,所述第一振动力臂的延伸端与所述第二振动力臂的延伸端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折弯角,所述折弯角的角平分线与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大小为0~10°。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角的角平分线与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大小为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以及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角部,所述振动件具有沿相对的两个所述角部的连线振动的振动方向,所述折弯角对应所述角部设置。进一步地,相对设置的两根所述弹性支撑臂的所述第一振动力臂分别对应所述两个所述第一侧壁设置,相对设置的两根所述弹性支撑臂的所述第二振动力臂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所述第二振动力臂固定在所述第二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贴设在所述第一振动力臂远离所述振动件一侧的第一固定片以及贴设在所述第二振动力臂远离所述第二侧壁一侧的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振动力臂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片固定在所述振动件侧壁上,所述第二振动力臂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片固定在所述第二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角与所述振动件之间夹设有阻尼件。进一步地,所述阻尼件为泡棉。进一步地,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盖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方的顶盖,相对的两个所述角部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顶盖上,所述限位块在所述振动件振动过程中限制所述振动件的位移。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件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有限位避让槽,所述限位块在所述振动件振动过程中与所述限位避让槽的槽底配合实现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弹性支撑臂,弹性支撑臂的第一振动力臂和第二振动力臂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折弯角,该折弯角的角平分线与振动件的振动方向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大小为0~10°,该夹角相较于相关技术大大减小,使得弹性支撑臂折弯角处几乎不存在结构应力,增强了弹性支撑件的稳定性,降低了弹性支撑件折断损坏的风险。同时,由于弹性支撑件的稳定性增强,可适当增加弹性支撑件往复移动的行程,振动件的振幅也得以增加,因而能够显著提高振动马达的振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除去顶盖和限位块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除去顶盖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A-A方向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马达,包括具有收容空间10的壳体1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间10内的振动件2和固定件3,振动马达还包括将振动件2悬置支撑于收容空间10内并为振动件2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支撑件5。请进一步参阅图3,弹性支撑件5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弹性支撑臂51,弹性支撑臂51包括一端固定在振动件2的侧壁上且另一端朝远离振动件2的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一振动力臂511和一端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且另一端朝远离壳体1的内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二振动力臂512,第一振动力臂511的延伸端与第二振动力臂512的延伸端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折弯角513,振动件2具有如图所示的振动方向a,折弯角513的角平分线b与振动件的振动方向a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α大小为0~10°。通过设置弹性支撑臂51,弹性支撑臂51的第一振动力臂511和第二振动力臂512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折弯角513,折弯角的513的角平分线b与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a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α大小为0~10°,夹角α相较于相关技术大大减小,使得弹性支撑臂51的折弯角513处几乎不存在结构应力,增强了弹性支撑件5的稳定性,降低了弹性支撑件5折断损坏的风险。同时,由于弹性支撑件5的稳定性增强,可适当增加弹性支撑件5往复移动的行程,振动件2的振幅也得以增加,因而能够显著提高振动马达的振感。优选的,折弯角513的角平分线b与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a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大小为0°,即折弯角513的角平分线b与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a所在直线重合,可进一步减小折弯角513处的结构应力,增强弹性支撑件5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11、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12、盖接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上方的顶盖13以及连接相邻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角部15,振动件2具有沿相对的两个角部15的连线振动的振动方向a,折弯角513设置在与角部15对应的位置。相对设置的两根弹性支撑臂51的第一振动力臂511分别对应两个第一侧壁11设置,相对设置的两根弹性支撑臂51的第二振动力臂512分别对应两个第二侧壁12设置,两根弹性支撑臂51相对振动件2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第二振动力臂512固定在第二侧壁12上。弹性支撑件5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该高分子材料可以是高分子硅胶材料或者高分子橡胶材料等。另外,振动马达还包括贴设在第一振动力臂511远离振动件2一侧的第一固定片7以及贴设在第二振动力臂512远离第二侧壁12一侧的第二固定片8,第一振动力臂511通过第一固定片7固定在振动件2的侧壁上,第二振动力臂512通过第二固定片8固定在第二侧壁12上,使得第一振动力臂511与振动件2的侧壁之间以及第二振动力臂512与第二侧壁12之间固定牢固。定义垂直于第一侧壁11的方向为Y方向以及垂直于第二侧壁12的方向为X方向。本实施例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长度相等,即顶盖13为正方形,则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a与X方向的夹角为45°。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与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振动件和固定件,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将所述振动件悬置支撑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为所述振动件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弹性支撑臂,所述弹性支撑臂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振动件的侧壁上且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振动件的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一振动力臂和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且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二振动力臂,所述第一振动力臂的延伸端与所述第二振动力臂的延伸端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折弯角,所述折弯角的角平分线与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大小为0~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振动件和固定件,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将所述振动件悬置支撑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为所述振动件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弹性支撑臂,所述弹性支撑臂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振动件的侧壁上且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振动件的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一振动力臂和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且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二振动力臂,所述第一振动力臂的延伸端与所述第二振动力臂的延伸端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折弯角,所述折弯角的角平分线与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大小为0~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角的角平分线与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大小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以及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角部,所述振动件具有沿相对的两个所述角部的连线振动的振动方向,所述折弯角对应所述角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相对设置的两根所述弹性支撑臂的所述第一振动力臂分别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杰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