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魁香专利>正文

一种补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86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补胎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补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补胎装置,包括有固定定位机构、扩孔机构、胶条补孔机构和余料切割机构等;工作机床板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侧部架板、余料切割机构、第二侧部架板和操作台;操作台上方设置有运行控制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化定位查找轮胎漏气口并自动将漏气口转动定位至工作位置,对轮胎漏气口进行轮胎漏气口边沿进行处理,实现轮胎漏气口的扩大,并将补胎胶条自动穿入漏气口,并通过液体胶使其完整密封轮胎漏气口,最后将轮胎外表面露出的多余胶条进行自动化切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补胎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胎装置。
技术介绍
补胎剂是一种无毒无味不易燃不粘胎的液体,既能补胎,又能充气。补胎剂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橡胶和充气剂,ph值中性。补胎胶条是一种使用于轮胎与胎面的粘合,修补或打胶浆的一种条状胶体融合独特的耐寒耐热工艺配方,具有优良的气密性能,使修补后的轮胎能全天候适应各种道路环境,有效提高轮胎翻新的耐磨率和使用寿命,同时使翻新轮胎更加美观。目前补胎胶条常常应用于各种轮胎修补情况下,现有技术中由于轮胎的韧性较强,并且轮胎的形变力比较大,在使用胶条时往往需要对轮胎漏气孔进行人工扩口操作,扩口过程中需要人工将口扩大,并且扩大后还需要手动对漏气孔边沿进行磋磨,使轮胎的漏气孔在无形变的情况下能够容纳双层胶条,同时需要人工将胶条塞进漏气孔中,进而导致了人工对轮胎漏气孔进行扩口时需要首先通过外物对漏气孔进行外力撕扯形变开裂,人工力度控制不够精准,致使开裂口过大,磋磨后得到的漏气孔直径远远大于双层胶条的厚度,同时人工在将胶条塞入漏气孔后,胶条折叠处没有被切断,进而在将塞胶条工具抽出时将胶条再次带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胎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床板、操作台和运行控制屏,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侧部架板、第二侧部架板、固定定位机构、扩孔机构、胶条补孔机构和余料切割机构;工作机床板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侧部架板、余料切割机构、第二侧部架板和操作台;操作台上方设置有运行控制屏;余料切割机构上方与扩孔机构相连接;扩孔机构一侧与第一侧部架板相连接,并且扩孔机构另一侧与第二侧部架板相连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固定定位机构相连接;余料切割机构与胶条补孔机构相连接;胶条补孔机构与第一侧部架板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胎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床板、操作台和运行控制屏,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侧部架板、第二侧部架板、固定定位机构、扩孔机构、胶条补孔机构和余料切割机构;工作机床板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侧部架板、余料切割机构、第二侧部架板和操作台;操作台上方设置有运行控制屏;余料切割机构上方与扩孔机构相连接;扩孔机构一侧与第一侧部架板相连接,并且扩孔机构另一侧与第二侧部架板相连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固定定位机构相连接;余料切割机构与胶条补孔机构相连接;胶条补孔机构与第一侧部架板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一直线滑轨、第一电动滑座、轮胎承载板、收纳箱、第二电动滑座、第二直线滑轨、轮胎固定转动架板、充气风泵和气流检测计;第一直线滑轨上方与第一电动滑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座上方与轮胎承载板进行螺栓连接;轮胎承载板下方与第二电动滑座相连接;第二电动滑座下方与第二直线滑轨进行滑动连接;轮胎承载板上方依次设置有收纳箱、轮胎固定转动架板、充气风泵和气流检测计;第一直线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第二直线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扩孔机构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转轴杆、凸轮、第一承载架、第三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传动轮、第一长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二传动齿轮、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内螺纹移动条、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一集合板、第二弹性伸缩杆、第九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二承载架、内插杆、外套筒、第二长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二转轴杆和扩孔钻头;第一传动轮轴心与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轴杆与凸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一承载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轴心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轴心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下方与第一长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长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进行啮合;第一传动齿轮轴心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一承载架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进行啮合;第二传动齿轮轴心一侧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齿轮轴心另一侧与第一承载架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轴心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内螺纹移动条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承载架相连接;第一内螺纹移动条下方依次与第一弹性伸缩杆和第二弹性伸缩杆相连接;第一集合板上方依次与第一弹性伸缩杆和第二弹性伸缩杆相连接;第九传动轮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内螺纹移动条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承载架相连接;第一内螺纹移动条与外套筒进行套接;外套筒内侧与内插杆进行插接;内插杆下方与第二长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长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进行啮合;第三传动齿轮轴心与第二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一承载架相连接;第二转轴杆上方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长齿轮外表面下侧与第一集合板进行套接;第二长齿轮下方与扩孔钻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承载架与第二承载架相连接;第一传动轮下方与余料切割机构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胶条补孔机构包括有第四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六传动齿轮、第十传动轮、第十一传动轮、第三转轴杆、液体胶喷管和胶条控制机构;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五传动齿轮进行啮合;第五传动齿轮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五传动齿轮与第六传动齿轮进行啮合;第六传动齿轮轴心与第十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魁香
申请(专利权)人:冯魁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