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仿生防护
,涉及一种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
技术介绍
人体负重运动中,负重过重或负重时间过长易造成身体疲劳,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肌骨损伤,负重系统对于减轻背部肌肉压力、降低负重疲劳起到重要作用。躯干是负重传递的核心部位,目前市场上提供了一类用于保护躯干的背负系统,这类背负系统多为一体式设计,具有较高的传力效率,可以起到压力分散作用,但是适体性差、运动灵活性不足,表现为:1)适体性差:与脊柱生理曲线贴合度不佳,局部压力过高;2)灵活性差:自由度远远不足,限制躯干屈伸、转体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因背负系统为一体式设计,导致适体性差、运动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包括弹力绳、两个线鞘以及椎体支架组,所述椎体支架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坐套连接的肩部椎体支架、第一组中段椎体支架、胸部椎体支架、第二组中段椎体支架和腰部连接支架,其中:所述椎体支架组的中心贯穿有所述弹力绳,以紧密连接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包括弹力绳、两个线鞘以及椎体支架组,所述椎体支架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坐套连接的肩部椎体支架、第一组中段椎体支架、胸部椎体支架、第二组中段椎体支架和腰部连接支架,其中:/n所述椎体支架组的中心贯穿有所述弹力绳,以紧密连接所述椎体支架组中的各个椎体支架;/n所述椎体支架组的中心两侧分别贯穿有两个所述线鞘,以控制所述椎体支架组中各个椎体支架的旋转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包括弹力绳、两个线鞘以及椎体支架组,所述椎体支架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坐套连接的肩部椎体支架、第一组中段椎体支架、胸部椎体支架、第二组中段椎体支架和腰部连接支架,其中:
所述椎体支架组的中心贯穿有所述弹力绳,以紧密连接所述椎体支架组中的各个椎体支架;
所述椎体支架组的中心两侧分别贯穿有两个所述线鞘,以控制所述椎体支架组中各个椎体支架的旋转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椎体支架为一个,所述肩部椎体支架的主体结构为椭圆形承载单元,所述肩部椎体支架的主体结构中形成有并排的三个贯穿通孔,中间的贯穿通孔用于贯穿所述弹力绳,两侧的两个贯穿通孔分别用于贯穿两个所述线鞘;
所述肩部椎体支架的主体结构的两侧伸出扁平侧翼,上部伸出肩部承载翼,下部形成有椎形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椎体支架的扁平侧翼上形成有均匀分布的三角镂空孔;
所述肩部椎体支架的肩部承载翼的中部为三角镂空孔,两端形成有肩带固定孔槽,以用于固定肩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柔性脊柱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中段椎体支架和所述第二组中段椎体支架均包含若干个中段椎体支架;
每个中段椎体支架的主体结构为椭圆形承载单元,所述中段椎体支架的主体结构中形成并排的三个贯穿通孔,中间的贯穿通孔用于贯穿所述弹力绳,两侧的两个贯穿通孔分别用于贯穿两个所述线鞘;
技术研发人员:骆丹媚,张利剑,刘昊,王道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