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上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00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上部构造,其能够高效地缓和冲击。前车顶梁(4)使长度方向沿着车宽方向延伸设置,一体地具有大致平坦的一般面(20)、在一般面(20)的前缘设置的前缘凸缘部(21)及在一般面(20)的后缘设置的后缘凸缘部(22)。在一般面(20)上设有变形促进开口(42),该变形促进开口(42)与变形开口部(40)的变形开口主体(41)连续设置并将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设定得较短。变形促进开口(42)向安装座面(30)的前侧形成为使顶点部朝向车外侧延伸设置的大致三角形状。并且,变形促进开口(42)配置在安装座面(30)的前侧,与安装座面(30)的前侧倾斜部(35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上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上部构造。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车身上部构造中,在前车顶梁的局部开设有孔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等)。在这样的构造中,在前车顶梁被施加碰撞载荷时,则孔部的周缘朝向下方凹陷变形以缓和冲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62297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现有的车身上部构造中,若设有很多开口部或将开口面积设得很大,则前车顶梁的强度降低。因此无法充分满足以良好的效率缓和碰撞载荷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缓和冲击的车身上部构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上部构造,其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前车顶梁,所述车辆上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前车顶梁设有:高刚性部;以及变形开口部,其与高刚性部在车宽方向上邻接配置,变形开口部具有:变形开口主体;以及变形促进开口,其与变形开口主体连续设置,且与变形开口主体相比将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设定得较短,变形促进开口配置在高刚性部的前侧,与高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上部构造,其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前车顶梁,所述车辆上部构造的特征在于,/n所述前车顶梁设有:/n高刚性部;以及/n变形开口部,其与所述高刚性部在车宽方向上邻接配置;/n所述变形开口部具有:变形开口主体;以及变形促进开口,其与所述变形开口主体连续设置,且与所述变形开口主体相比将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设定得较短,/n所述变形促进开口配置在所述高刚性部的前侧,与所述高刚性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4 JP 2019-1041991.一种车身上部构造,其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前车顶梁,所述车辆上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前车顶梁设有:
高刚性部;以及
变形开口部,其与所述高刚性部在车宽方向上邻接配置;
所述变形开口部具有:变形开口主体;以及变形促进开口,其与所述变形开口主体连续设置,且与所述变形开口主体相比将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设定得较短,
所述变形促进开口配置在所述高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津礼可吉田和希江原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