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66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包括车框和安装结构,车框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在通过向按压板用力时,支撑柱的一端触发往复触点,往复触点通过触点复位弹簧,带动单棘轮齿做往复运动,实现按压板按压开合的效果,便于维修与安装,通过将双棘轮齿与单棘轮齿斜面角度互补,并且与双棘轮齿的卡沟贴合,避免卡沟脱槽,提高安装结构的可实用性,通过将变速器放置台呈N型设置,N型拱起的一侧为空气室,在石子较多的路段,可较好的提供一层空气缓冲,避免变速器被石子迸溅划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框架
,具体为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
技术介绍
车架一般由纵梁和横梁组成。其形式主要有边梁式和中梁式两种,边梁式车架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或者焊接法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现如今汽车车身框架,不便安装变速器,导致维修更换较为麻烦,并且,部分变速器安装在汽车底盘,在石子较多的路段,易造成迸溅,损坏变速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解决汽车车身框架不便安装变速器,导致维修更换较为麻烦,并且,部分变速器安装在汽车底盘,在石子较多的路段,易造成迸溅,损坏变速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包括车框和安装结构,车框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在通过向按压板用力时,支撑柱的一端触发往复触点,往复触点通过触点复位弹簧,带动单棘轮齿做往复运动,实现按压板按压开合的效果,便于维修与安装,通过将双棘轮齿与单棘轮齿斜面角度互补,并且与双棘轮齿的卡沟贴合,避免卡沟脱槽,提高安装结构的可实用性,通过将变速器放置台呈N型设置,N型拱起的一侧为空气室,在石子较多的路段,可较好的提供一层空气缓冲,避免变速器被石子迸溅划伤,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车身框架不便安装变速器,导致维修更换较为麻烦,并且,部分变速器安装在汽车底盘,在石子较多的路段,易造成迸溅,损坏变速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包括车框和安装结构,车框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车框设置有底梁、第一横梁总成、第二横梁总成和前梁,底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横梁总成,第一横梁总成的同侧设置有第二横梁总成,第二横梁总成的同侧设置有前梁;所述安装结构设置有底部加强板、开合结构和变速器放置台,底部加强板的中部安装有开合结构,底部加强板的上端安装有变速器放置台。优选的,所述前梁设置有安装工位、前保险杠和接连桥,前梁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工位,安装工位的两端通过前保险杠连接,前保险杠通过接连桥与前梁连接。优选的,所述开合结构设置有按压板、棘轮组件和运动组件,按压板的一周设置有棘轮组件,按压板的四件安装有运动组件,棘轮组件与运动组件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棘轮组件设置有双棘轮齿和卡沟,棘轮组件的内壁设置有双棘轮齿,双棘轮齿之间设置有卡沟。优选的,所述运动组件设置有支撑柱、复位弹簧、往复触点、触点复位弹簧、卡座和单棘轮齿,支撑柱的外侧安装有复位弹簧,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往复触点,往复触点的一端安装有触点复位弹簧,触点复位弹簧安装在卡座的内部,卡座外表面设置有单棘轮齿。优选的,所述双棘轮齿与单棘轮齿设置的斜面角度互补,并且单棘轮齿的斜面与卡沟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变速器放置台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室,并且变速器放置台呈N型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在通过向按压板用力时,支撑柱的一端触发往复触点,往复触点通过触点复位弹簧,带动单棘轮齿做往复运动,实现按压板按压开合的效果,便于维修与安装。2.本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通过将双棘轮齿与单棘轮齿斜面角度互补,并且与双棘轮齿的卡沟贴合,避免卡沟脱槽,提高安装结构的可实用性。3.本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通过将变速器放置台呈N型设置,N型拱起的一侧为空气室,在石子较多的路段,可较好的提供一层空气缓冲,避免变速器被石子迸溅划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按压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运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框;11、底梁;12、第一横梁总成;13、第二横梁总成;14、前梁;141、安装工位;142、前保险杠;143、接连桥;2、安装结构;21、底部加强板;22、开合结构;221、按压板;222、棘轮组件;2221、双棘轮齿;2222、卡沟;223、运动组件;2231、支撑柱;2232、复位弹簧;2233、往复触点;2234、触点复位弹簧;2235、卡座;2236、单棘轮齿;23、变速器放置台;231、空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包括车框1和安装结构2,车框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2,车框1设置有底梁11、第一横梁总成12、第二横梁总成13和前梁14,底梁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横梁总成12,第一横梁总成12的同侧设置有第二横梁总成13,第二横梁总成13的同侧设置有前梁14,前梁14设置有安装工位141、前保险杠142和接连桥143,前梁1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工位141,安装工位141的两端通过前保险杠142连接,前保险杠142通过接连桥143与前梁14连接。请参阅图2-5,安装结构2设置有底部加强板21、开合结构22和变速器放置台23,底部加强板21的中部安装有开合结构22,开合结构22设置有按压板221、棘轮组件222和运动组件223,按压板221的一周设置有棘轮组件222,棘轮组件222设置有双棘轮齿2221和卡沟2222,棘轮组件222的内壁设置有双棘轮齿2221,双棘轮齿2221之间设置有卡沟2222,按压板221的四件安装有运动组件223,运动组件223设置有支撑柱2231、复位弹簧2232、往复触点2233、触点复位弹簧2234、卡座2235和单棘轮齿2236,支撑柱2231的外侧安装有复位弹簧2232,支撑柱2231的一端设置有往复触点2233,往复触点2233的一端安装有触点复位弹簧2234,触点复位弹簧2234安装在卡座2235的内部,卡座2235外表面设置有单棘轮齿2236,双棘轮齿2221与单棘轮齿2236设置的斜面角度互补,并且单棘轮齿2236的斜面与卡沟2222相贴合,在通过向按压板221用力时,支撑柱2231的一端触发往复触点2233,往复触点2233通过触点复位弹簧2234,带动单棘轮齿2236做往复运动,实现按压板221按压开合的效果,便于维修与安装,通过将双棘轮齿2221与单棘轮齿2236斜面角度互补,并且与双棘轮齿2221的卡沟2222贴合,避免卡沟2222脱槽,提高安装结构2的可实用性,棘轮组件222与运动组件223活动连接,底部加强板21的上端安装有变速器放置台23,变速器放置台23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室231,并且变速器放置台23呈N型设置,通过将变速器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包括车框(1)和安装结构(2),车框(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框(1)设置有底梁(11)、第一横梁总成(12)、第二横梁总成(13)和前梁(14),底梁(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横梁总成(12),第一横梁总成(12)的同侧设置有第二横梁总成(13),第二横梁总成(13)的同侧设置有前梁(14);/n所述安装结构(2)设置有底部加强板(21)、开合结构(22)和变速器放置台(23),底部加强板(21)的中部安装有开合结构(22),底部加强板(21)的上端安装有变速器放置台(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包括车框(1)和安装结构(2),车框(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框(1)设置有底梁(11)、第一横梁总成(12)、第二横梁总成(13)和前梁(14),底梁(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横梁总成(12),第一横梁总成(12)的同侧设置有第二横梁总成(13),第二横梁总成(13)的同侧设置有前梁(14);
所述安装结构(2)设置有底部加强板(21)、开合结构(22)和变速器放置台(23),底部加强板(21)的中部安装有开合结构(22),底部加强板(21)的上端安装有变速器放置台(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14)设置有安装工位(141)、前保险杠(142)和接连桥(143),前梁(1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工位(141),安装工位(141)的两端通过前保险杠(142)连接,前保险杠(142)通过接连桥(143)与前梁(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变速器安装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22)设置有按压板(221)、棘轮组件(222)和运动组件(223),按压板(221)的一周设置有棘轮组件(222),按压板(221)的四件安装有运动组件(223),棘轮组件(222)与运动组件(223)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作钊罗南昌罗天生周荣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