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解放专利>正文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18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一对所述半个漏斗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的锥形腔体,所述针体用于驱动所述腔体的尖端刺入患者的环甲膜且所述针体的针尖从所述尖端伸出,手术时,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与患者的环甲膜抵触,以驱动所述针体使其针尖伸出所述腔体的尖端并带动所述尖端刺穿所述环甲膜,且所述尖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通过驱动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两侧的刀刃切割所述环甲膜,实现快速通气和切开所述环甲膜,缓解缺氧,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
技术介绍
环甲膜穿刺术是在急诊情况下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的急救措施,也是临床上一种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而在紧急情况下具体操作时,大多数是用12号针头进行紧急环甲膜穿刺通气,然后等待耳鼻喉科进行气管切开术。但是由于患者气管的管腔大,以导致穿刺针头不容易固定,从而造成通气量严重不足,甚至损伤对侧的气管壁;另外由于通气不充分,使气管切开术操作更加复杂,费时费力,尤其对一些体型较胖的患者,会耗费更多时间进行手术,且患者有可能在此期间,由于严重缺氧造成脑死亡,或者是心跳停止。基于此,如何快速解决气道堵塞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快速解除气道堵塞,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两个所述半个漏斗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的锥形腔体,且所述尖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通过驱动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两侧的刀刃切割所述环甲膜。进一步,所述半个漏斗为半个圆锥形漏斗。进一步,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铰接在一所述手柄后端的固定板和固定在另一所述手柄后端的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穿插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的开口内并于所述开口滑动配合,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均布的卡槽,所述卡槽均与所述开口连通,以将所述固定螺丝与不同的卡槽配合实现固定一对所述手柄前端张开的角度。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驱动一对所述手柄的后端相互远离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手柄连接的弹簧条。进一步,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设置为向所述手柄的前端倾斜。进一步,所述尖端由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进一步,所述针体的针尖倾斜设置且与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相匹配。进一步,所述针体远离所述针尖的一端设置有针柄,且所述针体的截面积从所述针尖到所述针柄逐渐增大。进一步,所述针体内开设有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沿所述针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所述刀刃远离所述尖端的一侧逐渐向所述尖端的端部倾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结构与众不同,操作方便,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两个所述半个漏斗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的锥形腔体,所述针体用于驱动所述腔体的尖端刺入患者的环甲膜且所述针体的针尖从所述尖端伸出,手术时,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与患者的环甲膜抵触,以驱动所述针体使其针尖伸出所述腔体的尖端并带动所述尖端刺穿所述环甲膜,且所述尖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通过驱动所述手柄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两侧的刀刃切割所述环甲膜;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所述针体插入所述环甲膜实现快速通气,且通过驱动手柄的前端张开以实现快速切割所述环甲膜,并方便后续将与呼吸机连接的气管导管穿过两个所述半个漏斗之间的间隙插入患者的胸腔内,实现快速改善通气,且整个手术时间不超过2分钟,快速缓解缺氧,提高手术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1为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的俯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主视图;附图3为附图1的左视图;附图4为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中针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3中装配针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半个漏斗,2.腔体,3.手柄,4.驱动装置,5.固定板,6.固定螺丝,7.开口,8.卡槽,9.尖端,10.针柄,11.针体,12.通气孔,13.针尖,14.刀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5所示,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3,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1,具体地,一对所述手柄3上的所述半个漏斗1合起来为一个完成的漏斗,所述漏斗的直径逐渐变小且两端连通,所述半个漏斗1的大径端与所述手柄3的前端固定连接,且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两个所述半个漏斗1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11的锥形腔体2,所述针体11与所述腔体2为活动连接,所述针体11用于驱动所述锥形腔体2的尖端9刺入患者的环甲膜且所述针体11的针尖13从所述尖端9伸出,手术时,所述锥形腔体2的尖端9与患者的环甲膜附近的皮肤抵触,所述尖端9为所述半个漏斗的小径端,以驱动所述针体11使其针尖13伸出所述腔体2的尖端9并带动所述尖端9刺穿所述环甲膜,具体为,所述针尖13先刺入所述环甲膜,然后所述针体11带动所述尖端9刺入所述环甲膜,即通过所述针尖13预先在环甲膜上开孔以方便所述尖端9进入所述环甲膜,且所述尖端9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14,通过驱动所述手柄3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9两侧的刀刃14切割所述环甲膜;在具体手术过程中,首先使用爱尔碘进行快速消毒,确定环甲膜位置,并固定两侧皮肤,将所述针体11装配到所述腔体2内,且所述针尖13对准环甲膜,左手握住一对所述手柄3,右手握住所述针体11针柄10,向气管下后方用力穿破皮肤皮下,继续穿透环甲膜,且在所述针体11的带动下所述腔体2的尖端9同步刺入所述环甲膜,这时握动手柄3以张开所述手柄3的前端,使所述尖端9两侧的所述刀刃14横向切开环甲膜约10mm,并推动所述针尖13连同所述尖端9进入人体气管约5mm,然后拔除所述针体11,选择ID3.5或4.0的气管导管,并将所述气管导管经过所述腔体2尖端9的开口7插入气管,最后移除本装置,对气管进行套囊充气,连接麻醉机环路系统,整个手术即结束。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时,通过所述针体11插入所述环甲膜实现快速通气,且通过驱动手柄3的前端张开以实现快速切割所述环甲膜,并方便后续将与呼吸机连接的气管导管通过分开的两个所述半个漏斗1之间的间隙插入患者的胸腔内实现快速改善通气,整个手术时间不超过2分钟,快速缓解缺氧,提高手术效率。具体地,所述半个漏斗1为半个圆锥形漏斗,以保证一对所述半个漏斗1合并后形成的漏斗无锐边,实现降低所述半个漏斗1插入所述环甲膜的阻力,且所述半个圆锥形漏斗合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3),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1),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两个所述半个漏斗(1)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11)的锥形腔体(2),且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9)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14),通过驱动所述手柄(3)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9)两侧的所述刀刃(14)切割患者的环甲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手柄(3),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半个漏斗(1),通过驱动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相互靠近以带动两个所述半个漏斗(1)闭合形成用于容纳针体(11)的锥形腔体(2),且所述锥形腔体的尖端(9)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14),通过驱动所述手柄(3)的前端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尖端(9)两侧的所述刀刃(14)切割患者的环甲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个漏斗(1)为半个圆锥形漏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铰接在一所述手柄(3)后端的固定板(5)和固定在另一所述手柄(3)后端的固定螺丝(6),所述固定螺丝(6)穿插在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的开口(7)内并与所述开口(7)滑动配合,且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开口(7)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均布的卡槽(8),所述卡槽(8)均与所述开口(7)连通,以将所述固定螺丝(6)与不同的卡槽(8)配合实现固定一对所述手柄(3)的前端张开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甲膜快速切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一对所述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解放范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范解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