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花园土壤分层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876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花园土壤分层铺设方法,以黄沙、石子、格栅为蓄水层,以给排水管和吸水棉棒为土壤给排水设施,形成分层结构的屋顶花园土壤结构,主要步骤为:首先屋顶做坡和防水处理,并铺隔根层,其次是铺设给排水管、黄沙和格栅、石子层,最后根据土层厚度,设置吸水棉棒,填充土壤,使棉棒直立于土壤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黄沙、石子层能够蓄积雨水和旱季人工补充的水分,利用给水管和吸水棉棒,把蓄积于地下的水分吸收到土壤表层,利于植物吸收。人工地下补充水分可以减少水的蒸腾和过度灌水的浪费,并可以通过补充水分的过程中补充肥料,满足植物的生长发育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花园土壤分层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应用
,涉及一种屋顶花园的土壤结构层的做法及屋顶花园蓄水、供水的应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屋顶花园土壤分层铺设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迫切要求,城市园林绿地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城市绿地面积是有限的,因此有效的利用城市各种空间界面进行绿化,是未来城市园林绿地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城市建筑屋顶作为城市的第五立面,面积约占城市面积的20%,如果充分做好屋顶做绿化,将可以大幅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近几年随着海绵城市思想的提出,屋顶花园成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屋顶花园建成的管理是维持花园景观和保证花园生态效益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花园是在屋顶上,比地面上的绿地管理存在巨大的差异。特别是水肥的管理,地面的花园因为植物生长在土地上,能够从土地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屋顶花园只有薄薄的一层种植土,很难保证水肥的持续供应;另外屋顶花园在楼顶上,不方便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所以在屋顶花园的水肥供应、日常管理等方面,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天然降雨和浇灌用水,达到节约水资源,满足水肥需求,减少浇灌频次,降低工作强度等是屋顶花园建设焦点。现有屋顶花园水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喷灌、滴管、微喷等技术方法解决屋顶花园的浇灌问题。在屋顶花园天然雨水利用方面,主要是通过雨水收集,再通过多级过滤、净化后,通过灌溉的方法返回屋顶花园,达到雨水的收集、利用的目的。现有技术的缺点:1、成本高:现有屋顶花园水管理技术需要专用的设备和管道,特别是喷灌技术要求水质和设备都要具有相当的标准,增加建设成本。2、后期维护管理麻烦:屋顶花园的喷灌设备由于水中杂质的影响、管道的老化等原因,在几年后往往会出现喷嘴堵塞、管道破裂、压力不足、浇灌面积减小等各种问题,给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惑,需要不定期检修或者更换设备设施时,投资大,施工工程量大。3、雨水收集利用的方法因为有多级过滤,所以很难保证水质的清洁和水中矿物质的含量,对后期浇灌设备会造成较大影响,同样是一种投资较大,后期管理维护繁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屋顶花园土壤分层铺设的方法,该方法材料易得,简便易行,运行效率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铺设的屋顶花园结构层能够在雨天经过土壤的渗透作用,将雨水蓄积于黄沙和石子蓄水层;在旱季,通过连接补水系统,通过地下给土壤补充水分。本专利技术铺设的屋顶花园结构层能够通过吸水棉棒,将屋顶花园蓄水层的水自动吸收到植物根系生长的种植土层,增加植物的土壤含水量,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本专利技术铺设的屋顶花园结构层能够进行土壤的水、肥补充:在蓄水层中埋设给排水管和吸水棉棒,能够把补充到蓄水层的水分和添加了营养成分的水分运送到土壤层,满足植物对水、肥料的需求;本专利技术铺设的屋顶花园结构层能够节约水:地下补水,减少了水分在空气中的蒸发和由于漫灌造成的水流失,节约水资源。本专利技术铺设的屋顶花园结构层能够通过自动的吸收水分,减少人工的管理,因此可有效的结余管理成本。本专利技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屋顶花园土壤分层铺设的方法,以黄沙,石子、PVC格栅、给排水管、吸水管等为主要材料,通过分层铺设,构建自吸水、能蓄水的屋顶花园的土壤结构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屋顶找坡,不少于2%,刷三层防水涂料,做防水处理;步骤(2):防水层上铺设隔根层1-2层;步骤(3):隔根层上铺设厚度20-70mm黄沙,做保护层;步骤(4):黄沙保护层上铺设PVC补水管,主管管径80-100mm,支管管径50-60mm,支管水平间距1000-1200mm;支管上水平对开直径10-15mm两孔,孔间距500-600mm,并包裹透水土工布,作为渗水孔;步骤(5):铺设厚度不高于40mm黄沙做蓄水层;步骤(6):铺设PVC格栅,格栅孔径φ150-200mm,高150-200mm,格栅内填充φ6-8mm石子;步骤(7):格栅上铺设透水土工布1层;步骤(8):透水土工布每隔1000-1200mm扎孔,插入直径40-50mm吸水棉棒,下端至细沙层,上端距离种植土上表面200-300mm,种植土厚度根据栽种植物的种类确定;步骤(9):覆盖种植土,使吸水棉棒直立于土壤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中水平铺设PVC补水管,主管管径80-100mm;支管管道间距为1000-1200mm,管径为50-60mm,支管上水平对开直径10-15mm孔,孔间距500-600mm,并包裹透水土工布。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6)中格栅孔径为φ150-200mm,高150-200mmPVC格栅,格栅中填充的石子为φ6-8mm。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7)中格栅上铺透水土工布1层。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8)中透水土工布扎孔,插入直径40-50mm的吸水棉棒,间距为1000-1200mm,下端深入黄沙层,上端低于地表面200-300mm。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9)中吸水棉棒直立于土壤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以黄沙、石子、格栅构建蓄水层,以给排水管和吸水棉棒为输水装置构建利于水分和肥料管理的屋顶花园土壤结构层。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中黄沙和石子、格栅等材料易得,方法工艺简单,蓄水能力强,便于施工。2.本方法构建的屋顶花园土壤结构能够自主的吸收蓄水层的水分,运送到土壤层,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在水分过多时,就停止运送,因此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3.本方法构建的屋顶花园土壤结构层,不仅能运动水分,还能运送融入水分的营养物质,满足植物对水肥的需求。4.本方法构建的屋顶花园土壤结构层能够通过减少水分的损失,节约水资源,能够通过自主的水肥管理,减少管理成本。5.该方法材料易得,简便易行,降低屋顶花园的管理成本,利于屋顶花园的维护和管理,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屋顶花园土层结构图:1隔根层,2保护层,3蓄水层,4PVC格栅,5种植土层,6透水土工布,7吸水棉棒,8补水主管,9补水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屋顶花园土壤分层铺设的方法,以黄沙,石子、PVC格栅、给排水管、吸水管等为主要材料,通过分层铺设,构建自吸水、能蓄水的屋顶花园的土壤结构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屋顶找坡,不少于2%,刷三层防水涂料,做防水处理;步骤(2):防水层上铺设隔根层1-2层;步骤(3):隔根层上铺设20-30mm厚黄沙,做保护层;步骤(4):黄沙保护层上铺设PVC补水管,主管管径80-100mm,支管管径50-60mm,支管水平间距1000-1200mm;支管上水平对开直径10-15mm两孔,孔间距500-600mm,并包裹透水土工布,作为渗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花园土壤分层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黄沙,石子、PVC格栅、给排水管、吸水管为主要材料,通过分层铺设,构建自吸水、能蓄水的屋顶花园的土壤结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屋顶找坡,防水处理;/n步骤(2):防水层上铺设隔根层;/n步骤(3):隔根层上铺设厚度不低于20mm黄沙,做保护层;/n步骤(4):保护层上铺设PVC补水管,支管上水平对开直径10-15mm两孔,孔间距500-600mm,并包裹透水土工布,作为渗水孔;/n步骤(5):铺设厚度不高于40mm黄沙做蓄水层;/n步骤(6):铺设PVC格栅,格栅内填充石子;/n步骤(7):格栅上铺设透水土工布;/n步骤(8):透水土工布每隔1000-1200mm扎孔,插入吸水棉棒,下端至细沙层,上端距离种植土上表面200-300mm,种植土厚度根据栽种植物的种类确定;/n步骤(9):覆盖种植土,使吸水棉棒直立于土壤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花园土壤分层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黄沙,石子、PVC格栅、给排水管、吸水管为主要材料,通过分层铺设,构建自吸水、能蓄水的屋顶花园的土壤结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屋顶找坡,防水处理;
步骤(2):防水层上铺设隔根层;
步骤(3):隔根层上铺设厚度不低于20mm黄沙,做保护层;
步骤(4):保护层上铺设PVC补水管,支管上水平对开直径10-15mm两孔,孔间距500-600mm,并包裹透水土工布,作为渗水孔;
步骤(5):铺设厚度不高于40mm黄沙做蓄水层;
步骤(6):铺设PVC格栅,格栅内填充石子;
步骤(7):格栅上铺设透水土工布;
步骤(8):透水土工布每隔1000-1200mm扎孔,插入吸水棉棒,下端至细沙层,上端距离种植土上表面200-300mm,种植土厚度根据栽种植物的种类确定;
步骤(9):覆盖种植土,使吸水棉棒直立于土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花园土壤分层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屋顶做不少于2%的排水坡度,并做三层防水涂料的防水处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李鹏波王天润王曦付一丁祝薇雅田晨旭孙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