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17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泊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从正面、侧面或后面的多个角度扫描车辆;计算车辆的车长和车宽;分别判断车辆的车长或车宽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车长或极限车宽,若均为否,则抬起车辆禁行杆,若有至少一个是,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在停车场入口处就对车辆的车长、车宽、车高或重量禁行检测,判断其是否能够在该停车场停车,不需要车辆进入停车场,超出限制的车辆就可以重新寻找停车场,节省时间;针对超出限制的车辆,设置了常规停车场,供其停车;所述系统和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泊车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无人停车场的应用,特别是使用停车机器人将停车交换厅中的待存车辆搬运到停车场的停车位中的智能停车场,人们不需要再在停车场中盲目寻找停车位,也不需要将车辆驶入停车场内部,只需要将车辆停在在停车场外部的停车厅中,就可以离开,而将车辆搬运到停车场内部的停车位的过程由停车机器人来完成。这大大节省了用户寻找停车位和停车的时间,收到了用户的青睐和期待。但是,由于停车机器人的设计要求,搬运车辆时对车辆的长度、宽度、重量等都有要求,并不是所有车辆都可以通过停车机器人搬运到停车位。如果不适合停车机器人搬运的车辆驶入停车厅,那么用户在被通知不能用停车机器人停车后,需要先驶出停车厅和停车场,再去寻找其他停车场或停车位。如此,就浪费了用户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在智能无人停车场的入口处设置自动筛选车辆的装置和系统,通过对车辆外观的检测,将发现超长、超宽、超高或超重的车辆筛选出来,直接在停车场入口处通知其不能进入该停车场。这样就不需要在用户进入停车厅后再通知其不能再该停车场停车,避免浪费用户的时间。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正面、侧面或后面的多个角度扫描车辆;计算车辆的车长和车宽;分别判断车辆的车长或车宽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车长或极限车宽,若均为否,则抬起车辆禁行杆,若有至少一个是,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车辆的车高;判断车辆的车高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车高,若否,则抬起车辆禁行杆,若是,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车辆的图像;根据图像检测到车辆无法超过限高杆,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车辆的重量;判断车辆的重量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重量,若否,则抬起车辆禁行杆,若是,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超长、超宽、超高或超重的车辆无法停车或无法找到停车场,在智能无人停车场中分出一部分区域作为常规停车场,供超长、超宽、超高或超重的车辆停车,因此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判断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请从在特定停车场入口进入常规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对应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扫描装置,用于从正面、侧面或后面的多个角度扫描车辆,并将其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用于计算车辆的车长和车宽;分别判断车辆的车长或车宽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车长或极限车宽,若均为否,则控制车辆禁行杆抬起,若有至少一个是,则通过警报器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控制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车辆进行杆,用于控制车辆通道的开通和禁行;警报器,用于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计算车辆的车高;判断车辆的车高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车高,若否,则控制车辆禁行杆抬起,若是,则通过警报器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控制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摄像装置,用于获取车辆的图像,并将其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车辆的重量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重量,若否,则控制车辆禁行杆抬起,若是,则通过警报器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控制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称重装置,用于获取车辆的重量,并将其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判断车辆的重量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重量,若否,则控制车辆禁行杆抬起,若是,则通过警报器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超长、超宽、超高或超重的车辆无法停车或无法找到停车场,在智能无人停车场中分出一部分区域作为常规停车场,供超长、超宽、超高或超重的车辆停车,因此,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若判断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则通过警报器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请从在特定停车场入口进入常规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控制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可以为云端数据服务器,通过网络与扫描装置、车辆禁行杆或警报器相连接。所述扫描装置可以是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测距仪、红外测距仪等。根据上述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和系统,自动筛选车辆的装置,包括安装在停车场入口处顶部、左侧和右侧的多个扫描装置、车辆禁行杆和警报器,及服务器,所述扫描装置、车辆禁行杆、警报器和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扫描装置安装在一个门型固定架上。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在停车场入口处的摄像头。进一步的,所述网络可以为互联网、物联网或局域网,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蓝牙等方式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停车场入口处就对车辆的车长、车宽、车高或重量禁行检测,判断其是否能够在该停车场停车,不需要车辆进入停车场,超出限制的车辆就可以重新寻找停车场,节省时间;2、针对超出限制的车辆,设置了常规停车场,供其停车;3、所述系统和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筛选车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扫描装置,2为固定架,3为车辆禁行杆,4为警报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筛选车辆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停车场入口处的门型固定架2的顶部、左侧和右侧的多个扫描装置1、车辆禁行杆3、警报器4和称重装置,及服务器,所述扫描装置1、车辆禁行杆3、警报器4和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在停车场入口处的摄像头。本实施例中的自动筛选车辆的装置安装有自动筛选车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扫描装置,包括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用于从正面、侧面或后面的多个角度扫描车辆,并将其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用于获取车辆的图像,并将其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称重装置,用于获取车辆的重量,并将其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从正面、侧面或后面的多个角度扫描车辆;/n计算车辆的车长和车宽;/n分别判断车辆的车长或车宽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车长或极限车宽,若均为否,则抬起车辆禁行杆,若有至少一个是,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正面、侧面或后面的多个角度扫描车辆;
计算车辆的车长和车宽;
分别判断车辆的车长或车宽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车长或极限车宽,若均为否,则抬起车辆禁行杆,若有至少一个是,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车辆的车高;
判断车辆的车高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车高,若否,则抬起车辆禁行杆,若是,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车辆的图像;
根据图像检测到车辆无法超过限高杆,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车辆的重量;
判断车辆的重量是否超过预设的极限重量,若否,则抬起车辆禁行杆,若是,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因此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则发出车辆无法在该停车场停车,请从在特定停车场入口进入常规停车场停车的提示消息,并保持车辆禁行杆为降下状态。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筛选车辆的方法对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扫描装置,用于从正面、侧面或后面的多个角度扫描车辆,并将其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计算车辆的车长和车宽;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宝华陈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小白兔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