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组合式地下连续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85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组合式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连接杆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墙体上的所述凸起适配插接于所述第二墙体上的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多根所述连接杆适配安装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表面,所述连接件可拆式装配于多根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拆卸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组合式地下连续墙
本技术涉及地下连续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组合式地下连续墙。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基坑支护技术的进步及建筑物地下结构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集基坑围护桩墙和地下室外墙两种结构为一体的地下连续墙,该地下连续墙既具备基坑围护桩墙对基坑的支护和挡水功能又能直接作为地下室外墙以支承建筑物上部结构,施工该墙体后,无需再单独施工基坑围护桩墙和地下室外墙,故能够大幅度缩短工期,而且由于地下室外墙和基坑围护桩墙整合为一体,这就扩大了地下结构的使用面积且缩小了工地占用的面积,符合现在城市用地面积日益紧张的局面。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400083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式地下连续墙,它包括墙单体和桩基,多个墙单体纵向叠加形成墙列,预应力钢筋将该列墙列的全部墙单体和桩基张紧且预应力孔内灌满水泥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现在基本上通过两块墙单体即可组成墙体,而通过钢筋穿过所有墙单体并灌满水泥浆后,若墙体不符合预期要求,就需要拆卸下来重新装配,而灌入水泥浆后拆卸十分困难,并且很容易造成墙单体损坏而报废,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组合式地下连续墙,具有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拆卸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组合式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连接杆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墙体上的所述凸起适配插接于所述第二墙体上的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多根所述连接杆适配安装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表面,所述连接件可拆式装配于多根所述连接杆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墙体上的凹槽为第一墙体上的凸起提供了较好的安装位置,当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拼接时,先将连接杆安装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的通孔内,然后将第一墙体上的凸起插入第二墙体上的凹槽内,最后再通过连接件将第一墙体上的连接杆和第二墙体上的连接杆连接固定,从而实现了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组合在一起的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当需要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拆卸掉时,将连接件从多根连接杆的端部拆卸下来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的连接杆不受连接件的固定后,就可以将第一墙体上的凸起从第二墙体上的凹槽内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拆卸,且拆卸过程中不容易损坏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拆卸方式简单,拆卸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套筒和丝杆;所述套筒安装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套筒的端部与所述通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丝杆的周侧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丝杆螺纹装配于所述套筒内,且所述丝杆的两个端部分别凸出于所述套筒的两个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为丝杆提供了较好的安装位置,且丝杆和套筒螺纹装配后,通过转动丝杆就可以将丝杆从套筒内拆卸下来,拆卸方式简单,拆卸方便,也方便丝杆后期的更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螺母;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数量一致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丝杆贯穿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每一根所述丝杆上均螺纹装配有所述螺母,所述连接板和所述丝杆之间通过所述螺母锁紧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为第一墙体上的丝杆和第二墙体上的丝杆提供了较好的安装位置,且所有丝杆通过螺母和连接板锁紧固定后,就能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拼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当需要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拆卸开时,将丝杆上的螺母拧松取出,然后将连接板从丝杆上取下,就能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拆卸下来,拆卸也比较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上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两个安装孔呈腰圆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的丝杆与连接板上的安装孔位置有一点误差时,腰圆形的安装孔可以确保丝杆贯穿于安装孔内,结构简单,设计更加合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加固板,所述加固板设置有两块,且两块相对的所述加固板可拆式装配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对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具有加固作用,增强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端部的结构强度,且加固板的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墙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墙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加固板适配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为加固板提供了较好的安装位置,且加固板适配插接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不容易相互脱离,增强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加固板一侧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插块,所述加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块位置向对应的插槽,所述插块适配插接于所述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槽为插块提供了较好的安装位置,且加固板和连接板通过插块连接在一起后,加固板不容易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内脱离,增强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也方便加固板后期的拆卸。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内部均预埋有倒T形的提拉件,所述提拉件的顶端凸出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上表面,且所述提拉件的顶端设置有圆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重量较重,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设置提拉件和圆环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绳子或者吊车搬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施工比较方便,且倒T形状的提拉件不容易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内脱离出来,施工比较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的所有连接杆通过一个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后,就可以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组合在一起,而需要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拆卸下来时,将连接件从所有连接杆的端部上拆卸下来后,就可以将第一墙体上的凸起从第二墙体上的凹槽内拔出,拆卸方便,且不容易损坏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2.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加固板不仅增强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结构强度,而且还能使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不容易相互脱离,增强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3.加固板通过连接板下表面的插块适配插接后,加固板与连接板可拆式固定在一起,使加固板不容易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内脱离,也方便加固板后期的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杆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组合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连接杆(3)和连接件(4);/n所述第一墙体(1)和所述第二墙体(2)的一端均设置有凸起(7),所述第一墙体(1)和所述第二墙体(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凹槽(8),所述第一墙体(1)上的所述凸起(7)适配插接于所述第二墙体(2)上的所述凹槽(8)内;/n所述第一墙体(1)和所述第二墙体(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9),多根所述连接杆(3)适配安装于所述通孔(9)内,且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第一墙体(1)和所述第二墙体(2)的表面,所述连接件(4)可拆式装配于多根所述连接杆(3)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组合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连接杆(3)和连接件(4);
所述第一墙体(1)和所述第二墙体(2)的一端均设置有凸起(7),所述第一墙体(1)和所述第二墙体(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凹槽(8),所述第一墙体(1)上的所述凸起(7)适配插接于所述第二墙体(2)上的所述凹槽(8)内;
所述第一墙体(1)和所述第二墙体(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9),多根所述连接杆(3)适配安装于所述通孔(9)内,且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第一墙体(1)和所述第二墙体(2)的表面,所述连接件(4)可拆式装配于多根所述连接杆(3)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组合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包括:套筒(31)和丝杆(32);
所述套筒(31)安装于所述通孔(9)内,且所述套筒(31)的端部与所述通孔(9)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套筒(31)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丝杆(32)的周侧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丝杆(32)螺纹装配于所述套筒(31)内,且所述丝杆(32)的两个端部分别凸出于所述套筒(31)的两个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组合式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板(41)和螺母(42);
所述连接板(41)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32)数量一致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411),所述丝杆(32)贯穿于所述安装孔(4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吴明吴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