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偏光微结构Micro-LED及其在裸眼3D显示系统中的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35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光微结构Micro‑LED及其在裸眼3D显示系统中的应用,其结构由下到上包括金属衬底、导电层、氮化物层一、多量子阱有源区层、氮化物层二、氧化物DBR、表面偏光微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偏光微结构Micro‑LED不需要借助光栅,实现裸眼3D显示。利用LED由于其自发辐射性,其发光不具有相干性。通过减薄芯片厚度,并通过金属衬底和氮化物层二上的氧化物DBR反射镜作为谐振腔端面,形成垂直方向的谐振微腔结构,使其发光光谱变窄,且将抑制侧壁出光,提高正面出光方向性。同时顶部集成微纳结构,具有改变光束相位功能,将未偏转角度的光波前转换为斜射一定角度的光波前,实现出射光角度的改变,进而实现裸眼3D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光微结构Micro-LED及其在裸眼3D显示系统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图像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光微结构Micro-LED及其在裸眼3D显示系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裸眼3D显示技术是最具有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之一,技术上主要通过空间复用的方法,在屏幕前形成两个以上的一系列视区,为观看者两眼提供不同的图像。当观看者在预定的位置上观察屏幕时,左眼图像进入左眼,右眼图像进入右眼,从而产生双目视差,产生立体感,实现裸眼3D显示效果。目前主流的自由立体显示主要基于视障光栅和柱状透镜光栅。视障光栅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在液晶显示面板交替竖直显示左右眼图像,在液晶显示面板和观看者直接预先放置一层多狭缝视障光栅。当观看者位于预定的位置时,视障光栅将一部分图像遮挡,未遮挡的左眼图像进入左眼,右眼图像进入右眼,从而实现自由立体显示。柱状透镜阵列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在液晶显示面板交替竖直显示左右眼图像,在液晶显示面板贴合柱状透镜阵列。当观看者位于预定的位置时,经过透镜折射,左眼图像进入左眼,右眼图像进入右眼,从而实现自由立体显示。基于柱面透镜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光微结构Micro-LED,其特征在于,由下到上包括金属衬底、导电层、氮化物层一、多量子阱有源区层、氮化物层二、氧化物DBR、表面偏光微结构;金属衬底和导电层的宽度相等;氮化物层一、多量子阱有源区层、氮化物层二的宽度均相等,氮化物层一的宽度小于导电层,且位于导电层的中间位置,导电层上两侧会漏出台面,氮化物层一、多量子阱有源区层、氮化物层二组成的结构上会漏出两个侧壁;氧化物DBR的宽度小于氮化物层二,且其位于氮化物层二的中间,在氮化物层二的两侧也会漏出台面;在导电层的台面、氮化物层二的台面以及氮化物层一、多量子阱有源区层、氮化物层二漏出两个侧壁上有一层钝化层;在一侧的钝化层上设有欧姆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微结构Micro-LED,其特征在于,由下到上包括金属衬底、导电层、氮化物层一、多量子阱有源区层、氮化物层二、氧化物DBR、表面偏光微结构;金属衬底和导电层的宽度相等;氮化物层一、多量子阱有源区层、氮化物层二的宽度均相等,氮化物层一的宽度小于导电层,且位于导电层的中间位置,导电层上两侧会漏出台面,氮化物层一、多量子阱有源区层、氮化物层二组成的结构上会漏出两个侧壁;氧化物DBR的宽度小于氮化物层二,且其位于氮化物层二的中间,在氮化物层二的两侧也会漏出台面;在导电层的台面、氮化物层二的台面以及氮化物层一、多量子阱有源区层、氮化物层二漏出两个侧壁上有一层钝化层;在一侧的钝化层上设有欧姆接触金属层,欧姆接触金属顶部会有部分与氮化物层二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微结构Micro-LED,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钝化层呈直角Z字型;所述的金属衬底为Al;导电层材料为ITO;氮化物层一为p-GaN,具有第二导电类型;多量子阱有源区层由多对InGaN量子阱层和GaN量子垒层组成,InGaN量子阱层的厚度为1~3nm,GaN量子垒层的厚度为7~9nm,氮化物层二为n-GaN,具有第一导电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微结构Micro-LED,其特征在于,InGaN量子阱层中In组分含量为0.15~0.5,可通过调节InGaN量子阱层中In组分含量来调整其发光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炼成胡泽林徐意高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