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280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其中路基结构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沿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间隔若干根托梁,所述托梁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横向位移,每个所述托梁底部沿所述托梁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根桩基,在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托梁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板之间设置有滑动层,所述滑动层用于所述托梁与所述承载板之间相对滑动,剩余所述托梁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地基处理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填料用量少、施工质量更可控、环保而且施工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要求特别高,为了控制工后沉降并满足高铁安全运营和舒适度的要求,现有铁路路基往往要采用很强的地基处理措施,特别是对于填方路基地段。高速铁路路基填方地段多采用梯形型式,两侧采用放坡至地面,并在地面做地基处理,如《埋入式托梁桩板结构》(CN103397656A)、《一种四线无砟轨道路基桩板结构》(CN204644799U)、《一种加固处理新建铁路岩溶地基的施工方法及其路基结构》(CN105696427A)和《预制GFRP管混凝土桩与混凝土板顶置式路基桩板结构》(CN108824097A)等专利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控制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这种“填土+地基处理”的路基结构形式,具有工后沉降小、运营舒适高的优点,是国内外常用的路基结构形式。但该结构形式由于填土以后增加了占地宽度和填土荷载,直接导致地基处理的面积增大且处理深度深,从而引起了较大的工程投资;该结构形式需要大量的合格填料,填料由于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托梁(2),所有所述托梁(2)沿所述承载板(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梁(2)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1)横向位移,每个所述托梁(2)底部沿所述托梁(2)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根桩基(4),其中,/n在沿所述承载板(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托梁(2)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滑动层(6),所述滑动层(6)用于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相对滑动,剩余所述托梁(2)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托梁(2),所有所述托梁(2)沿所述承载板(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梁(2)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1)横向位移,每个所述托梁(2)底部沿所述托梁(2)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根桩基(4),其中,
在沿所述承载板(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托梁(2)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滑动层(6),所述滑动层(6)用于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相对滑动,剩余所述托梁(2)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托梁(2)底部相邻两根所述桩基(4)之间连接有横系梁(26),相邻所述托梁(2)底部对应所述桩基(4)之间连接有纵系梁(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2)两端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翼缘(18),所述翼缘(18)用于限制所述承载板(1)横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两侧设置有防护墙(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8)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栏杆(12),所述防护栏杆(12)与所述防护墙(8)之间设置有检修通道(11),所述检修通道(11)下方设置有电缆槽竖墙(9),所述防护栏杆(12)和所述电缆槽竖墙(9)均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雷李安洪姚裕春褚宇光周波吴邵海郑永飞翟建平王先龙谢秉军戴长云梁升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