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91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涉及分线盒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与外壳呈滑动连接的安装架和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绕线组件,电缆穿过安装架绕设在绕线组件上,绕线组件包括绕线端座和分别设置在绕线端座两端的绕线头,绕线头通过连杆滑动连接绕线端座,绕线端座呈矩形结构,绕线端座的前后侧壁均水平凹设若干第一线槽,绕线端座的中部水平贯穿设置若干滑槽,且连杆一端伸入到滑槽内,连杆另一端连接绕线头,通过将两绕线头活动连接在绕线端座的左右两侧,使用者可以活动调节绕线头与绕线端座的距离改变绕线组件单圈绕线长度,从而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线路的长短来改变绕线头与绕线端座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
本技术涉及分线盒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
技术介绍
分线盒是配线电缆或光缆的终端,连接配线电缆或光缆和用户线路部分,对主干线进行分支,具有重要的作用,分线盒可安装在桥架、箱体、管道、电缆沟等狭小的空间内,不占用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安装方便,不需要截断主电缆,直流电流滤波器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通过分线盒进行分流转换。但是现有的分线盒在使用的时候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分线盒在使用的时候绕线长度有限,不能根据线路的长短调节绕线的长度,线路长时会出现电缆多次绕设在绕线组件上,电缆凸出线槽影响电缆的有序摆放。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其能够根据线路长度改变单次绕线的长度,保证电缆能够有序摆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包括外壳、与外壳呈滑动连接的安装架和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绕线组件,电缆穿过安装架绕设在绕线组件上,绕线组件包括绕线端座和分别设置在绕线端座两端的绕线头,绕线头通过连杆滑动连接绕线端座,绕线端座呈矩形结构,绕线端座的前后侧壁均水平凹设若干第一线槽,绕线端座的中部水平贯穿设置若干滑槽,且连杆一端伸入到滑槽内,连杆另一端连接绕线头,连杆上等距离贯穿设置若干通孔,连杆通过紧固螺栓穿过螺孔与绕线端座连接,绕线头呈半圆结构,沿绕线头的外侧壁右上至下等距离凹设若干呈弧形结构的第二线槽。优选的,外壳包括用于卡合安装架的壳体和用于固定安装架端部的固定板,壳体呈矩形结构,且壳体的一端开设用于滑动进出安装架的开口,且开口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呈“L”形结构的固定板,壳体内侧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滑动连接安装架的滑轨。优选的,安装架包括滑板、滑条、连接板和固定架,滑板呈矩形结构,滑板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滑条,滑板通过滑条卡合滑轨与壳体呈滑动连接,滑板的端部设置用于卡合固定电缆线接头的固定架,固定架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呈“L”形结构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位置固定板的位置相对应,安装时,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绕线端座上设置若干螺孔,螺孔的位置与对应的滑槽垂直相交,且螺孔向下延伸至滑槽的底部。优选的,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的宽度相同、位置相对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两绕线头活动连接在绕线端座的左右两侧,使用者可以活动调节绕线头与绕线端座的距离改变绕线组件单圈绕线长度,从而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线路的长短来改变绕线头与绕线端座的距离,保证电缆线能够均匀绕设在绕线组件上,保证电缆线井井有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图1是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的绕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绕线组件的绕线端座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壳;11、壳体;12、固定板;2、安装架;21、滑板;22、滑条;23、连接板;24、固定架;3、绕线组件;31、绕线端座;32、绕线头;33、连杆;34、第一线槽;35、滑槽;36、螺孔;37、通孔;38、紧固螺栓;39、第二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包括外壳1、与外壳1呈滑动连接的安装架2和安装在安装架2上的绕线组件3,电缆穿过安装架2绕设在绕线组件3上,绕线组件3包括绕线端座31和分别设置在绕线端座31两端的绕线头32,绕线头32通过连杆33滑动连接绕线端座31,绕线端座31呈矩形结构,绕线端座31的前后侧壁均水平凹设若干第一线槽34,绕线端座31的中部水平贯穿设置若干滑槽35,且连杆33一端伸入到滑槽35内,连杆33另一端连接绕线头32,连杆33上等距离贯穿设置若干通孔37,连杆33通过紧固螺栓38穿过螺孔36与绕线端座31连接,绕线头32呈半圆结构,沿绕线头32的外侧壁右上至下等距离凹设若干呈弧形结构的第二线槽39,并且在绕线组件3使用的时候,首先根据电缆线路的长短来调节两个绕线头32的位置,调节时,连杆33沿着绕线端座31内的滑槽35移动,两个绕线头32之间的距离改变,在调整到合适位置的时候,旋拧紧固螺栓38,紧固螺栓38穿过螺孔36、通孔37将连杆33的位置固定,绕线时,不同分支的电缆线依次绕设在绕线头32和绕线端座31上,且同一电缆线在卡合在同一高度的第一线槽34与第二线槽39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1所示,外壳1包括用于卡合安装架2的壳体11和用于固定安装架2端部的固定板12,壳体11呈矩形结构,且壳体11的一端开设用于滑动进出安装架2的开口,且开口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呈“L”形结构的固定板12,壳体11内侧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滑动连接安装架2的滑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1将安装架2包裹在内部,可以对安装架2上的电缆线进行保护,防止电缆线被损坏,且固定板12通过固定板12连接安装架2,实现对安装架2位置的固定,滑轨的作用是方便滑动取出或推入安装架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1所示,安装架2包括滑板21、滑条22、连接板23和固定架24,滑板21呈矩形结构,滑板21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滑条22,滑板21通过滑条22卡合滑轨与壳体11呈滑动连接,滑板21的端部设置用于卡合固定电缆线接头的固定架24,固定架2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呈“L”形结构的连接板23,连接板23的位置固定板12的位置相对应,安装时,连接板23与固定板1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21用于固定绕线组件3,且滑板21通过滑条22与滑轨滑动连接方便滑入或滑出外壳1,固定架24用于卡合固定电缆线接头,在固定外壳1与安装架2时,将安装架2滑入到外壳1内,此时连接板23与固定板12贴合,通过螺钉将连接板23与固定板12连接可以实现外壳1与安装架2位置的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绕线端座31上设置若干螺孔36,螺孔36的位置与对应的滑槽35垂直相交,且螺孔36向下延伸至滑槽35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紧固螺栓38在固定连杆33的时候,紧固螺栓38可以贯穿连杆33上的通,且紧固螺栓38的底部也固定在螺孔36内,保证连杆33能够固定稳定牢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线槽34与第二线槽39的宽度相同、位置相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以利用同一高度的第一线槽34和第二线槽39来卡合固定同一股电缆线,保证同一股电缆线能够被水平固定平整有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根据电缆线路的长短来调节两个绕线头32的位置,调节时,连杆33沿着绕线端座31内的滑槽35移动,两个绕线头32之间的距离改变,在调整到合适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包括外壳、与外壳呈滑动连接的安装架和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绕线组件,电缆穿过所述安装架绕设在绕线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件包括绕线端座和分别设置在绕线端座两端的绕线头,所述绕线头通过连杆滑动连接绕线端座,所述绕线端座呈矩形结构,所述绕线端座的前后侧壁均水平凹设若干第一线槽,所述绕线端座的中部水平贯穿设置若干滑槽,且所述连杆一端伸入到滑槽内,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绕线头,所述连杆上等距离贯穿设置若干通孔,所述连杆通过紧固螺栓穿过螺孔与绕线端座连接,所述绕线头呈半圆结构,沿所述绕线头的外侧壁右上至下等距离凹设若干呈弧形结构的第二线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包括外壳、与外壳呈滑动连接的安装架和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绕线组件,电缆穿过所述安装架绕设在绕线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件包括绕线端座和分别设置在绕线端座两端的绕线头,所述绕线头通过连杆滑动连接绕线端座,所述绕线端座呈矩形结构,所述绕线端座的前后侧壁均水平凹设若干第一线槽,所述绕线端座的中部水平贯穿设置若干滑槽,且所述连杆一端伸入到滑槽内,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绕线头,所述连杆上等距离贯穿设置若干通孔,所述连杆通过紧固螺栓穿过螺孔与绕线端座连接,所述绕线头呈半圆结构,沿所述绕线头的外侧壁右上至下等距离凹设若干呈弧形结构的第二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架式直流滤波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用于卡合安装架的壳体和用于固定安装架端部的固定板,所述壳体呈矩形结构,且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用于滑动进出安装架的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左右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昌爱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同发机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