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23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组合式呼吸器,包括底座和器盖,所述器盖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呼吸螺栓,所述底座和器盖之间通过限位组件间隔设置有与底座和器盖密封连接的数个第一中间段和数个第二中间段,所述底座靠近器盖的一端、器盖靠近底座的一端、每个第一中间段的两端和每个第二中间段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由数个环形凸起构成的凸起配合部和由数个环形凹槽构成的凹陷配合部,所述凸起配合部延伸至相邻的凹陷配合部内侧且使得数个环形凸起与数个环形凹槽之间均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相互连通形成可供油雾通过的中部油雾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最大限度的增加油雾通过的时间,同时可根据需要增减中间模块,以满足不同机组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呼吸器
本技术属于发电机组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呼吸器。
技术介绍
水轮发电机组的稀油轴承油箱,在工作时,由于滑动轴承与轴的摩擦产生热量,会使油箱内的油雾化,导至油箱内压力增加,油雾溢出油箱造成污染,呼吸器的作用是减少油雾,平衡油箱内外压差。一般呼吸器是整体焊接后成,在圆管内装4~8层隔板,使整个通路呈S形,呼吸器一端接油箱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油雾在压力作用下通过S形通路向外排,在此过程中冷凝回流,达到平衡压力,减少油雾溢出。呼吸器的效果与油雾通过的路程长度有关,长度长效果好,但水轮发电机内部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呼吸器,能最大限度的增加油雾通过的时间,同时可根据需要增减中间模块,以满足不同机组的需要。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呼吸器,包括内部设有进口端油雾通道的底座和内部设有出口端油雾通道的器盖,所述器盖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设置于出口端油雾通道内部且与出口端油雾通道连通的呼吸螺栓,所述底座和器盖之间通过限位组件间隔设置有与底座和器盖密封连接的数个第一中间段和数个第二中间段,所述底座靠近器盖的一端、器盖靠近底座的一端、每个第一中间段的两端和每个第二中间段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由轴线重合且外径均不一致的数个环形凸起构成的凸起配合部和由轴线重合且外径均不一致的数个环形凹槽构成的凹陷配合部,所述凸起配合部延伸至相邻的凹陷配合部内侧且使得数个环形凸起的顶部、底部、外侧壁和内侧壁与数个环形凹槽的顶部、底部、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均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相互连通形成可供油雾通过的中部油雾通道,所述数个第一中间段位于其内侧壁和外径最大的环形凹槽外侧或外径最大的环形凸起外侧之间的位置均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相邻的中部油雾通道连通,所述数个第二中间段位于其外径最小的环形凸起或外径最小的环形凹槽内侧的位置均通过第二连接通道与相邻的中部油雾通道连通,所述凸起配合部的环形凸起与凹陷配合部的环形凹槽内侧壁均设有延伸至其外侧的回油孔。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呼吸螺栓与出口端油雾通道连通的位置分别设有滤网和接头密封垫。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数个第一中间段、数个第二中间段和器盖连接处均设有连接密封垫。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和器盖靠近其边缘处围绕其轴线开有数个固定通孔。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数个固定通孔之间通过两端设有外螺纹的拉杆连接。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两端通过六角螺母固定。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凸起配合部一端外侧的限位凸起和设置于凹陷配合部一端外侧与限位凸起匹配的限位凹陷,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凹陷接触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中间段和第二中间段可根据需要增加减少,以满足不同机组的需要。2、第一中间段和第二中间段可单独加工,与凸起配合和凹陷配合部配合可实现焊接结构无法实现的梳齿密宫结构,这样可使得单位体积下油雾通过的路程更长,同时第一中间段和第二中间段的结构也更利于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中间段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中间段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底座;2、器盖;3、呼吸螺栓;4、第一中间段;5、第二中间段;6、进口端油雾通道;7、出口端油雾通道;8、凸起配合部;9、凹陷配合部;10、中部油雾通道;11、第一连接通道;12、第二连接通道;13、滤网;14、接头密封垫;15、固定通孔;16、拉杆;17、六角螺母;18、限位组件;19、回油孔;81、环形凸起;91、环形凹槽;181、限位凸起;182、限位凹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组合式呼吸器,包括内部设有进口端油雾通道6的底座1和内部设有出口端油雾通道7的器盖2,所述器盖2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设置于出口端油雾通道7内部且与出口端油雾通道7连通的呼吸螺栓3,所述底座1和器盖2之间通过限位组件18间隔设置有与底座1和器盖2密封连接的数个第一中间段4和数个第二中间段5,所述底座1靠近器盖2的一端、器盖2靠近底座1的一端、每个第一中间段4的两端和每个第二中间段5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由轴线重合且外径均不一致的数个环形凸起81构成的凸起配合部8和由轴线重合且外径均不一致的数个环形凹槽91构成的凹陷配合部9,所述凸起配合部8延伸至相邻的凹陷配合部9内侧且使得数个环形凸起81的顶部、底部、外侧壁和内侧壁与数个环形凹槽91的顶部、底部、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均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相互连通形成可供油雾通过的中部油雾通道10,所述数个第一中间段4位于其内侧壁和外径最大的环形凹槽91外侧或外径最大的环形凸起81外侧之间的位置均通过第一连接通道11与相邻的中部油雾通道10连通,所述数个第二中间段5位于其外径最小的环形凸起81或外径最小的环形凹槽91内侧的位置均通过第二连接通道12与相邻的中部油雾通道10连通,所述凸起配合部8的环形凸起81与凹陷配合部9的环形凹槽91内侧壁均设有延伸至其外侧的回油孔19。本实施例中,所述呼吸螺栓3与出口端油雾通道7连通的位置分别设有滤网13和接头密封垫14。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数个第一中间段4、数个第二中间段5和器盖2连接处均设有连接密封垫。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和器盖2靠近其边缘处围绕其轴线开有数个固定通孔1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数个固定通孔15之间通过两端设有外螺纹的拉杆16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16两端通过六角螺母17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18包括设置于凸起配合部8一端外侧的限位凸起181和设置于凹陷配合部9一端外侧与限位凸起181匹配的限位凹陷182,所述限位凸起181与限位凹陷182接触连接。本呼吸器用于防止油雾溢出油箱,造成污染。其装配时,根据需求选择第一中间段4和第二中间段5的数量,通过限位凸起181和限位凹槽配合且实现与底座1和器盖2的密封,同时通过固定通孔15、拉杆16和六角螺母17的配合使用,可将各组件固定到位。使用时,油雾通过底座1一侧的进口端油雾通道6进入到底座1内侧,由于底座1、器盖2、第一中间段4、第二中间段5内侧分别设有凸起配合部8和凹陷配合部9且间隔设置,因此相邻的凸起配合部8延伸至凹陷配合部9内侧。这样,数个环形凸起81和数个环形凹槽91之间均会存在间隙,间隙连通即可形成行程较长的中部油雾通道10。相邻的中部油雾通道10通过设置于设置于第一中间段4最外侧的第一连接通道11和设置于第二中间段5最内侧的第二连接连通,当油雾进入时,就会形成形成最长的通路。油雾在进口端油雾通道6、中部油雾通道10和出口端油雾通道7内冷凝由回油孔19回流,达到平衡压力,减少油雾溢出。凸起配合部8的环形凸起81和凹陷配合部9的环形凹槽9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保证环形凸起81之间、环形凹槽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呼吸器,包括内部设有进口端油雾通道的底座和内部设有出口端油雾通道的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盖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设置于出口端油雾通道内部且与出口端油雾通道连通的呼吸螺栓,所述底座和器盖之间通过限位组件间隔设置有与底座和器盖密封连接的数个第一中间段和数个第二中间段,所述底座靠近器盖的一端、器盖靠近底座的一端、每个第一中间段的两端和每个第二中间段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由轴线重合且外径均不一致的数个环形凸起构成的凸起配合部和由轴线重合且外径均不一致的数个环形凹槽构成的凹陷配合部,所述凸起配合部延伸至相邻的凹陷配合部内侧且使得数个环形凸起的顶部、底部、外侧壁和内侧壁与数个环形凹槽的顶部、底部、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均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相互连通形成可供油雾通过的中部油雾通道,所述数个第一中间段位于其内侧壁和外径最大的环形凹槽外侧或外径最大的环形凸起外侧之间的位置均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相邻的中部油雾通道连通,所述数个第二中间段位于其外径最小的环形凸起或外径最小的环形凹槽内侧的位置均通过第二连接通道与相邻的中部油雾通道连通,所述凸起配合部的环形凸起与凹陷配合部的环形凹槽内侧壁均设有延伸至其外侧的回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呼吸器,包括内部设有进口端油雾通道的底座和内部设有出口端油雾通道的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盖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设置于出口端油雾通道内部且与出口端油雾通道连通的呼吸螺栓,所述底座和器盖之间通过限位组件间隔设置有与底座和器盖密封连接的数个第一中间段和数个第二中间段,所述底座靠近器盖的一端、器盖靠近底座的一端、每个第一中间段的两端和每个第二中间段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由轴线重合且外径均不一致的数个环形凸起构成的凸起配合部和由轴线重合且外径均不一致的数个环形凹槽构成的凹陷配合部,所述凸起配合部延伸至相邻的凹陷配合部内侧且使得数个环形凸起的顶部、底部、外侧壁和内侧壁与数个环形凹槽的顶部、底部、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均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相互连通形成可供油雾通过的中部油雾通道,所述数个第一中间段位于其内侧壁和外径最大的环形凹槽外侧或外径最大的环形凸起外侧之间的位置均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相邻的中部油雾通道连通,所述数个第二中间段位于其外径最小的环形凸起或外径最小的环形凹槽内侧的位置均通过第二连接通道与相邻的中部油雾通道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天蜀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