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绿色生态屋面,包括屋面,屋面顶部固定设有蓄水腔,蓄水腔顶部设有绿化层,绿化层四周设有女儿墙;蓄水腔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固定设有过滤装置,蓄水腔侧壁顶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连接设有排水管,蓄水腔侧壁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连接设有供水管,蓄水腔内设有吸水管,吸水管上连接设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蓄水腔和绿化层在保温隔热方面效果显著,利用天然雨水的储存和太阳能进行绿化的浇灌,无需额外能源维持系统的运转,还能将多余的水电送入建筑内使用,节能环保,绿化层的设置,从节能、降尘、保湿、隔热、隔音等各方面均有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绿色生态屋面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屋面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筑节能绿色生态屋面。
技术介绍
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一般包含混凝土现浇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排水系统及避雷措施等,目前常见的屋面在隔热保温、防水等方面大多不尽如人意,并且将雨水直接排掉,太阳能、天然雨水等资源没有做到合理利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另外,屋面占建筑很大比例的面积,若能合理利用起来,在城市绿化、节能、环保、生态、可循环、延长使用寿命和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面,将贡献很大一份力,缓解热岛效应,利用大比热容来实现温湿度的调节功能,因此一种建筑节能绿色生态屋面的出现,将改善这一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节能绿色生态屋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节能绿色生态屋面,包括屋面,所述屋面顶部固定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顶部设有绿化层,所述绿化层四周设有女儿墙;所述蓄水腔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固定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蓄水腔侧壁顶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接设有排水管,所述蓄水腔侧壁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连接设有供水管,所述蓄水腔内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上连接设有水泵;所述绿化层上设有绿化种植土层,所述绿化种植土层内设有湿度探测器、喷洒器、电磁阀,所述喷洒器与所述水泵通过洒水管道连接,所述绿化层上设有支撑柱、灯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顶部连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灯柱底部设有照明开关,所述灯柱顶部连接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绿化层上设有检修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照明开关、水泵、电磁阀、湿度探测器均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照明开关与所述照明装置电性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蓄电池与建筑电路电性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供水管与建筑供水系统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屋面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保温层、防水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蓄水腔顶部设有阻根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绿化种植土层的内部添加有机肥和绿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蓄水腔和绿化层在保温隔热方面效果显著,利用天然雨水的储存和太阳能进行绿化的浇灌,无需额外能源维持系统的运转,还能将多余的水电送入建筑内使用,节能环保,绿化层的设置,从节能、降尘、保湿、隔热、隔音等各方面均有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用状态图。图3是屋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1、屋面,2、蓄水腔,3、绿化层,4、女儿墙,5、进水口,6、过滤装置,7、溢流口,8、排水管,9、出水口,10、供水管,11、吸水管,12、水泵,13、绿化种植土层,14、湿度探测器,15、喷洒器,16、电磁阀,17、洒水管道,18、支撑柱,19、灯柱,20、蓄电池,21、太阳能电池板,22、照明开关,23、照明装置,24、基层,25、保温层,26、防水层,27、阻根层,28、检修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正面”、“背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致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点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结合附图,一种建筑节能绿色生态屋面1,包括屋面1,所述屋面1顶部固定设有蓄水腔2,所述蓄水腔2顶部设有绿化层3,所述绿化层3四周设有女儿墙4;所述蓄水腔2顶部设有进水口5,所述进水口5内固定设有过滤装置6,所述蓄水腔2侧壁顶部设有溢流口7,所述溢流口7上连接设有排水管8,所述蓄水腔2侧壁底部设有出水口9,所述出水口9上连接设有供水管10,所述蓄水腔2内设有吸水管11,所述吸水管11上连接设有水泵12;所述绿化层3上设有绿化种植土层13,所述绿化种植土层13内设有湿度探测器14、喷洒器15、电磁阀16,所述喷洒器15与所述水泵12通过洒水管道17连接,所述绿化层3上设有支撑柱18、灯柱19,所述支撑柱18顶部固定设有蓄电池20,所述蓄电池20顶部连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1,所述灯柱19底部设有照明开关22,所述灯柱19顶部连接设有照明装置23;所述绿化层上设有检修口2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1与所述蓄电池20电性连接,所述照明开关22、水泵12、电磁阀16、湿度探测器14均与所述蓄电池20电性连接,所述照明开关22与所述照明装置23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20与建筑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供水管10与建筑供水系统相连接。所述屋面1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24、保温层25、防水层26。所述蓄水腔2顶部设有阻根层27。所述绿化种植土层13的内部添加有机肥和绿肥。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根据湿度探测器的监测和指令,使得电磁阀自动开关,进行绿化的灌溉,蓄水腔内的存水经过过滤后,通过供水管直接进入建筑供水系统,能够直接作为建筑内生活用水,如遇连续降水,溢流孔所连接的排水管,可以将多余雨水导入市政排水管道,半封闭的蓄水腔内如需检修,工作人员可从检修口进入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节能绿色生态屋面,包括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顶部固定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顶部设有绿化层,所述绿化层四周设有女儿墙;/n所述蓄水腔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固定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蓄水腔侧壁顶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接设有排水管,所述蓄水腔侧壁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连接设有供水管,所述蓄水腔内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上连接设有水泵;/n所述绿化层上设有绿化种植土层,所述绿化种植土层内设有湿度探测器、喷洒器、电磁阀,所述喷洒器与所述水泵通过洒水管道连接,所述绿化层上设有支撑柱、灯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顶部连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灯柱底部设有照明开关,所述灯柱顶部连接设有照明装置;/n所述绿化层上设有检修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绿色生态屋面,包括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顶部固定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顶部设有绿化层,所述绿化层四周设有女儿墙;
所述蓄水腔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固定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蓄水腔侧壁顶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接设有排水管,所述蓄水腔侧壁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连接设有供水管,所述蓄水腔内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上连接设有水泵;
所述绿化层上设有绿化种植土层,所述绿化种植土层内设有湿度探测器、喷洒器、电磁阀,所述喷洒器与所述水泵通过洒水管道连接,所述绿化层上设有支撑柱、灯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顶部连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灯柱底部设有照明开关,所述灯柱顶部连接设有照明装置;
所述绿化层上设有检修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曼,耿磊,
申请(专利权)人:殷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