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01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及其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其中,所述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包括散热基座、具有间距地布设于所述散热基座上的LED近光灯源和LED远光灯源、与所述LED近光灯源连接并沿所述LED近光灯源的预设出光方向设置的近光导光部件、与所述LED远光灯源连接并沿所述LED远光灯源的预设出光方向设置的远光导光部件,以及罩设于所述近光导光部件和远光导光部件上的自由曲面透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中,通过一个散热基座实现LED近光灯源与LED远光灯源的固定及散热,且通过一个自由曲面透镜便能实现LED近光灯源与LED远光灯源的配光及聚光,无需另外设置切换远近灯光的模块,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降低成本且设计自由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
本技术涉及车辆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和采用所述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的车辆。
技术介绍
由于LED车灯相比卤素灯和氙气灯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抗震抗冲击性好,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能够适应多种使用环境,对于行车安全性有更好的保障,LED车灯已逐渐成为汽车照明领域的首选。目前,对于传统的汽车前照灯,一般需要分别设计近光灯和远光灯模块,不仅设计周期长、设计成本高,还会导致车灯整体的体积庞大,结构繁杂笨重,不利于车辆的节能减排和造型美化。对此,市面上也有一些将近光灯和远光灯进行一体化模块设计的方案,例如通过电磁吸合挡光板的方式来实现远光灯和近光灯的切换,但该方案机械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而且存在机械式偏转反应时间长、电磁环境受温度影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性能良好的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的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作为第一方面,本技术涉及一种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包括散热基座、具有间距地布设于所述散热基座上的LED近光灯源和LED远光灯源、与所述LED近光灯源连接并沿所述LED近光灯源的预设出光方向设置的近光导光部件、与所述LED远光灯源连接并沿所述LED远光灯源的预设出光方向设置的远光导光部件,以及罩设于所述近光导光部件和远光导光部件上的自由曲面透镜。优选地,所述散热基座包括两个具有夹角的近光安装面,所述LED近光灯源设有两个,两个所述LED近光灯源一一对应地设于两个所述近光安装面上。更优地,两个所述近光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优选地,所述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还包括设于所述近光导光部件远离所述LED近光灯源的一端并用于使所述LED近光灯源发出的光线形成明暗截止线的整形挡板。优选地,所述自由曲面透镜靠近所述散热基座的一端设为入光面,远离所述散热基座的一端设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对应所述近光导光部件的位置设为近光透射区,所述出光面对应所述远光导光部件的位置设为远光透射区,所述近光透射区和所述远光透射区的出光角度不同。更优地,所述入光面上设有均匀排布的麻点结构。优选地,所述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还包括设于所述入光面上的菲涅尔透镜。优选地,所述LED远光灯源设有多个,其等距阵列于所述散热基座上。更优地,所述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还包括与所述LED远光灯源电连接并可控制至少一个所述LED远光灯源的亮度的远光控制模块。作为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设于所述车身上的上述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中,将LED近光灯源和LED远光灯源一体化设置,通过一个散热基座实现LED近光灯源与LED远光灯源的固定及散热,且通过一个自由曲面透镜便能实现LED近光灯源与LED远光灯源的配光及聚光,无需另外设置切换远近灯光的模块,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降低成本,并且光能效率高、设计自由度高。2.本技术提供的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由于设有两个具有夹角的LED近光灯源,可有效扩大近光灯的照射角度,从而提升近光灯的照射范围,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近光照明效果。3.本技术提供的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中,自由曲面透镜的出光面包括出光角度不同的近光透射区和远光透射区,通过调整所述出光面的面型可使所述近光透射区和远光透射区能够实现不同的配光及聚光效果,从而使LED近光灯源和LED远光灯源均能够实现特定的照明光型,无需额外配置反光杯进行集光,结构简单轻巧且光能损失小。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零/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零/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零/部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零/部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以下简称“LED车灯”),其将近光灯和远光灯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结构简单轻巧、设计自由度高,并且由于无需设置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切换灯光,可以减少设计的工作量、减少设计周期和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具体地,所述LED车灯1包括散热基座11、LED近光灯源12、LED远光灯源13、近光导光部件14、远光导光部件15、整形挡板16和自由曲面透镜17,所述LED近光灯源12和LED远光灯源13具有间距地布设于所述散热基座11上,所述近光导光部件14与所述LED近光灯源12连接并沿所述LED近光灯源12的预设出光方向设置,所述远光导光部件15与所述LED远光灯源13连接并沿所述LED远光灯源13的预设出光方向设置,所述自由曲面透镜17罩设于所述近光导光部件14远离所述LED近光灯源12的一端和所述远光导光部件15远离所述LED远光灯源13的一端。所述LED车灯1通过一个所述散热基座11实现所述LED近光灯源12与所述LED远光灯源13的固定及散热,且通过一个所述自由曲面透镜17便能实现所述LED近光灯源12与所述LED远光灯源13的配光及聚光,将所述LED近光灯源12与所述LED远光灯源13一体化设置,无需另外设置切换远近灯光的机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降低成本,并且光能效率高、设计自由度高。优选地,所述近光导光部件14和远光导光部件15均为棱台状的导光棒,从而使所述LED近光灯源12和所述LED远光灯源13发射出的光线均能沿预设方向导出的同时,在导出过程中还能对光线进行一定角度范围的扩散,提升灯光的照射范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座11包括近光安装面111和远光安装面112,所述LED近光灯源12设于所述近光安装面111上,所述LED远光灯源13设于所述远光安装面112上,所述近光安装面111所处平面与所述远光安装面112所处平面可相同或不同。优选地,所述近光安装面111设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基座、具有间距地布设于所述散热基座上的LED近光灯源和LED远光灯源、与所述LED近光灯源连接并沿所述LED近光灯源的预设出光方向设置的近光导光部件、与所述LED远光灯源连接并沿所述LED远光灯源的预设出光方向设置的远光导光部件,以及罩设于所述近光导光部件和远光导光部件上的自由曲面透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基座、具有间距地布设于所述散热基座上的LED近光灯源和LED远光灯源、与所述LED近光灯源连接并沿所述LED近光灯源的预设出光方向设置的近光导光部件、与所述LED远光灯源连接并沿所述LED远光灯源的预设出光方向设置的远光导光部件,以及罩设于所述近光导光部件和远光导光部件上的自由曲面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座包括两个具有夹角的近光安装面,所述LED近光灯源设有两个,两个所述LED近光灯源一一对应地设于两个所述近光安装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近光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近光导光部件远离所述LED近光灯源的一端并用于使所述LED近光灯源发出的光线形成明暗截止线的整形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炜顾世坤郑闪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弗朗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