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76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首先利用测雨雷达与可见光/红外扫描仪的融合数据,计算获得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基于空间分辨率0.25度对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进行格点化处理,得到云降水参数的格点数据;将空间分辨率0.25度的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数据与云降水参数格点数据进行时空匹配,构建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的融合数据集。上述方法可以克服之前研究工作中两类数据集相互独立的缺点,提供高时空分辨率及长时间序列的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融合数据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科学研究
,尤其涉及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云和降水作为大气中最活跃的要素,不仅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而且在多时空尺度的大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云和降水虽然提供宝贵的淡水资源,但因其产生的旱涝灾害也影响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为了对云和降水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并促进卫星遥感资料在天气模式中的应用能力,提高天气模式的预报准确率,建立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的融合算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应用价值。现阶段在研究云和降水特征时,主要是由卫星观测资料提供降水三维结构以及云参数分布,模式再分析资料提供云降水系统中的大气参数分布,卫星观测资料通过卫星平台上搭载仪器观测获得,模式再分析资料通过模式计算获得,这两种数据的来源以及数据产生方法不同,导致两类数据在使用时经常是相互独立的,为了深入研究云和降水的产生与变化规律,需要这两类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密切配合,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相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1、利用测雨雷达与可见光/红外扫描仪的融合数据,计算获得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n步骤2、基于空间分辨率0.25度对所述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进行格点化处理,得到云降水参数的格点数据;/n步骤3、将空间分辨率0.25度的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数据与步骤2得到的云降水参数格点数据进行时空匹配,构建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的融合数据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利用测雨雷达与可见光/红外扫描仪的融合数据,计算获得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
步骤2、基于空间分辨率0.25度对所述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进行格点化处理,得到云降水参数的格点数据;
步骤3、将空间分辨率0.25度的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数据与步骤2得到的云降水参数格点数据进行时空匹配,构建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的融合数据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过程具体为:
首先针对测雨雷达与可见光/红外扫描仪融合数据每一条轨道中的像素点,以0.4mm/h作为近地表降水率阈值,当近地表降水率小于所设定的阈值0.4mm/h时,判断该像素点近地表降水率为缺省值;当近地表降水率大于阈值时,像素点判定为降水像素点;其中,每个像素点的回波廓线从地表一直到20km处,共80层,垂直分辨率为0.25km;
再以16dBZ作为降水回波信号阈值,当降水回波信号小于所设定的阈值16dBZ时,判断此层降水回波信号为缺省值;具体实现中,根据像素点降水类型将降水像素区分为对流降水像素、层状降水像素;
从原有的轨道数据中经阈值判断之后提取有关云降水的参数形成新的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具体包括:像素点时刻信息、经纬度、总近地表降水率、层状降水近地表降水率、对流降水近地表降水率、总降水回波信号、层状降水回波信号、对流降水回波信号、云顶附近可见光/红外通道信号、降水云顶附近可见光/红外通道信号、层状降水云顶附近可见光/红外通道信号、对流降水云顶附近可见光/红外通道信号;
所得轨道数据的水平分辨率为4.5km,垂直分辨率为0.25k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基于空间分辨率0.25度对所述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进行格点化处理的过程具体为:
结合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即0.25度,对全球南北纬40度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礼璐傅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