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54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滑块滑动卡接于滑轨上,中间连接部及下连接部插设于夹头套筒的上部,夹头套筒的上边缘与夹头部的外侧壁抵压,卡片卡插于卡片安装槽中,夹头推芯的上端依次插设穿过第二推芯插孔以及夹头套筒的下部与下连接部的下端相接,夹头推芯的下端插设穿过第一推芯插孔并使卡设芯插设于卡芯孔中,下套盖固套于带轮转轴固定套之外,压簧的后端安装于压簧安装槽内,压簧的前端与夹头推芯的下端弹性抵压,卡片推钉可插设穿过卡片推孔从而推动卡片,治具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滑动板上,用于驱动夹头旋转治具作旋转运动。该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通过更换不同的夹头结构便可夹取相应规格的转子芯,降低了绕线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时的转子芯绕线区一般安装数个用于夹紧并带动转子芯转动的夹头旋转治具,而该夹头旋转治具一般只适用于一种大小规格的转子芯的装夹,当需要装夹其它大小规格的转子芯时,要整个夹头旋转治具一起更换,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包括滑动支架、滑动板、若干夹头旋转治具以及治具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滑动支架的顶部开设有前后走向互相平行的两滑轨,所述滑动板的底部正对所述滑轨处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接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动板于两所述滑轨之间自后而前均匀的开设有若干治具安装孔,所述滑动支架于两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治具安装腔,所述夹头旋转治具包括气缸体、缸塞、夹头套筒、上端盖、下端盖、上夹套旋转轴承、下夹套旋转轴承、下安装轴承、开设有带轮轴孔的从动带轮、从动带轮转轴、夹头结构、夹头推芯、带轮转轴固定套、下套盖、卡片以及压簧,所述气缸体及所述下安装轴承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动板于所述治具安装孔的上下两侧,所述缸塞的上下两端分别凸设有上轴承套筒及下轴承套筒,所述缸塞于所述上轴承套筒与下轴承套筒之间开设有夹套插孔,所述上夹套旋转轴承嵌固于所述上轴承套筒中,所述下夹套旋转轴承嵌固于所述下轴承套筒中,所述夹头套筒固插穿过所述夹套插孔,且所述夹头套筒下端依次固插穿过所述上夹套旋转轴承的内圈、所述下夹套旋转轴承的内圈及治具安装孔从而伸进所述治具安装腔并固插于所述下安装轴承的内圈中,所述从动带轮转轴固插于所述带轮轴孔中,所述从动带轮转轴的上端于所述从动带轮的上方沿径向往外凸设有内圈固定块,所述内圈固定块与所述下安装轴承的内圈的下端固定相接,所述带轮转轴固定套的顶部开设有从动带轮转轴固定插孔,所述带轮转轴固定套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自身的卡片安装槽,所述从动带轮转轴固定插孔的底部与所述卡片安装槽的底部之间开设有第一推芯插孔,所述从动带轮转轴开设有上下贯穿自身的第二推芯插孔,所述夹头结构包括中间连接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的夹头部以及下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夹头部及所述下连接部相接,所述夹头结构开设有自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下部往前贯穿至所述夹头部上端的夹孔,所述夹头结构的侧壁均匀的开设有至少三条上下走向且连通所述夹孔的夹缝,相邻的两夹缝之间形成夹瓣,所述中间连接部及所述下连接部插设于所述夹头套筒的上部,所述夹头套筒的上边缘与所述夹头部的外侧壁抵压,所述夹头推芯的侧壁的下端的上侧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卡设芯,所述卡片卡插于所述卡片安装槽中,所述卡片沿所述卡片安装槽的走向依次开设有与所述卡设芯直径匹配的卡芯孔以及与所述夹头推芯的下端的直径匹配的弹出孔,所述卡芯孔与所述弹出孔互相连通,所述卡芯孔与所述弹出孔相接处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卡设芯的直径,所述夹头推芯的上端依次插设穿过所述第二推芯插孔以及夹头套筒的下部与所述下连接部的下端相接,所述夹头推芯的下端插设穿过所述第一推芯插孔并使卡设芯插设于所述卡芯孔中,从而使夹头推芯的下端卡设于所述卡片之下,所述下套盖固套于所述带轮转轴固定套之外,所述下套盖的侧壁正对所述卡片安装槽的两端处分别开设有卡片推孔,所述下套盖的后部往后凹陷形成压簧安装槽,所述压簧的后端安装于所述压簧安装槽内,所述压簧的前端与所述夹头推芯的下端弹性抵压,所述卡片推钉可插设穿过所述卡片推孔从而推动所述卡片,所述治具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滑动板上,用于驱动所述夹头旋转治具作旋转运动。所述下连接部的下端开设有推芯导向插孔,所述夹头推芯的上部沿径向往内凹陷形成推芯插设部,所述推芯插设部插设于所述推芯导向插孔中。所述治具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主动带轮及传动带,所述滑动板的后部开设有驱动电机安装孔,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板上,且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孔且伸至所述治具安装腔与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传动带缠绕于所述主动带轮及若干所述夹头旋转治具的所述从动带轮之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的夹头旋转治具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夹头结构便可夹取相应规格的转子芯,夹头结构更换方便快捷,无需更换整个夹头旋转治具,降低了绕线加工成本。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的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的夹头旋转治具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的夹头旋转治具的剖视图。图5为图3为本技术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的夹头旋转治具的局部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100包括滑动支架10、滑动板20、若干夹头旋转治具30以及治具旋转驱动机构40。所述滑动支架10的顶部开设有前后走向互相平行的两滑轨11。所述滑动板20的底部正对所述滑轨11处装设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滑动卡接于所述滑轨11上。所述滑动板20于两所述滑轨11之间自后而前均匀的开设有若干治具安装孔22。所述滑动支架10于两所述滑轨11之间设置治具安装腔12。所述夹头旋转治具30固定安装于所述治具安装孔22中。所述治具旋转驱动机构40安装于所述滑动板20上,用于驱动所述夹头旋转治具30作旋转运动。具体地,所述夹头旋转治具30包括气缸体301、缸塞302、夹头套筒303、上端盖304、下端盖305、上夹套旋转轴承306、下夹套旋转轴承307、下安装轴承308、开设有带轮轴孔3091的从动带轮309、从动带轮转轴310、夹头结构311、夹头推芯312、带轮转轴固定套313、下套盖314、卡片315、压簧(图未示)以及卡片推钉316。所述上端盖304及下端盖305分别密封盖接于所述气缸体301的上下两端。所述上端盖304上设置有上吹气孔3041,所述下端盖305上设置有下吹气孔3051。所述气缸体301及所述下安装轴承308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动板20于所述治具安装孔22的上下两侧。所述缸塞302的上下两端分别凸设有上轴承套筒3021及下轴承套筒3022。所述缸塞302于所述上轴承套筒3021与下轴承套筒3022之间开设有夹套插孔3023。所述上夹套旋转轴承306嵌固于所述上轴承套筒3021中,所述下夹套旋转轴承307嵌固于所述下轴承套筒3022中。所述夹头套筒303固插穿过所述夹套插孔3023,且所述夹头套筒303下端依次固插穿过所述上夹套旋转轴承306的内圈、所述下夹套旋转轴承307的内圈及所述治具安装孔22从而伸进所述治具安装腔12并固插于所述下安装轴承308的内圈中。所述从动带轮转轴310固插于所述带轮轴孔3091中,所述从动带轮转轴310的上端于所述从动带轮309的上方沿径向往外凸设有内圈固定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支架、滑动板、若干夹头旋转治具以及治具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滑动支架的顶部开设有前后走向互相平行的两滑轨,所述滑动板的底部正对所述滑轨处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接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动板于两所述滑轨之间自后而前均匀的开设有若干治具安装孔,所述滑动支架于两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治具安装腔,所述夹头旋转治具包括气缸体、缸塞、夹头套筒、上端盖、下端盖、上夹套旋转轴承、下夹套旋转轴承、下安装轴承、开设有带轮轴孔的从动带轮、从动带轮转轴、夹头结构、夹头推芯、带轮转轴固定套、下套盖、卡片、压簧以及卡片推钉,所述上端盖及下端盖分别密封盖接于所述气缸体的上下两端,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上吹气孔,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下吹气孔,所述气缸体及所述下安装轴承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动板于所述治具安装孔的上下两侧,所述缸塞的上下两端分别凸设有上轴承套筒及下轴承套筒,所述缸塞于所述上轴承套筒与下轴承套筒之间开设有夹套插孔,所述上夹套旋转轴承嵌固于所述上轴承套筒中,所述下夹套旋转轴承嵌固于所述下轴承套筒中,所述夹头套筒固插穿过所述夹套插孔,且所述夹头套筒下端依次固插穿过所述上夹套旋转轴承的内圈、所述下夹套旋转轴承的内圈及所述治具安装孔从而伸进所述治具安装腔并固插于所述下安装轴承的内圈中,所述从动带轮转轴固插于所述带轮轴孔中,所述从动带轮转轴的上端于所述从动带轮的上方沿径向往外凸设有内圈固定块,所述内圈固定块与所述下安装轴承的内圈的下端固定相接,所述带轮转轴固定套的顶部开设有从动带轮转轴固定插孔,所述带轮转轴固定套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自身的卡片安装槽,所述从动带轮转轴固定插孔的底部与所述卡片安装槽的底部之间开设有第一推芯插孔,所述从动带轮转轴开设有上下贯穿自身的第二推芯插孔,所述夹头结构包括中间连接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的夹头部以及下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夹头部及所述下连接部相接,所述夹头结构开设有自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下部往上贯穿至所述夹头部上端的夹孔,所述夹头结构的侧壁均匀的开设有至少三条上下走向且连通所述夹孔的夹缝,相邻的两夹缝之间形成夹瓣,所述中间连接部及所述下连接部插设于所述夹头套筒的上部,所述夹头套筒的上边缘与所述夹头部的外侧壁抵压,所述夹头推芯的侧壁的下端的上侧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卡设芯,所述卡片卡插于所述卡片安装槽中,所述卡片沿所述卡片安装槽的走向依次开设有与所述卡设芯直径匹配的卡芯孔以及与所述夹头推芯的下端的直径匹配的弹出孔,所述卡芯孔与所述弹出孔互相连通,所述卡芯孔与所述弹出孔相接处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卡设芯的直径,所述夹头推芯的上端依次插设穿过所述第二推芯插孔以及夹头套筒的下部与所述下连接部的下端相接,所述夹头推芯的下端插设穿过所述第一推芯插孔并使卡设芯插设于所述卡芯孔中,从而使夹头推芯的下端卡设于所述卡片之下,所述下套盖固套于所述带轮转轴固定套之外,所述下套盖的侧壁正对所述卡片安装槽的两端处分别开设有卡片推孔,所述下套盖的后部往后凹陷形成压簧安装槽,所述压簧的后端安装于所述压簧安装槽内,所述压簧的前端与所述夹头推芯的下端弹性抵压,所述卡片推钉可插设穿过所述卡片推孔从而推动所述卡片,所述治具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滑动板上,用于驱动所述夹头旋转治具作旋转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转子滑动式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支架、滑动板、若干夹头旋转治具以及治具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滑动支架的顶部开设有前后走向互相平行的两滑轨,所述滑动板的底部正对所述滑轨处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接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动板于两所述滑轨之间自后而前均匀的开设有若干治具安装孔,所述滑动支架于两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治具安装腔,所述夹头旋转治具包括气缸体、缸塞、夹头套筒、上端盖、下端盖、上夹套旋转轴承、下夹套旋转轴承、下安装轴承、开设有带轮轴孔的从动带轮、从动带轮转轴、夹头结构、夹头推芯、带轮转轴固定套、下套盖、卡片、压簧以及卡片推钉,所述上端盖及下端盖分别密封盖接于所述气缸体的上下两端,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上吹气孔,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下吹气孔,所述气缸体及所述下安装轴承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动板于所述治具安装孔的上下两侧,所述缸塞的上下两端分别凸设有上轴承套筒及下轴承套筒,所述缸塞于所述上轴承套筒与下轴承套筒之间开设有夹套插孔,所述上夹套旋转轴承嵌固于所述上轴承套筒中,所述下夹套旋转轴承嵌固于所述下轴承套筒中,所述夹头套筒固插穿过所述夹套插孔,且所述夹头套筒下端依次固插穿过所述上夹套旋转轴承的内圈、所述下夹套旋转轴承的内圈及所述治具安装孔从而伸进所述治具安装腔并固插于所述下安装轴承的内圈中,所述从动带轮转轴固插于所述带轮轴孔中,所述从动带轮转轴的上端于所述从动带轮的上方沿径向往外凸设有内圈固定块,所述内圈固定块与所述下安装轴承的内圈的下端固定相接,所述带轮转轴固定套的顶部开设有从动带轮转轴固定插孔,所述带轮转轴固定套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自身的卡片安装槽,所述从动带轮转轴固定插孔的底部与所述卡片安装槽的底部之间开设有第一推芯插孔,所述从动带轮转轴开设有上下贯穿自身的第二推芯插孔,所述夹头结构包括中间连接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的夹头部以及下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夹头部及所述下连接部相接,所述夹头结构开设有自所述中间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栓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坑向瑞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