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93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包括外开把手手柄、外开把手固定座以及端盖,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和端盖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在车门外板上的固定孔,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和端盖间隔相对设置,所述外开把手手柄的一端与外开把手固定座铰接相连,外开把手手柄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伸出用于与车门上的外开拉杆相连的手柄端头,端盖上对应手柄端头设有端盖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外开把手底座结构Y向尺寸减小了55%,布置空间需求小,改善乘员内部空间,提高乘员舒适性,有利于造型发挥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门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需求及政策导向,低速电动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国家对低速电动车即将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其中一项是对低速电动车的Y向车宽的进行了限制,但车内乘员的乘坐空间又没降低要求,在此双重挤压下,寻求解决办法开始聚焦在车门附件结构上,其中外开把手Y向结构尺寸对车门布置空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有的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复杂,外开把手Y向体积大。如图8至图16所示,现有的外开把手100,包括外开把手手柄壳11、外开把手手柄本体12、端盖13、密封垫14和外开把手底座15。外开把手手柄壳11和外开把手手柄本体12通过卡接方式组成外开把手手柄111;先将密封垫14放入车门外板21外侧对应特征的凹槽内;再将外开把手手柄111的一端特征111a从车门外板21的开孔21a外侧插入,适当旋转外开把手手柄111,再将其另外一端特征111b从车门外板21的开孔21b外侧装入,直到外开把手手柄111两端平面部分与密封垫14接触为止;将外开把手底座15从车门外板内侧放入,先将外开把手手柄111的一端特征111a放入到外开把手底座15的孔15a内,旋转外开把手手柄111,使其111a上的特征与外开把手底座15的孔15a内的特征对应;再将其另外一端特征111b放入到外开把手底座15的孔15b内;微调外开把手底座15使其上的固定孔与车门外板21上的固定孔对应,然后通过紧固件22将外开把手底座15固定到车门外板21上,最后将端盖13卡入到外开把手底座对应的位置;外开把手装配到车门外板上后,手握在外开手柄上向外施加拉力,外开把手手柄111一端111a的一侧绕着外开把手底座15上的凹槽15c旋转,另一侧绕着外开把手底座15上的平面15d滑动;外开把手底座15上的平衡块15e一端与外开把手手柄111端头111b关联,平衡块另一端连接外开拉杆23。在外力作用下,外开把手手柄111端头111b向外移动,从而带动平衡块15e绕着旋转轴转动,平衡块15e的转动驱动外开拉杆23的运动,外开拉杆23连接着侧门锁的开启结构,从而实现汽车车门开启功能。现有外开把手Y向体积大,占用车门内部布置空间,影响乘员空间,舒适性差,并且影响造型发挥;结构比较复杂,重量大,零部件较多,模具成本高;装配复杂,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以达到外开把手Y向结构尺寸小,便于布置安装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包括外开把手手柄、外开把手固定座以及端盖,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和端盖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在车门外板上的固定孔,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和端盖间隔相对设置,所述外开把手手柄的一端与外开把手固定座铰接相连,外开把手手柄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伸出用于与车门上的外开拉杆相连的手柄端头,端盖上对应手柄端头设有端盖孔。进一步的,所述外开把手手柄的一端内侧设有折弯部,折弯部与外开把手固定座通过旋转轴相连。所述外开把手手柄的另一端内侧设有缺口,手柄端头的外端设在缺口处。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为与外开把手手柄一端折弯部形状相适配的折弯结构。所述外开把手手柄一端折弯部的端部设有端头槽,端头槽位于外开把手固定座中。所述端盖上对应外开把手手柄另一端缺口设有相适配的凹槽,端盖孔设在凹槽内。所述端盖的内侧铰接有平衡块,平衡块的一端与手柄端头相关联,平衡块的另一端与外开拉杆相关联。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包括与折弯部相连的铰接部和与车门外板相连的固定部,铰接部和固定部之间通过弧形部相连,铰接部靠车门外板侧设置,固定部靠把手手柄侧设置,固定部上设有用于与车门外板相连的螺纹孔。所述平衡块靠端盖内侧一边设置。所述平衡块的一端与手柄端头之间活动连接,平衡块的另一端与外开拉杆铰接相连。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外开把手底座结构Y向尺寸减小了55%,布置空间需求小,改善乘员内部空间,提高乘员舒适性;2、本专利技术外开把手Y向结构尺寸小,布置空间需求小,有利于造型发挥空间;3、外开把手结构简单,尺寸小、零件少,大幅降低模具成本低;4、重量减轻50.5%,成本显著降低;零件少,拆装方便,可集成供货,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把手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把手手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把手安装在车门外板上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把手结构侧面示意图。图5为沿图4中A-A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把手拉起示意图。图7为沿图6中B-B示意图。图8为现有把手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把手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0为现有把手手柄分解示意图。图11为现有把手安装在车门外板上分解示意图。图12为现有手柄和底座装配示意图。图13为现有把手侧面示意图。图14沿图13中C-C示意图。图15现有把手拉起示意图。图16为沿图15中D-D示意图。图中:333.外开把手、333a.把手端头Ⅰ、333b.把手端头Ⅱ、31.外开把手手柄、31a.端头槽、31b.手柄端头、32.外开把手固定座、32a.旋转轴、33.端盖、33a.平衡块、33b.端盖孔、34.密封垫、41.车门外板、41a.安装孔Ⅰ、41b.安装孔Ⅱ、42.标准件、43.外开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该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包括外开把手手柄、外开把手固定座以及端盖,外开把手固定座和端盖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在车门外板上的固定孔,外开把手固定座和端盖间隔相对设置,外开把手手柄的一端与外开把手固定座铰接相连,外开把手手柄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伸出用于与车门上的外开拉杆相连的手柄端头,端盖上对应手柄端头设有端盖孔。外开把手手柄的一端内侧设有折弯部,折弯部与外开把手固定座通过旋转轴相连;外开把手固定座为与外开把手手柄一端折弯部形状相适配的折弯结构;外开把手手柄一端折弯部的端部设有端头槽,端头槽位于外开把手固定座中,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外开把手固定座包括与折弯部相连的铰接部和与车门外板相连的固定部,铰接部和固定部之间通过弧形部相连,铰接部靠车门外板侧设置,固定部靠把手手柄侧设置,固定部上设有用于与车门外板相连的螺纹孔,设计合理,占用空间小。外开把手手柄的另一端内侧设有缺口,手柄端头的外端设在缺口处;端盖上对应外开把手手柄另一端缺口设有相适配的凹槽,端盖孔设在凹槽内,结构紧凑。端盖的内侧铰接有平衡块,平衡块的一端与手柄端头相关联,平衡块的另一端与外开拉杆相关联。平衡块靠端盖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包括外开把手手柄、外开把手固定座以及端盖,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和端盖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在车门外板上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和端盖间隔相对设置,所述外开把手手柄的一端与外开把手固定座铰接相连,外开把手手柄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伸出用于与车门上的外开拉杆相连的手柄端头,端盖上对应手柄端头设有端盖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包括外开把手手柄、外开把手固定座以及端盖,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和端盖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在车门外板上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和端盖间隔相对设置,所述外开把手手柄的一端与外开把手固定座铰接相连,外开把手手柄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伸出用于与车门上的外开拉杆相连的手柄端头,端盖上对应手柄端头设有端盖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把手手柄的一端内侧设有折弯部,折弯部与外开把手固定座通过旋转轴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把手手柄的另一端内侧设有缺口,手柄端头的外端设在缺口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把手固定座为与外开把手手柄一端折弯部形状相适配的折弯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车门外开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把手手柄一端折弯部的端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刘志民何林夏操陶广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