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把手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7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的车门把手以及具有其的汽车,车门把手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于机动车辆的车门外表面上的把手凹槽中,车门把手具有长条形结构,并包括面向车身外侧的内表面和与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机动车辆用户的手接触并承受作用力的受力区,受力区中设置有从内表面向外突出且彼此间隔开地分布的多个防滑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门把手和汽车,防滑筋结构能够在车门把手与使用者的手接触时起到防滑作用,以避免车门把手从使用者的手中脱落。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限位突起部,能够在使用者握持车门把手时进一步保持车门把手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把手和汽车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把手和具有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的车门上通常安装有外开车门把手,该车门把手能够被使用者握持并操作从而打开车门。然而,现有的车门把手的与使用者的手接触的各个表面通常为较光滑表面,使用者在握持车门把手时,由于接触面光滑,车门把手容易从使用者的手中脱落。尤其是在下雨或者使用者的手出汗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和具有其的汽车,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和具有其的汽车。车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筋结构,防滑筋结构能够在车门把手与使用者的手接触时起到防滑作用,以避免车门把手从使用者的手中脱落。另外,本技术的车门把手上还可以设置有限位结构,从而在使用者握持车门把手时进一步保持车门把手的稳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的车门把手,所述车门把手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于机动车辆的车门外表面上的把手凹槽中,所述车门把手具有长条形结构,并包括面向车身外侧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所述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机动车辆用户的手接触并承受作用力的受力区,所述受力区中设置有从所述内表面向外突出且彼此间隔开地分布的多个防滑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门把手的一端以能够枢转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车门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设置有从所述车门把手的内表面向外突出的大致为半圆形的限位突起部,所述限位突起部的顶端靠近所述把手凹槽的底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筋为细长条形凸起,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车门把手的纵向方向垂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受力区具有沿所述车门把手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防滑筋包括从所述第一侧边开始朝向所述第二侧边延伸并终止于距离所述第二侧边第一预定距离处的第一排防滑筋以及从所述第二侧边开始朝向所述第一侧边延伸并终止于距离所述第一侧边第二预定距离处的第二排防滑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防滑筋和所述第二排防滑筋相互交替设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定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车门外表面上设置有凹陷的把手凹槽,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方案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在所述把手凹槽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门把手的外表面与所述车门的外表面的轮廓相适应,从而使得所述车门把手的外表面能够和所述车门的外表面共同形成所述汽车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对于本技术所提供的车门把手以及汽车,车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筋结构,防滑筋结构能够在车门把手与使用者的手接触时起到防滑作用,以避免车门把手从使用者的手中脱落,防滑筋和车门把手可以具有一些具体的优选设置。另外,本技术的车门把手上还可以设置有限位结构,从而在使用者握持车门把手时进一步保持车门把手的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一部分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车门把手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车门把手的另一个视角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图3中的车门把手的内表面的示意图。部件附图标记列表:汽车1前车门2后车门3车门把手4把手凹槽5外表面41内表面42受力区43防滑筋44限位突起部45第一排防滑筋441第二排防滑筋442第一侧边461第二侧边462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技术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门把手以及具有该车门把手的汽车。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1的一部分,图2至图4示出了该汽车1上安装的车门把手4。参考图1和图2,汽车1具有前车门2和后车门3,前车门2和后车门3的车门外表面上设置有凹陷的把手凹槽5,车门把手4安装在把手凹槽5内。并且,车门把手4的外表面41与车门的外表面41的轮廓相适应,从而使得车门把手4的外表面41能够和车门的外表面41共同形成汽车1的外表面41的一部分。例如,汽车1的外表面41可以为平面,那么车门把手4的外表面41则和车门的外表面41平齐;汽车1的外表面41可以具有弧度,那么车门把手4的外表面41则平滑过渡到车门的外表面41。车门把手4具有长条形结构,其纵向一端以能够枢转的方式可拆卸地与车门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参考图4,该长条形的延伸方向为其纵向方向,该长条形的宽度方向为其横向方向。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可拆卸”指的是在生产以及维修过程中,车门把手4能够从车门上拆卸下来,而在正常使用中,车门把手4无法从车门上脱离。参考图2-图3,车门把手4具有面向车身的内表面42和与内表面42相对的外表面41。其中,内表面42上形成有用于与汽车1用户的手接触并承受作用力的受力区43,为了增大汽车1用户的手与受力区43之间的摩擦,在受力区43上设置有从内表面42处突出且彼此间隔开地分布的多个防滑筋44。防滑筋44可以具有各种设计。优选地,防滑筋44可以为细长条凸起,且防滑筋44的延伸方向与车门把手4的纵向方向垂直。同样优选地,防滑筋44可以为交替设置的两排。更具体地,受力区43具有沿车门把手4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461和第二侧边462,第一排防滑筋441从第一侧边461开始朝向第二侧边462延伸并终止于距离第二侧边462第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第二排防滑筋442从第二侧边462开始朝向第一侧边461延伸并终止于距离第一侧边461第二预定距离处。也就是说,第一排防滑筋441与第二侧边462之间存在间隔,第二排防滑筋442与第一侧边461之间存在间隔。优选地,第一预定距离等于第二预定距离,即第一排防滑筋441与第二侧边46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排防滑筋442与第一侧边461之间的距离。更优选地,车门把手4的自由端设置有从车门把手4的内表面42向外突出的大致为半圆形的限位突起部45,限位突起部45的顶端靠近把手凹槽5的底面。限位突起部45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汽车1用户握持车门把手4时的稳定性,以进一步避免车门把手4从汽车1用户的手中脱落。对于本技术所提供的车门把手以及汽车,车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筋结构,防滑筋结构能够在车门把手与使用者的手接触时起到防滑作用,以避免车门把手从使用者的手中脱落,防滑筋和车门把手可以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把手,所述车门把手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于机动车辆的车门外表面上的把手凹槽中,所述车门把手具有长条形结构,并包括面向车身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n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机动车辆用户的手接触并承受作用力的受力区,所述受力区中设置有从所述内表面向外突出且彼此间隔开地分布的多个防滑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把手,所述车门把手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于机动车辆的车门外表面上的把手凹槽中,所述车门把手具有长条形结构,并包括面向车身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机动车辆用户的手接触并承受作用力的受力区,所述受力区中设置有从所述内表面向外突出且彼此间隔开地分布的多个防滑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的一端以能够枢转的方式与所述车门相连,其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设置有从所述车门把手的内表面向外突出的大致半圆形的限位突起部,所述限位突起部的顶端靠近所述把手凹槽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筋为细长条形凸起,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车门把手的纵向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区具有沿所述车门把手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学川
申请(专利权)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