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78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其包括缆芯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覆于所述缆芯外部的绕包层、第三编织屏蔽层、阻水层和外被层;所述缆芯采用多根单管线芯绞合而成,所述单管线芯由里到外依次包括导体、绝缘层、第一编织屏蔽层、第二编织屏蔽层和内被层;所述阻水层采用铝箔纵向绕包而成;所述外被层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挤包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其高频信号传输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和阻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通信的应用愈发广泛,而在电子通信过程中,通信电缆是在电子通信过程中使用的专业电缆,种类有多种,例如,用于进行数字信号传输的通信电缆,用于屏蔽外部环境信号对通信信号的影响的通信电缆。目前,用于传输低频信号的通信电缆我国技术水平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但对于一些要求极高、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通信电缆,市场此类产品层次不齐,据2019年行业相关数据统计,这类产品的合格率不足三四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其高频信号传输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和阻水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其包括缆芯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覆于所述缆芯外部的绕包层、第三编织屏蔽层、阻水层和外被层;所述缆芯采用多根单管线芯绞合而成,所述单管线芯由里到外依次包括导体、绝缘层、第一编织屏蔽层、第二编织屏蔽层和内被层;所述阻水层采用铝箔纵向绕包而成;所述外被层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挤包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缆芯由中心单管线芯和多根围绕所述中心单管线芯的单管线芯绞合而成,所述中心单管线芯的内被层外还包覆有至少一层无纺布层。进一步地,所述导体由多根细圆软铜丝束绞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绝缘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第二编织屏蔽层均采用0.1mm细圆铜丝编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内被层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进一步地,所述绕包层采用两层聚酯带绕包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编织屏蔽层采用软圆铜丝编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外被层下贯穿整个电缆镶嵌一根撕裂绳。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计所述缆芯的各个所述单管线芯内均设有第一编织屏蔽层、第二编织屏蔽层,再结合包覆于所述缆芯外部的第三层编织屏蔽层,提高了整个电缆的屏蔽系数,对于传输高频信号衰减具有极佳的抑制作用,从而确保本技术所述的电缆具有很好的屏蔽效果;此外,在所述第三编织屏蔽层外依次设有阻水层和外包层,且所述阻水层采用铝箔纵向绕包而成;所述外被层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挤包而成;通过所述阻水层和外被层的配合,以确保电缆具有良好的阻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中的单管线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缆芯,11、单管线芯,111、导体,112、绝缘层,113、第一编织屏蔽层,114、第二编织屏蔽层,115、内被层,12、无纺布层,2、绕包层,3、第三编织屏蔽层,4、阻水层,5、外被层,6、撕裂绳。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其包括缆芯1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覆于所述缆芯1外部的绕包层2、第三编织屏蔽层3、阻水层4和外被层5;所述缆芯1采用多根单管线芯11绞合而成,所述单管线芯11由里到外依次包括导体111、绝缘层112、第一编织屏蔽层113、第二编织屏蔽层114和内被层115;所述阻水层4采用铝箔纵向绕包而成,铝箔重叠率≥20%;所述外被层5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挤包而成;通过设计所述缆芯1的各个所述单管线芯11内均设有第一编织屏蔽层113、第二编织屏蔽层114,再结合包覆于所述缆芯1外部的第三层编织屏蔽层,提高了整个电缆的屏蔽系数,对于传输高频信号衰减具有极佳的抑制作用,从而确保本技术所述的电缆具有很好的屏蔽效果;此外,在所述第三编织屏蔽层3外依次设有阻水层4和外包层,且所述阻水层4采用铝箔纵向绕包而成;所述外被层5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挤包而成;通过所述阻水层4和外被层5的配合,以确保电缆具有良好的阻水性能。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缆芯1由中心单管线芯11和多根围绕所述中心单管线芯11的单管线芯11绞合而成,所述中心单管线芯11的内被层115外还包覆有至少一层无纺布层12。无纺布对中心单管线芯11进行绕包使得缆芯1整体结构圆整,其各单管线芯11对称、紧凑。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缆芯1由1根中心单管线芯11和7根围绕所述中心单管线芯11的单管线芯11绞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导体111由多根细圆软铜丝束绞而成。所述导体111由采用GB/T3956-2008中第6类导体111,单丝直径≤0.15mm,单丝采用束绞,使导体111具有极软的结构,电缆也更有柔性便于弯曲。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112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绝缘材料,标称厚度0.87mm。如此,在保证电缆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的同时,使得电缆也更为环保。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113、第二编织屏蔽层114均采用0.1mm细圆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密度≥90%,采用双层屏蔽,使得电缆屏蔽效果极佳,抑制高频传输衰减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所述内被层115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如此,从而提高电缆的环保、阻水等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绕包层2采用两层聚酯带绕包而成,聚酯带的搭盖率≥15%,所述绕包层2绕包于所述缆芯1外部以起到内衬层作用;使得各单管线芯11结构更为紧凑,缆芯1整体结构更为圆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编织屏蔽层3采用软圆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密度≥85%,第三编织屏蔽层3的设置,结合第一编织屏蔽层113、第二编织屏蔽层114保证了高频传输信号的衰减。进一步地,所述外被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覆于所述缆芯外部的绕包层、第三编织屏蔽层、阻水层和外被层;所述缆芯采用多根单管线芯绞合而成,所述单管线芯由里到外依次包括导体、绝缘层、第一编织屏蔽层、第二编织屏蔽层和内被层;所述阻水层采用铝箔纵向绕包而成;所述外被层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挤包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覆于所述缆芯外部的绕包层、第三编织屏蔽层、阻水层和外被层;所述缆芯采用多根单管线芯绞合而成,所述单管线芯由里到外依次包括导体、绝缘层、第一编织屏蔽层、第二编织屏蔽层和内被层;所述阻水层采用铝箔纵向绕包而成;所述外被层采用环保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挤包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中心单管线芯和多根围绕所述中心单管线芯的单管线芯绞合而成,所述中心单管线芯的内被层外还包覆有至少一层无纺布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由多根细圆软铜丝束绞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传输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洪建唐波田亚飞杨子仪曹昕郭秋霞刘少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宝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