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靠背倾角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靠背倾角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型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座椅调角器作为汽车座椅的功能性部件,开发、投产速度也相应加快。在现有技术中,调角器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一类是采用棘轮棘爪机构原理的锁止调节机构,二类是采用行星齿轮传动原理的齿轮式调节机构,三类是采用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原理的偏心调节机构。上述三类调角器在性能上各有利弊,其中棘轮棘爪机构存在调节范围有限、强度有限、间隙大、调节精度有限等缺点;行星齿轮传动调节机构存在强度有限、间隙大、体积大等缺点;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原理的偏心调节机构传动存在传动不同心,运行不平顺以及不能用于单调等缺点。基于上述各类调角器的缺点,虽然市面上推出了采用少齿差传动的同心调角器,但是目前的同心调角器仍存在一些待优化设计的技术缺陷,如:零部件设计复杂、不便于产品装配、调角器受力分布不均匀以及支撑强度不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靠背倾角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定盘(1)和动盘(2),所述定盘(1)上具有第一内齿圈(1a)和第一装配孔(1b),动盘(2)上具有第二内齿圈(2a)和第二装配孔(2b),第一内齿圈(1a)、第一装配孔(1b)、第二内齿圈(2a)和第二装配孔(2b)的中心线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圈(1a)和第二内齿圈(2a)之间形成装配腔(s1),装配腔(s1)内安装有驱动齿轮组(3),驱动齿轮组(3)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定位环台(3a)、第一齿盘(3b)、第二齿盘(3c)和第二定位环台(3d),其中第一定位环台(3a)偏心安装在第一装配孔(1b)内,第一齿盘(3b)的齿数少于第一内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定盘(1)和动盘(2),所述定盘(1)上具有第一内齿圈(1a)和第一装配孔(1b),动盘(2)上具有第二内齿圈(2a)和第二装配孔(2b),第一内齿圈(1a)、第一装配孔(1b)、第二内齿圈(2a)和第二装配孔(2b)的中心线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圈(1a)和第二内齿圈(2a)之间形成装配腔(s1),装配腔(s1)内安装有驱动齿轮组(3),驱动齿轮组(3)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定位环台(3a)、第一齿盘(3b)、第二齿盘(3c)和第二定位环台(3d),其中第一定位环台(3a)偏心安装在第一装配孔(1b)内,第一齿盘(3b)的齿数少于第一内齿圈(1a)的齿数,且两者互相啮合,第二齿盘(3c)的齿数少于第二内齿圈(2a)的齿数,且两者互相啮合,第二定位环台(3d)偏心安装在第二装配孔(2b)内;
所述驱动齿轮组(3)具有中心过孔(3e),中心过孔(3e)内穿设有驱动轴(4),用于带动驱动齿轮组(3)偏心转动,所述第一定位环台(3a)与第一装配孔(1b)之间、以及第二定位环台(3d)与第二装配孔(2b)之间均安装有间隙消除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环台(3a)与第一装配孔(1b)之间、以及第二定位环台(3d)与第二装配孔(2b)之间均形成有偏心环槽(s2),所述间隙消除组件(5)包括环形分布在偏心环槽(s2)内的解锁块(5a)和两组弧形块(5b),其中解锁块(5a)与驱动轴(4)固接,两组所述弧形块(5b)之间设有弹性元件(5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的端部固套有连接片(5d),所述解锁块(5a)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欢,张果,辛艺,惠海岗,秦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