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引射外涵空气降低航空发动机气膜冷气温度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901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引射外涵空气降低航空发动机气膜冷气温度的系统,包括高压冷却工质存储容器;缓冲混合室;设于发动机外涵道壁面的抽吸口;设于缓冲混合室出口管路上的气膜冷气注入口,分别与发动机的后部热端部件的气膜冷气进口连通;引射器,其高压、低压进口和出口经管路分别与高压冷却工质存储容器、抽吸口和缓冲混合室连通,且在连通高压冷却工质存储容器出口与引射器高压进口的管路上设有调节阀和压力与温度传感器,在连通引射器低压进口与抽气口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与调节阀、压力与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第一控制器;以及与电磁阀连接的第二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引射器,仅需常温冷却工质即可实现对发动机后部热端部件的冷却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射外涵空气降低航空发动机气膜冷气温度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内热端部件的气膜冷气的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飞机红外隐身是未来先进航空飞行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主要的红外信号发射源部位包括发动机的热部件、喷口的排气羽流和飞机的机身。因此,目前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遮盖发动机的发热部件、冷却排气、缩小羽流及采用低辐射的表面涂层抑制红外信号。来自飞机后端的红外信号主要由发动机的“热部件”,即喷管中心体、内壁和低压涡轮的后端面造成,这些零组件的温度在450~700℃之间。特别是在发动机处于加力状态时,加力燃烧室极大地扩大了排气羽流,排气管的温度翻倍,后机身温度大幅提升,这些影响可以使红外信号水平增大近10倍。为了达到全频隐身的效果,四代、五代隐身战机普遍都采取了比较全面的红外隐身增强措施。如F-22隐形战机除采用较扁平的二元矩形喷口增加冷空气掺混冷却效果外,还在尾喷口结构中增加了喷口强制制冷系统(携带液氮),可以在被红外制导导弹咬尾跟踪时,择机短时强制制冷,并结合红外诱饵和大过载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射外涵空气降低航空发动机气膜冷气温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高压冷却工质存储容器,设置于飞行器内部、发动机外部;/n缓冲混合室,设置于飞行器内部、发动机外部;/n抽吸口,开设于发动机的外涵道壁面;/n气膜冷气注入口,设于所述缓冲混合室的出口管路上,该气膜冷气注入口分别与发动机的后部热端部件的气膜冷气进口连通,且在连通所述气膜冷气注入口与所述缓冲混合室出口的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n引射器,该引射器混合段的截面积与喉部截面积之比大于10;所述引射器的高压进口、低压进口和出口经管路分别与所述高压冷却工质存储容器、所述抽吸口和所述缓冲混合室连通,且在连通所述高压冷却工质存储容器出口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射外涵空气降低航空发动机气膜冷气温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冷却工质存储容器,设置于飞行器内部、发动机外部;
缓冲混合室,设置于飞行器内部、发动机外部;
抽吸口,开设于发动机的外涵道壁面;
气膜冷气注入口,设于所述缓冲混合室的出口管路上,该气膜冷气注入口分别与发动机的后部热端部件的气膜冷气进口连通,且在连通所述气膜冷气注入口与所述缓冲混合室出口的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引射器,该引射器混合段的截面积与喉部截面积之比大于10;所述引射器的高压进口、低压进口和出口经管路分别与所述高压冷却工质存储容器、所述抽吸口和所述缓冲混合室连通,且在连通所述高压冷却工质存储容器出口与所述引射器高压进口的管路上设有第一调节阀和压力与温度传感器,在连通所述引射器低压进口与所述抽气口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调节阀、所述压力与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各传感器的测量值控制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开度;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各传感器的测量值控制所述第一调节阀开度的具体过程如下:
设所述缓冲混合室出口的温度阈值为T0和所述引射器喉部的工作流质量流量阈值为G0;首先判断所述第一调节阀的调节方向:若测量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高于T0,则增大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否则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银海姜培学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