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连续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下连续墙一般采用现场浇筑的形式进行施工,即先通过成槽机在地面上进行成槽作业,再将预先绑扎的钢筋笼吊装至槽内,在槽内注入混凝土浆液,混凝土凝固后与钢筋笼紧密结合并形成地下连续墙。但是,现场浇筑难以保证混凝土的配比,且浇筑现场环境不可控,极易发生异物侵入未凝固的混凝土中的情况,导致地下连续墙无法达到设计指标,对在后的施工留下了安全隐患。在现有技术中,已有部分地面建筑采用预制混凝土板进行拼接建设,而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板为长方体结构,预制混凝土板需通过螺栓连接,当预制混凝土板受力时,螺栓需要承担极大的剪切力和拉力,导致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处稳定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浇筑质量不可控且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板连接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包括呈正梯形的第一墙体和呈倒梯形的第二墙体;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正梯形的第一墙体和呈倒梯形的第二墙体;/n所述第一墙体的两侧均设有沿所述第一墙体的顶端至底端方向布置的拼接凹槽,且所述拼接凹槽的两端分别贯通于所述第一墙体的顶面和底面;/n所述第二墙体的两侧均设有沿所述第二墙体的顶端至底端方向布置的拼接凸块,且所述拼接凸块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墙体的顶面和底面;/n所述拼接凸块嵌设于所述拼接凹槽内,且所述拼接凸块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拼接凹槽的内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正梯形的第一墙体和呈倒梯形的第二墙体;
所述第一墙体的两侧均设有沿所述第一墙体的顶端至底端方向布置的拼接凹槽,且所述拼接凹槽的两端分别贯通于所述第一墙体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第二墙体的两侧均设有沿所述第二墙体的顶端至底端方向布置的拼接凸块,且所述拼接凸块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墙体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拼接凸块嵌设于所述拼接凹槽内,且所述拼接凸块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拼接凹槽的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凹槽的内侧壁和底壁的夹角呈钝角,使所述拼接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凸块的外侧壁和顶壁呈的夹角呈钝角,使所述拼接凸块的横截面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上设有与所述拼接凹槽平行设置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一冲洗管,所述拼接凹槽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密封件和冲洗管,所述第一冲洗管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上设有与所述拼接凸块平行设置的第二密封件和第二冲洗管,所述拼接凸块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密封件和第二冲洗管,所述第二冲洗管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连接锁,所述竖向连接锁包括锁体和插接件;所述锁体设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顶面,所述插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底面,或者,所述锁体设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底面,所述插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先立,项宝,史海欧,农兴中,周前,翟利华,叶亮,何晟亚,赵德刚,邓剑荣,陈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