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分流的天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80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分流的天桥,包括第一桥面和第二桥面;第一桥面由四条第一主道连接呈正方形布置;第二桥面由四条第二主道连接呈正方形布置;第一桥面位于第二桥面的正下方,第一主道与第二主道一一上下对应;第一桥面的四个角隅处与第二桥面的四个角隅处之间分别通过一中部支柱连接;第一桥面的四个角隅处底部分别支撑有桥墩;第一桥面角隅处设置有人行楼梯,第二桥面角隅处设置有小型车道,人行楼梯底部对接人行道,小型车道底部对接非机动车专用道。人行楼梯底部对接人行道,小型车道底部对接非机动车专用道,从而第一桥面专供行人使用,而第二桥面专供非机动车使用,避免非机动车辆与人群穿梭在同一桥面而意外对行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分流的天桥
本技术涉及城市天桥
,尤其是一种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分流的天桥。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迅速的膨胀与发展,城市交通空间拥堵,特别是人与机动车辆的冲突越来越凸显,因此天桥应运而生。现行的天桥一般建造在车辆密集、路孔复杂的地段,或者十字交叉口上面,天桥一般允许行人通过,将行人与机动车辆分离,避免机动车辆与人流之间的冲突问题,但是现有的天桥经常会出现一些非机动车辆通过天桥的事情,会造成非机动车辆与人流的冲突问题,不仅容易造成对行人的伤害,也会使本来畅通的天桥变得非常拥堵,已经难以适应安全过桥的需求。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435875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6月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行天桥,该人行天桥包括桥身本体、设置在桥身两侧的楼梯、护栏和设置于桥身本体下方、用于支撑桥身本体的支撑柱,桥身本体包括第一桥面和设置于第一桥面上的第二桥面,楼梯包括与第一桥面的两侧连接的两个第一楼梯和与第二桥面的两侧连接的两个第二楼梯,所述第一桥面和第二桥面之间设置有用于挡雨的遮挡组件。该技术第二桥面的设计在雨天或晴天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分流的天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桥面(1)和第二桥面(2);/n第一桥面(1)包括四条第一主道(8),四条第一主道(8)依次首尾连接,呈正方形布置;第二桥面(2)包括四条第二主道(9),四条第二主道(9)依次首尾连接,呈正方形布置;第一桥面(1)位于第二桥面(2)的正下方,第一主道(8)与第二主道(9)一一上下对应;/n第一桥面(1)的四个角隅处与第二桥面(2)的四个角隅处之间分别通过一中部支柱(11)连接;第一桥面(1)的四个角隅处底部分别支撑有一桥墩(3);/n第一桥面(1)角隅处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人行楼梯(4),第二桥面(2)角隅处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小型车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分流的天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桥面(1)和第二桥面(2);
第一桥面(1)包括四条第一主道(8),四条第一主道(8)依次首尾连接,呈正方形布置;第二桥面(2)包括四条第二主道(9),四条第二主道(9)依次首尾连接,呈正方形布置;第一桥面(1)位于第二桥面(2)的正下方,第一主道(8)与第二主道(9)一一上下对应;
第一桥面(1)的四个角隅处与第二桥面(2)的四个角隅处之间分别通过一中部支柱(11)连接;第一桥面(1)的四个角隅处底部分别支撑有一桥墩(3);
第一桥面(1)角隅处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人行楼梯(4),第二桥面(2)角隅处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小型车道(6),人行楼梯(4)的底部对接人行道,小型车道(6)的底部对接非机动车专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分流的天桥,其特征在于,第一桥面(1)的四个角隅处的内侧分别设置一直角三角形混凝土板,第二桥面(2)的四个角隅处的内侧分别设置一直角三角形混凝土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平陈浩苏巨峰程高高双印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