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33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7
本申请涉及基坑防护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其包括分别贴合于基坑转角处两个侧壁的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所述第一钢筋笼远离同侧基坑侧壁的一侧设置有与同侧支护桩固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钢筋笼远离同侧基坑侧壁的一侧设置有与同侧支护桩固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二者的自由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支撑机构。本申请可适用于基坑转角处支护桩桩间土的防护。角处支护桩桩间土的防护。角处支护桩桩间土的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基坑防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开挖完成后,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支挡、加固和保护措施,支护桩是用于基坑加固的常用结构。实际施工时,相邻的两个支护桩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间距,当支护桩的桩间距较大或土质较松软时,容易导致桩间土不稳定,从而影响基坑侧壁的稳定性。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073656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护桩侧壁的两个膨胀螺栓,相邻两个支护桩上的膨胀螺栓之间连接有横钢筋,多个横钢筋共同连接有覆盖桩间土的钢筋网,钢筋网中填充有混凝土层。
[0004]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737815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基坑排桩支护桩间土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护桩体之间对桩间土体进行防护的防护网体,防护网体的一侧贴合于桩间土体,相邻两个支护桩体之间设置有覆盖于防护网体的防护浆料层。
[0005]上述相关技术均是适用于呈平面的基坑侧壁的桩间土加固,在实际施工中,不仅呈平面的基坑侧壁的桩间土需要加固,基坑转角处的桩间土通常也需要加固,而目前适用于基坑转角处支护桩桩间土的防护结构较为缺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改善目前适用于基坑转角处支护桩桩间土的防护结构较为缺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包括分别贴合于基坑转角处两个侧壁的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所述第一钢筋笼远离同侧基坑侧壁的一侧设置有与同侧支护桩固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钢筋笼远离同侧基坑侧壁的一侧设置有与同侧支护桩固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二者的自由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支撑机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机构驱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远离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抵紧于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分别抵紧于基坑转角处的两个侧壁,从而对两个支护桩之间的桩间土进行加固和防护;此外,通过支撑机构驱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自由端相互靠近或远离,可改变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连接角度,使之与基坑转角的角度相适应,使得本申请可适用于角度不同的基坑转角;如此可改善目前适用于基坑转角处支护桩桩间土的防护结构较为缺乏的问题。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
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筒可驱使第二支撑杆沿套筒的轴向运动,从而改变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连接角度,使之与基坑转角的角度相适应;此外,转动套筒驱使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可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抵紧于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从而使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对桩间土的防护效果更好。
[0012]可选的,位于基坑两个侧壁的支护桩上均固接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筋笼和所述第二钢筋笼均与同侧的所述第一钢板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均与同侧的第一钢板固定连接,使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稳定固定于基坑侧壁表面。
[0014]可选的,位于基坑转角的支护桩上固接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筋笼和所述第二钢筋笼均与所述第二钢板固定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均与第二钢板固定连接,使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稳定固定于基坑侧壁表面。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穿设有多个插入支护桩的锚杆。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锚杆固接于支护桩,有助于提高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支护桩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桩间土防护的稳定性。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基坑底壁的一侧均固接有多个插入基坑地层中的插杆。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插杆固定于地层,有助于提高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桩间土防护的稳定性。
[0020]可选的,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套筒省力转动的驱动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驱动件可驱动套筒省力转动,从而便于调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角度,也便于驱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抵紧于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
[0022]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周侧壁上且长度方向正交于所述套筒轴向的手柄。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柄使其长度方向正交于套筒的轴向,然后绕套筒的轴向扳动手柄,可驱使套筒转动,相比于直接转动套筒,杠杆作用使得通过扳动手柄驱使套筒转动更加省力。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 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支撑机构,通过支撑机构驱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自由端相互靠近或远离,可改变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连接角度,使之与基坑转角的角度相适应,使得本申请可适用于角度不同的基坑转角;如此可改善目前适用于基坑转角处支护桩桩间土的防护结构较为缺乏的问题;
[0026]2.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分别抵紧于基坑转角处的两个侧壁,从而对两个支护桩之间的桩间土进行加固和防护。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用于展示支撑机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1、支护桩;12、第一钢板;13、第二钢板;14、第一钢筋笼;15、第二钢筋笼;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锚杆;24、插杆;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套筒;34、螺纹;35、螺旋槽;36、环形槽;37、环形凸起;3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参照图1,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包括分别贴合于基坑转角处两个侧壁的第一钢筋笼14和第二钢筋笼15。第一钢筋笼14远离同侧基坑侧壁的一侧设置有与同侧支护桩11固接的第一支撑板21,第二钢筋笼15远离同侧基坑侧壁的一侧设置有与同侧支护桩11固接的第二支撑板22;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相互铰接。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二者的自由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贴合于基坑转角处两个侧壁的第一钢筋笼(14)和第二钢筋笼(15),所述第一钢筋笼(14)远离同侧基坑侧壁的一侧设置有与同侧支护桩(11)固接的第一支撑板(21),所述第二钢筋笼(15)远离同侧基坑侧壁的一侧设置有与同侧支护桩(11)固接的第二支撑板(22),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二者的自由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支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上的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所述第一支撑杆(31)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套筒(33),所述第二支撑杆(32)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一端与所述套筒(33)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基坑两个侧壁的支护桩(11)上均固接有第一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刘刚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