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呼吸管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26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呼吸管路装置,包括管接头、主呼吸管、与主排气排痰支管和吸气支管,吸气支管内设置有阀片,吸气支管的外侧上设置有驱动阀片旋转的电机;电控呼吸管路装置还包括检测腹部呼吸运动的传感器和控制电机工作的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呼吸状态,并控制电机转动阀片封闭吸气支管或打开吸气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控呼吸管路装置,由于吸气支管的进气口靠近主呼吸管的上端口部,吸气支管的长度短,从而很大的降低了进气阻力。并且,在患者呼气及咳痰时,由于阀片将吸气支管封闭,这时气流只能从排气排痰支管排出,从而能避免痰液从吸气支管排出造成痰液向四周飞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呼吸管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控呼吸管路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或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现有技术中,对于气管切开未连接呼吸机的患者,为了防止患者咳嗽时痰液直接溅出造成气溶胶污染,会在气管切开导管末端连接呼吸回路管,咳出的痰液通过呼吸回路引流,且在呼吸回路连接纸杯用于储存痰液。若患者须进行吸痰时,也可从呼吸回路处进行吸引。但呼吸回路管的长度较大,使得患者呼吸时的进气阻力较大,而这会加重患者呼吸负荷,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心率增快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控呼吸管路装置,以解决现有呼吸回路长,呼吸阻力大,会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及心率加快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电控呼吸管路装置,其包括管接头、与管接头连接的主呼吸管和与主呼吸管连接的排气排痰支管,还包括与主呼吸管连接的吸气支管,所述吸气支管内设置有阀片,吸气支管的外侧上设置有驱动阀片旋转的电机,吸气支管的长度短于排气排痰支管,吸气支管的进气口靠近主呼吸管的上端口部;所述电控呼吸管路装置还包括检测腹部呼吸运动的传感器和控制电机工作的电控单元,传感器与电控单元连接,电控单元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呼吸状态,并控制电机转动阀片封闭吸气支管或打开吸气支管。进一步,所述传感器为贴片式压力传感器,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用于贴在患者腹部上或者贴在围于患者腰腹部的束带上。进一步,所述主呼吸管的侧面上设置有吸痰管插口,吸痰管插口上设置有密封盖。进一步,所述的电控呼吸管路装置还包括集痰瓶,所述集痰瓶的侧面设置有与排气排痰支管的末端可拆卸式连接的接口,集痰瓶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电控呼吸管路装置,其通过设置与主呼吸管连接的吸气支管,并在吸气支管中设置阀片,并通过电控单元控制电机转动阀片,在呼起状态转动阀片将吸气支管封闭,在吸气状态转动阀片打开吸气支管,由于吸气支管的进气口靠近主呼吸管的上端口部,吸气支管的长度短,使得在患者吸气时气流主要从吸气支管进入患者体内,从而很大的降低了进气阻力,解决了传统呼吸回路长,呼吸阻力大,会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及心率加快的技术问题。并且,在患者呼气及咳痰时,由于阀片将吸气支管封闭,这时气流只能从排气排痰支管排出,从而能避免痰液从吸气支管排出造成痰液向四周飞溅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电控呼吸管路装置,其排气排痰支管的末端连接有集痰瓶,方便了对痰液的收集。3、本专利技术电控呼吸管路装置,其主呼吸管的侧面上设置有吸痰管插口,使得能方便的对患者进行吸痰。附图说明图1为电控呼吸管路装置的阀片打开吸气支管的示意图;图2为电控呼吸管路装置的阀片封闭吸气支管的示意图;图3为传感器、电控单元及电机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电控呼吸管路装置的排气排痰支管连接有集痰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电控呼吸管路装置,其包括管接头1、与管接头连接的主呼吸管2和与主呼吸管连接的排气排痰支管3,还包括与主呼吸管连接的吸气支管4,所述吸气支管内设置有阀片5,吸气支管的外侧上设置有驱动阀片旋转的电机6,吸气支管的长度短于排气排痰支管,吸气支管的进气口靠近主呼吸管的上端口部。在具体实施中,吸气支管的进气口到主呼吸管的上端口部的距离优选在4cm以内。所述电控呼吸管路装置还包括检测腹部呼吸运动的传感器7和控制电机工作的电控单元8,传感器与电控单元连接,电控单元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呼吸状态,并控制电机转动阀片封闭吸气支管或打开吸气支管。本实施例中,电控单元包括控制电机的单片机和对单片机、传感器及电机供电的电池,单片机处理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电机工作,单片机的型号可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采用51单片机。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贴在围于患者腰腹部的束带上。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还可贴在患者腹部皮肤上。在患者呼气时,患者的腹部会向上运动,这时贴片式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在患者吸气时,患者的腹部会向下运动,这时贴片式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会逐渐减小。单片机通过比较贴片式压力传感器当前时刻采样信号和前一时刻采样信号的大小,得出贴片式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是在逐渐增大还在在逐渐减小,进而判断出患者是在呼气还是在吸气。在贴片式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逐渐增大过程中,表明患者在吸气,单片机控制电机将阀片转动至与吸气支管的轴向平行的状态,从而使患者吸气时气流能迅速的从吸气支管进入患者体内;在贴片式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逐渐减小过程中,表明患者在呼气,单片机控制电机将阀片转动至与吸气支管的轴向垂直的状态,从而封闭吸气支管,这时患者呼出的气流只能从排气排痰支管排出。本实施例中电控呼吸管路装置,由于吸气支管的进气口靠近主呼吸管的上端口部,吸气支管的长度短,气流从吸气支管进入吸气阻力小,解决了传统呼吸回路长,呼吸阻力大,会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及心率加快的技术问题。并且,在患者呼气及咳痰时,由于阀片将吸气支管封闭,这时气流只能从排气排痰支管排出,从而能避免痰液从吸气支管排出造成痰液向四周飞溅的问题。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主呼吸管的侧面上设置有吸痰管插口9,吸痰管插口上设置有密封盖10,本改进使得能方便的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的电控呼吸管路装置还包括集痰瓶11,所述集痰瓶的侧面设置有与排气排痰支管的末端可拆卸式连接的接口,集痰瓶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本改进方便了对排气排痰支管排出痰液的收集。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呼吸管路装置,包括管接头、与管接头连接的主呼吸管和与主呼吸管连接的排气排痰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呼吸管连接的吸气支管,所述吸气支管内设置有阀片,吸气支管的外侧上设置有驱动阀片旋转的电机,吸气支管的长度短于排气排痰支管,吸气支管的进气口靠近主呼吸管的上端口部;/n所述电控呼吸管路装置还包括检测腹部呼吸运动的传感器和控制电机工作的电控单元,传感器与电控单元连接,电控单元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呼吸状态,并控制电机转动阀片封闭吸气支管或打开吸气支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呼吸管路装置,包括管接头、与管接头连接的主呼吸管和与主呼吸管连接的排气排痰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呼吸管连接的吸气支管,所述吸气支管内设置有阀片,吸气支管的外侧上设置有驱动阀片旋转的电机,吸气支管的长度短于排气排痰支管,吸气支管的进气口靠近主呼吸管的上端口部;
所述电控呼吸管路装置还包括检测腹部呼吸运动的传感器和控制电机工作的电控单元,传感器与电控单元连接,电控单元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呼吸状态,并控制电机转动阀片封闭吸气支管或打开吸气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跃玲何娇李一诗赵倩如潘龙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