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54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包括底座、大臂和副臂,还包括抓具回转固定座、回转支承和抓具总成;抓具回转固定座包括凸轮状固定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挂板,抓具回转固定座底部安装有回转支承,回转支承上安装有抓具总成,抓具总成包括抓具座,抓具座的底部与主爪总成进行铰接固定,主爪总成的顶部内侧与副爪总成的顶部内侧铰接固定,副爪总成的顶部外侧通过直拉杆与抓具座的底部铰接固定;抓具座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抓具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可以对甘蔗收割场地散放或已捆扎的甘蔗进行抓取,举高装车或完成码垛,提高散放甘蔗的捡拾效率和装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蔗抓取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甘蔗收割后从地里转运到集散场地,现在基本采用农用运输平板车辆,装车靠人工,散放的甘蔗人工捡拾效率低,打捆后的甘蔗需要两人配合抬起装车,如果货箱已装部分甘蔗,受高度限制,人工装车较困难。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可以对甘蔗收割场地散放或已捆扎的甘蔗进行抓取,举高装车或完成码垛,提高散放甘蔗的捡拾效率和装车效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包括底座、大臂和副臂,还包括抓具回转固定座、回转支承和抓具总成;抓具回转固定座包括凸轮状固定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挂板,挂板上分别设有两个铰接孔,一个铰接孔与副臂的一端部铰接,另一个铰接孔通过弧形拉杆与第三油缸的头部铰接固定;所述第三油缸的尾部铰接固定在副臂主体上;所述抓具回转固定座底部安装有回转支承,回转支承上安装有抓具总成;所述抓具总成包括抓具座,抓具座的底部与主爪总成进行铰接固定,主爪总成的顶部内侧与副爪总成的顶部内侧铰接固定,副爪总成的顶部外侧通过直拉杆与抓具座的底部铰接固定;抓具座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抓具油缸。进一步地,所述抓具油缸的尾部与抓具座一端部铰接固定,抓具油缸的头部与主爪总成的顶端外侧铰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主爪总成包括三根并排设置的爪齿,副爪总成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爪齿,主爪总成和副爪总成的爪齿下端部可交叉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部与大臂的下端部铰接固定,大臂的主体下部与第一油缸的头部铰接固定,底座的侧部与第一油缸的尾部铰接固定;所述大臂的上端部与副臂主体的一侧铰接固定,副臂的一端部与第二油缸的头部铰接固定,第二油缸的尾部铰接固定于大臂上部;所述副臂的一端部铰接有抓具回转固定座。进一步地,所述抓具总成通过液压马达实现360度旋转。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甘蔗抓取机构,利用液压控制,抓取装置能够对甘蔗收割场地散放或已捆扎的甘蔗进行抓取,根据码垛需要能够将甘蔗进行360°旋转,到需要卸货位置张开夹爪卸货;本技术提供的甘蔗抓取机构能够将已打捆的甘蔗同时抓起1-3捆,举高装车或码垛,能完成人工无法进行的作业,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装车效率;结构简单合理,可广泛应用于甘蔗收割搬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抓具回转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抓具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主爪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副爪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侧视图;图中,1-底座;2-大臂;3-第一油缸;4-副臂;5-第二油缸;6-抓具回转固定座,61-凸轮状固定板,62-挂板;7-弧形拉杆;8-第三油缸;9-回转支承;10-抓具总成,101-抓具座,102-主爪总成,103-副爪总成,104-抓具油缸,105-直拉杆,106-爪齿;11-液压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包括底座1、大臂2、副臂4、抓具回转固定座6、回转支承9和抓具总成10。如图1-图3共同所示,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大臂2的下端部铰接固定,大臂2的主体下部与第一油缸3的头部铰接固定,底座1的侧部与第一油缸3的尾部铰接固定,大臂2在第一油缸3的支撑作用下可以沿铰接点进行转动;所述大臂2的上端部与副臂4主体的一侧铰接固定,副臂4的一端部与第二油缸5的头部铰接固定,第二油缸5的尾部铰接固定于大臂2上部,副臂4在第二油缸5的支撑作用下可以沿铰接点进行转动;所述副臂4的一端部铰接有抓具回转固定座6,抓具回转固定座6包括凸轮状固定板6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挂板62,挂板62上分别设有两个铰接孔,其中一个铰接孔与副臂4的一端部铰接,另一个铰接孔通过弧形拉杆7与第三油缸8的头部铰接固定,所述第三油缸8的尾部铰接固定在副臂4主体上;所述弧形拉杆7的数量为两个,第三油缸8通过弧形拉杆7带动抓具回转固定座6沿铰接点转动;所述抓具回转固定座6底部安装有回转支承9,回转支承9上安装有抓具总成10,抓具总成10通过液压马达11实现360度旋转,抓具总成10可以实现对任意位置的甘蔗进行抓取和放置。如图4-图9共同所示,所述抓具总成10包括抓具座101、主爪总成102、副爪总成103和抓具油缸104,抓具座101的顶部通过螺栓与回转支承9进行固定;所述抓具座101的底部与主爪总成102进行铰接固定,主爪总成102的顶部内侧与副爪总成103的顶部内侧铰接固定,副爪总成103的顶部外侧通过直拉杆105与抓具座101的底部铰接固定;所述抓具座101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抓具油缸104,抓具油缸104的尾部与抓具座101一端部铰接固定,抓具油缸104的头部与主爪总成102的顶端外侧铰接固定;抓具油缸104的伸缩,实现主爪总成102和副爪总成103的张开与闭合;所述主爪总成102包括三根并排设置的爪齿106,爪齿106通过穿设的加强筋进行强度增加;所述副爪总成103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爪齿106,主爪总成102和副爪总成103的爪齿106下端部可交叉设置,实现对甘蔗的取放。所述底座1与通用车辆或专用底盘连接,进一步扩展使用范围。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大臂2靠第一油缸3支撑,第一油缸3的伸缩能够带动副臂4、抓具总成10等上下运动;副臂4靠第二油缸5支撑,第二油缸5的伸缩能够带动副臂4前端的前后摆动,进而带动抓具总成10的前后运动;抓具总成10通过第三油缸8的伸缩实现角度的调节,抓具总成10中的主爪总成102和副爪总成103通过一个抓具油缸104实现张开与闭合,抓具总成10上装有回转支承9,液压马达11驱动回转支承9进而实现抓具总成10的360度旋转,实现任意位置对甘蔗的抓取和放置。本技术提供的甘蔗抓取机构,利用组合动作,张开抓具,能够对散放甘蔗进行收集,同时闭合抓具将甘蔗抓起,已打捆甘蔗能同时抓起1-3捆,举高装车或码垛,能完成人工无法进行的作业。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包括底座(1)、大臂(2)和副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抓具回转固定座(6)、回转支承(9)和抓具总成(10);抓具回转固定座(6)包括凸轮状固定板(6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挂板(62),挂板(62)上分别设有两个铰接孔,一个铰接孔与副臂(4)的一端部铰接,另一个铰接孔通过弧形拉杆(7)与第三油缸(8)的头部铰接固定;所述第三油缸(8)的尾部铰接固定在副臂(4)主体上;所述抓具回转固定座(6)底部安装有回转支承(9),回转支承(9)上安装有抓具总成(10);所述抓具总成(10)包括抓具座(101),抓具座(101)的底部与主爪总成(102)进行铰接固定,主爪总成(102)的顶部内侧与副爪总成(103)的顶部内侧铰接固定,副爪总成(103)的顶部外侧通过直拉杆(105)与抓具座(101)的底部铰接固定;抓具座(101)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抓具油缸(1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包括底座(1)、大臂(2)和副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抓具回转固定座(6)、回转支承(9)和抓具总成(10);抓具回转固定座(6)包括凸轮状固定板(6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挂板(62),挂板(62)上分别设有两个铰接孔,一个铰接孔与副臂(4)的一端部铰接,另一个铰接孔通过弧形拉杆(7)与第三油缸(8)的头部铰接固定;所述第三油缸(8)的尾部铰接固定在副臂(4)主体上;所述抓具回转固定座(6)底部安装有回转支承(9),回转支承(9)上安装有抓具总成(10);所述抓具总成(10)包括抓具座(101),抓具座(101)的底部与主爪总成(102)进行铰接固定,主爪总成(102)的顶部内侧与副爪总成(103)的顶部内侧铰接固定,副爪总成(103)的顶部外侧通过直拉杆(105)与抓具座(101)的底部铰接固定;抓具座(101)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抓具油缸(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具油缸(104)的尾部与抓具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香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大有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