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在女儿墙的基层墙体内外两侧和顶部均设置保温层,所述墙体两侧设置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与墙体通过粘接层粘贴,并通过锚固件锚固;通过对女儿墙内侧、外侧和顶部的保温设置,避免了热桥效应;通过防水层的设置解决了渗水问题,保护基层墙体与保温层;通过防撞加强层的设置,避免因受到撞击,雨水进入保温层和影响女儿墙整体装饰效果;通过锚固件的设置,加强保温层与基层墙体的连接,同时保证女儿墙整体装饰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适用性广,施工过程简单,保温效果好,建筑节能效果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
本技术涉及女儿墙保温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伴随着国家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也在日益加强,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国家一项重要的节能技术。随着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提高,从而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其中外墙保温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通病:一是墙面容易开裂,这与保温板防护层的成分和施工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二保温板为非A级,导热系数大,保温效果差。非A级的保温板为了满足防火要求,外保护层厚度较大;导热系数大,为实现75%的建筑节能要求,保温板的厚度也较大,进而增加了墙体的负重。这种方式的最大弊端是无法保证墙体与保温板之间的长期牢固性,可能会因为锚固件的材质、锚固方法和粘接方式等原因,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问题,甚至造成墙体裂缝、渗漏、空鼓、保温层脱落等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在女儿墙的基层墙体内外两侧和顶部均设置保温层,所述墙体两侧设置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与墙体通过粘接层粘贴,并通过锚固件锚固,墙体上方设置有找坡层,所述找坡层顶面与所述墙体顶面成夹角设置,所述找坡层由墙外向墙内倾斜,找坡层上端面设置有防水层,避免雨水进入,影响墙体保温性能,所述防水层上端面通过粘接层粘贴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找坡层、防水层构成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女儿墙整体构造,其外涂抹抗裂砂浆;所述锚固件包括连接件与锚固钉,所述连接件贯穿保温板,贯穿端并与保温板两侧面平齐,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锚固钉贯穿连接件并嵌入墙体。进一步地,所述女儿墙上方与内侧设置有防撞加强层,防撞加强层为镀锌钢丝网和抗裂砂浆挂抹在防护面层外形成的整体层,避免重物撞击造成破坏,使女儿墙造型线条顺直美观和整体装饰效果良好。进一步地,所述防撞加强层采用镀锌钢丝网,通过与抗裂砂浆结合在防护面层外形成的整体层,避免重物撞击造成破坏,使女儿墙造型线条顺直美观和整体装饰效果良好。进一步地,所述找坡层角度为不小于5°的锐角,可以使女儿墙顶部上的雨水向女儿墙内侧快速排出,避免发生雨水渗入基础墙体和保温板之间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靠近墙体端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在保温板中,限位块外端面与保温板外端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靠近墙体一端内设置有第一卡接件,所述锚固钉杆体外围设置有第二卡接件;所述锚固钉嵌入墙体后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相互卡接。进一步地,所述抗裂砂浆内设置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进一步地,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连续完整的铺设在抗裂砂浆中,避免在女儿墙两侧保温板和顶部保温板连接处发生断裂现象,避免了雨水的渗入,保证了整体的装饰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通过对女儿墙内侧、外侧和顶部的保温设置,避免了热桥效应;通过防水层的设置解决了渗水问题,保护基层墙体与保温层;通过防撞加强层的设置,避免因受到撞击,雨水进入保温层和影响女儿墙整体装饰效果;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加强保温层与基层墙体的连接,同时保证女儿墙整体装饰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适用性广,施工过程简单,保温效果好,建筑节能效果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示意图;图2为连接件截面示意图;图3为锚固钉示意图。图中:1为墙体、2为粘接层、3为保温板、4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5为抗裂砂浆、6为找坡层、7为防水层、8为防撞加强层、9为锚固件、10为连接件、11为锚固钉、12为限位块、13为第一卡接件、14为第二卡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在女儿墙的基层墙体1内外两侧和顶部均设置保温层,所述墙体1两侧设置有保温板3,所述保温板3与墙体1通过粘接层2粘贴,并通过锚固件9锚固,墙体1上方设置有找坡层6,所述找坡层6顶面与所述墙体1顶面成夹角设置,所述找坡层6由墙外向墙内倾斜,找坡层6上端面设置有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7上端面通过粘接层2粘贴有保温板3,所述保温板3、找坡层6、防水层7构成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女儿墙整体构造,其外涂抹抗裂砂浆5;所述锚固件9包括连接件10与锚固钉11,所述连接件10贯穿保温板3,贯穿端并与保温板3两侧面平齐,所述连接件10为中空结构,所述锚固钉11贯穿连接件10并嵌入墙体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女儿墙上方与内侧设置有防撞加强层8。所述防撞加强层8采用镀锌钢丝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找坡层6角度为不小于5°的锐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0靠近墙体1端部设置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卡接在保温板3中,限位块12外端面与保温板3外端面平齐。所述连接件10靠近墙体1一端内设置有第一卡接件13,所述锚固钉11杆体外围设置有第二卡接件14;所述锚固钉11嵌入墙体1后第一卡接件13与第二卡接件14相互卡接。通过锚固件的设置,缩短固定时间,加强固定后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裂砂浆5内设置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4。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4连续完整的铺设在抗裂砂浆5中。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所指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上面仅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女儿墙的基层墙体(1)内外两侧和顶部均设置保温层,所述墙体(1)两侧设置有保温板(3),所述保温板(3)与墙体(1)通过粘接层(2)粘贴,并通过锚固件(9)锚固,墙体(1)上方设置有找坡层(6),所述找坡层(6)顶面与所述墙体(1)顶面成夹角设置,所述找坡层(6)由墙外向墙内倾斜,找坡层(6)上端面设置有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7)上端面通过粘接层(2)粘贴有保温板(3),所述保温板(3)、找坡层(6)、防水层(7)构成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女儿墙整体构造,其外涂抹抗裂砂浆(5);所述锚固件(9)包括连接件(10)与锚固钉(11),所述连接件(10)贯穿保温板(3),贯穿端并与保温板(3)两侧面平齐,所述连接件(10)为中空结构,所述锚固钉(11)贯穿连接件(10)并嵌入墙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女儿墙的基层墙体(1)内外两侧和顶部均设置保温层,所述墙体(1)两侧设置有保温板(3),所述保温板(3)与墙体(1)通过粘接层(2)粘贴,并通过锚固件(9)锚固,墙体(1)上方设置有找坡层(6),所述找坡层(6)顶面与所述墙体(1)顶面成夹角设置,所述找坡层(6)由墙外向墙内倾斜,找坡层(6)上端面设置有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7)上端面通过粘接层(2)粘贴有保温板(3),所述保温板(3)、找坡层(6)、防水层(7)构成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女儿墙整体构造,其外涂抹抗裂砂浆(5);所述锚固件(9)包括连接件(10)与锚固钉(11),所述连接件(10)贯穿保温板(3),贯穿端并与保温板(3)两侧面平齐,所述连接件(10)为中空结构,所述锚固钉(11)贯穿连接件(10)并嵌入墙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上方与内侧设置有防撞加强层(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女儿墙全保温顶部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琮,马聪,郭京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