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开拉线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613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7
一种新型内开拉线固定结构,包括内开拉手、内开拉线、拉线固定套及内开拉手底座,所述内开拉手底座靠近所述内开拉手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其周向开设有一个十字槽,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块,所述拉线固定套的一侧与所述拉线固定套一体成型有与所述十字槽匹配的十字凸筋,所述拉线固定套的顶部与所述拉线固定套一体成型有一个防脱倒扣,所述拉线固定套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内开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拉线固定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开拉手上,所述拉线固定套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时,十字凸筋刚好卡入十字槽内,防脱倒扣刚好扣接于限位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防止拉线固定套的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开拉线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型内开拉线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汽车的内开拉线的拉线固定套一般是过盈配合与内开拉手底座的安装孔上或者通过焊接于与内开拉手底座上,上诉两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过盈配合固定安装于内开拉手底座上时,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当拉线固定套变形时,拉线固定套容易从安装孔中脱出,从而导致内开失效的情况,影响用户体验;2)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拉线固定套安装于内开拉手底座上时,当拉线固定套损坏时,难以进行更换,需要进行脱焊,重新焊接新的更换件,操作繁琐,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内开拉线固定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拉线固定套与内开拉手底座之间的装配结构不合理,当拉线固定套变形后,容易脱落,造成内开失效的情况,以及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拉线固定套安装于内开拉手底座上时,在拉线固定套损坏时,难以进行更换,维修耗时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内开拉线固定结构,包括内开拉手、内开拉线、拉线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开拉线固定结构,包括内开拉手(1)、内开拉线(2)、拉线固定套(3)及内开拉手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拉手底座(4)靠近所述内开拉手(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沿其周向开设有一个十字槽(6),所述安装孔(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块(7),所述拉线固定套(3)的一侧与所述拉线固定套(3)一体成型有与所述十字槽(6)匹配的十字凸筋(8),所述拉线固定套(3)的顶部与所述拉线固定套(3)一体成型有一个防脱倒扣(9),所述拉线固定套(3)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安装孔(5)内,所述内开拉线(2)的一端穿过所述拉线固定套(3)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开拉手(1)上,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开拉线固定结构,包括内开拉手(1)、内开拉线(2)、拉线固定套(3)及内开拉手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拉手底座(4)靠近所述内开拉手(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沿其周向开设有一个十字槽(6),所述安装孔(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块(7),所述拉线固定套(3)的一侧与所述拉线固定套(3)一体成型有与所述十字槽(6)匹配的十字凸筋(8),所述拉线固定套(3)的顶部与所述拉线固定套(3)一体成型有一个防脱倒扣(9),所述拉线固定套(3)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安装孔(5)内,所述内开拉线(2)的一端穿过所述拉线固定套(3)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开拉手(1)上,所述拉线固定套(3)安装于所述安装孔(5)内时,所述十字凸筋(8)刚好卡入所述十字槽(6)内,所述防脱倒扣(9)刚好扣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平刘安策周文华吴玉娟梁敬卫刘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