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塞及堆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815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及堆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包括:消石灰粉仓,其设置于消石灰下料系统的顶部;螺旋给料机,其输入端与消石灰粉仓的输出端相连接;喷吹罐,其包括顶部下料口、侧部喷吹口、尾部喷吹口和尾部出料口,其中,顶部下料口与螺旋给料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压缩空气喷吹管路,其包括第一喷吹管路和第二喷吹管路;输料母管,其输入端与尾部出料口相连接;多个输料支管,其输入端分别与输料母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调质箱,其设置于消石灰下料系统的底部;以及多个防板结活塞接头,分别用于连接多个输料支管的输出端与调质箱顶部的不同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能够实现防止消石灰堵塞及堆积,从而提高了调质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堵塞及堆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废水零排放,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及堆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废水零排放装置中需要人工介入较多的系统为浓缩浆液调至系统,原因在于消石灰粉仓输料管经常下料不畅,需要人工敲打才能下料,且由于消石灰进入调质箱为单落料口,极易在调质箱液位表面某一区域堆积并逐渐扩散至整个液面表面,极易造成消石灰不能及时溶解而添加过量,造成调质箱浆液PH值无法正常调节,影响浓浆调质效果。而且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消石灰落料管极易出现消石灰板结,落料管可利用面积变小直至堵塞,极大影响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实现防止消石灰堵塞及堆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对于提高调质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及堆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及方法,其能够实现防止消石灰堵塞及堆积,从而提高调质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及堆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包括:消石灰粉仓,其设置于消石灰下料系统的顶部;螺旋给料机,其输入端与消石灰粉仓的输出端相连接;喷吹罐,其包括顶部下料口、侧部喷吹口、尾部喷吹口和尾部出料口,其中,顶部下料口与螺旋给料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压缩空气喷吹管路,其包括第一喷吹管路和第二喷吹管路,其中,第一喷吹管路通过第一喷吹阀与侧部喷吹口相连接,第二喷吹管路通过第二喷吹阀与尾部喷吹口相连接;输料母管,其输入端与尾部出料口相连接;多个输料支管,多个输料支管的输入端分别与输料母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调质箱,其设置于消石灰下料系统的底部;以及多个防板结活塞接头,多个防板结活塞接头分别用于连接多个输料支管的输出端与调质箱顶部的不同位置。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喷吹罐的侧部喷吹口与顶部下料方向的夹角为10°-45°,尾部喷吹口与尾部出料口的出料方向的夹角为10°-45°,顶部下料口管径小于喷吹罐本体的管径,且喷吹罐本体的管径小于尾部出料口管径。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防板结活塞接头包括入料管、落料管、电动活塞和密封盖,其中,电动活塞在上升时活塞底部高于入料管顶部,高出距离为1-3cm,电动活塞下降时活塞底部低于落料管底部,伸出距离为2-5cm,电动活塞与落料管的间隙为0.5-2mm,电动活塞与密封盖的间隙为0-0.5mm。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输料支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输料支管及控制阀的数量均为N个,其中,2≤N≤8,控制阀采用气动阀,输料支管均匀分布于调质箱上方。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输料母管布置在调质箱的中心上方,并在输料母管上均匀布置有输料支管接口,输料支管接口的方向与对应的防板结活塞接头的入料管的方向一致,输料支管为直管段连接,控制阀与输料母管之间的输料支管的长度为10-30cm。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消石灰粉仓和螺旋给料机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锁气器和电动插板阀。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压缩空气喷吹管路的压缩空气的压力0.3-0.8mpa,第一喷吹阀管径为DN4-DN20,第二喷吹阀管径为DN4-DN20,其中,第一喷吹阀管径小于第二喷吹阀管径。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调质箱设置有PH计,调质箱通过消石灰控制PH值,PH值控制在5-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消石灰下料系统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升防板结活塞接头的电动活塞,并确保活塞底部高于入料管顶部,打开第一输料支管上的第一控制阀;S2、打开第二喷吹阀,延时20s;S3、关闭第二喷吹阀,打开第一喷吹阀;S4、启动螺旋给料机,打开电动插板阀,启动锁气器,消石灰下料系统开始输送;S5、设置每个输料支管对应的控制阀的开启时间T,用于消石灰的输送,其中,T=1min;延时T,打开第二输料支管的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一输料支管的第一控制阀;延时T,打开第N输料支管的第N控制阀,关闭第N-1输料支管的第N-1控制阀,其中,2≤N≤8;延时T,打开第一输料支管的第一控制阀,关闭第N输料支管的第N控制阀;循环运行,直至调质箱的PH值大于6,保持当前输料支管开启状态;S6、停止锁气器,延时1min,关闭电动插板阀,延时1min,停止螺旋给料机,延时2min;S7、关闭第一喷吹阀,打开第二喷吹阀;S8、设置每个输料支管对应的控制阀的开启时间T,用于消石灰输送管路的吹扫,其中,T=0.5min;S9、多个输料支管上相应控制阀按照步骤S5运行一个循环;S10、下降电动活塞,并确保活塞底部低于落料管底部,将落料管中粘连的消石灰挤压至调质箱;以及S11、关闭第二喷吹阀,关闭各个控制阀。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消石灰的输送过程包括如下步骤:螺旋给料机将消石灰输送至喷吹罐的顶部下料口;消石灰进入喷吹罐后通过压缩空气喷吹管路中的压缩空气喷吹经第一喷吹阀输送至输料母管,通过输料母管后分别进入多个输料支管中;通过多个输料支管的相应控制阀循环控制通断,使得消石灰从调质箱顶部不同区域进入调质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防堵塞及堆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的有益效果如下:(1)下料系统喷吹罐的设置:鉴于消石灰下料管路经常出现不通畅需要人工敲打下料的现象,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基于压缩空气的喷吹装置,压缩空气喷吹管路包括第一喷吹管路和第二喷吹管路,第一喷吹管路通过第一喷吹阀与喷吹罐的侧部喷吹口相连接,第二喷吹管路通过第二喷吹阀与喷吹罐的尾部喷吹口相连接,从而利用较小流量的第一喷吹管路进行常规的消石灰粉输送,利用较大流量的第二喷吹管路用于消石灰输送管路的吹扫,能够有效避免输送管路的堵塞现象。(2)输料支管采用循环控制下料方式:由于消石灰进入调质箱为单落料口,极易在调质箱液位表面某一区域堆积并逐渐扩散至整个液面表面,极易造成消石灰不能及时溶解而添加过量,造成调质箱浆液PH值无法正常调节,影响浓浆调质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输料支管通过控制阀循环控制通断确保消石灰在调质箱顶部不同区域进入,能够促进消石灰在调质箱中的溶解,避免在调质箱浆液表面某一区域堆积。(3)设置防板结活塞接头:由于消石灰极易受潮,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消石灰落料管极易出现消石灰板结,落料管可利用面积变小直至堵塞,极大影响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防板结活塞接头,在上料时将电动活塞提升至入料管上方不影响正常落料,下料完成后通过防板结活塞接头的电动活塞将落料管中粘连的消石灰挤压至调质箱,并可长期避免落料管板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消石灰下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吹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包括输料主管、输料支管以及调质箱的局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及堆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石灰下料系统包括:/n消石灰粉仓(1),其设置于所述消石灰下料系统的顶部;/n螺旋给料机(23),其输入端与所述消石灰粉仓(1)的输出端相连接;/n喷吹罐(3),其包括顶部下料口(31)、侧部喷吹口(32)、尾部喷吹口(33)和尾部出料口(34),其中,所述顶部下料口(31)与所述螺旋给料机(23)的输出端相连接;/n压缩空气喷吹管路(7),其包括第一喷吹管路和第二喷吹管路,其中,所述第一喷吹管路通过第一喷吹阀(71)与所述侧部喷吹口(32)相连接,所述第二喷吹管路通过第二喷吹阀(72)与所述尾部喷吹口(33)相连接;/n输料母管(4),其输入端与所述尾部出料口(34)相连接;/n多个输料支管(41),多个所述输料支管(4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输料母管(4)的输出端相连接;/n调质箱(6),其设置于所述消石灰下料系统的底部;以及/n多个防板结活塞接头(5),多个所述防板结活塞接头(5)分别用于连接多个所述输料支管(41)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质箱(6)顶部的不同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及堆积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石灰下料系统包括:
消石灰粉仓(1),其设置于所述消石灰下料系统的顶部;
螺旋给料机(23),其输入端与所述消石灰粉仓(1)的输出端相连接;
喷吹罐(3),其包括顶部下料口(31)、侧部喷吹口(32)、尾部喷吹口(33)和尾部出料口(34),其中,所述顶部下料口(31)与所述螺旋给料机(23)的输出端相连接;
压缩空气喷吹管路(7),其包括第一喷吹管路和第二喷吹管路,其中,所述第一喷吹管路通过第一喷吹阀(71)与所述侧部喷吹口(32)相连接,所述第二喷吹管路通过第二喷吹阀(72)与所述尾部喷吹口(33)相连接;
输料母管(4),其输入端与所述尾部出料口(34)相连接;
多个输料支管(41),多个所述输料支管(4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输料母管(4)的输出端相连接;
调质箱(6),其设置于所述消石灰下料系统的底部;以及
多个防板结活塞接头(5),多个所述防板结活塞接头(5)分别用于连接多个所述输料支管(41)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质箱(6)顶部的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罐(3)的所述侧部喷吹口(32)与顶部下料方向的夹角为10°-45°,所述尾部喷吹口(33)与所述尾部出料口(34)的出料方向的夹角为10°-45°,顶部下料口管径小于喷吹罐本体的管径,且所述喷吹罐本体的管径小于尾部出料口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板结活塞接头(5)包括入料管(51)、落料管(52)、电动活塞(53)和密封盖(54),其中,所述电动活塞(53)在上升时活塞底部高于入料管顶部,高出距离为1-3cm,所述电动活塞(53)下降时活塞底部低于落料管底部,伸出距离为2-5cm,所述电动活塞(53)与所述落料管(52)的间隙为0.5-2mm,所述电动活塞(53)与所述密封盖(54)的间隙为0-0.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料支管(41)上均设置有控制阀(42),所述输料支管(41)及所述控制阀(42)的数量均为N个,其中,2≤N≤8,所述控制阀采用气动阀,所述输料支管(41)均匀分布于所述调质箱(6)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母管(4)布置在所述调质箱(6)的中心上方,并在所述输料母管(4)上均匀布置有输料支管接口,所述输料支管接口的方向与对应的防板结活塞接头的入料管(51)的方向一致,所述输料支管(41)为直管段连接,所述控制阀(42)与所述输料母管(4)之间的输料支管的长度为10-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石灰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石灰粉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清潘陈鸥罗志刚刘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