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99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其中头套及倒车模块是分开设计及涂装的,并且倒车模块的衔接块的一端接设有超音波头,另外一角度垫片夹定在该倒车模块的衔接块;该角度垫片的一面的两侧上设有不同高度的大、小钩设片,其分别抵掣在汽车后部的角度下倾或上仰的不同保险杆的内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具有组装简易、可节省涂装及工时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头套及倒车模块分开设计及涂装的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一部汽车,汽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随着汽车数量的激增,使得行车时非常拥堵,容易撞车和塞车,此外,如果想在道路边停车或倒车时,均会因后方或停车格前后周围停放其它车辆与各种障碍物而无法实现,尤其是对于那些驾驶技术并不熟练的驾驶员来说就更加困难了,经常无法准确地用目视方式估量出车与停车格周围障碍物的距离,而造成本身车辆的撞击擦碰,此外,还可能造成他人车辆或财物的损伤,还需赔偿;针对该问题,业内技术人员开发出一种倒车雷达装置,其主要是在车辆后部的保险杆等车身处装设红外线等各种侦测感应器,并以装设于驾驶室内驾驶座处的接收主机连控,在倒车时,驾驶员通过该车后的感应器A(如图1、2所示)侦测到车辆后方的障碍物与车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默认值时,即可在驾驶室内的接收主机上显示及发出警告声,以提示驾驶员应改为前进或可以继续后退。该结构对于大型车辆或驾驶技巧不熟练的驾驶员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程度的辅助效果;然而,其同样存在如下缺点 第一、现有技术中的感应器A的头套B均设为直立面的盖垣B1,该头套B仅适用于平面式保险杆,无法适用角度上仰或下倾的不同保险杆,因而使用上受限,不能根据不同车种的保险杆组装。第二、现有技术中的感应器A的头套B与倒车模块C的超音波头C1各自烤漆涂装后,将超音波头C1与机身先组配后备用,然而,超音波头C1是事先涂装的,在其顶周缘(顶周边)的垫体与其周边容易因涂装过程而披覆有漆色,整体上看,该超音波头C1显得有些杂乱,而当超音波头C1再与头盖B组配时,超音波头C1的感应面披覆的漆色无法被遮掩,在烤漆涂装上非常麻烦并且需要耗费涂装工时。第三、因倒车模块C与头套B分开烤漆涂装后再予以组配,所以超音波头C1表面的烤漆漆色容易在与头套B的组套中被刮伤,因此不仅增加涂装步骤、降低了效率,而且还无法准备多个超音波头C1以实现快速与机身、头套B的组配,组装较缓慢、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该雷达在实施试用验证后发现,可有效达到分别涂装头盖与倒车模块,从而有利于各种车型快速组配的技术效果。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倒车雷达包括一头套、一嵌接在头套一端的封盖内部的倒车模块,该倒车模块的衔接块的一端接设有超音波头,以及一夹定在该倒车模块的衔接块的角度垫片;该角度垫片一面的两侧上设有不同高度的大、小钩设片,分别抵掣在汽车后部的角度下倾或上仰的不同保险杆的内表面。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效果如下首先,头套及倒车模块分开设计,头盖的盖垣设为弧圆,其底缘设为倾斜边,头盖可适应角度下倾或上仰的不同保险杆,达到使用范围广泛的效果。其次,可利用倒车雷达头套束套在倒车模块的超音波块,配合与一角度垫片夹定头套及倒车模块,以使其具有可涂装为不同颜色的超音波块,达到组装简易的效果。另外,头盖的盖垣中央圆孔突设有周缘,与倒车模块的超音波头嵌套,并使超音波头周缘表面油漆刮伤时可被遮掩,极具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倒车雷达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配置示意图;图3-1是本技术的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的立体分解图;图3-2是图3-1在A-A位置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组配在下倾保险杆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配置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的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的配置侧视示意图(下倾的保险杆);图7是本技术的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组配在上仰保险杆的分解立体图;以及图8是图7的配置的侧视示意图(上仰的保险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第3-1、3-2图所示,根据本技术的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包括一头套1、一嵌接在头套1一端的封盖10内部的倒车模块2,以及一夹定在倒车模块2的衔接块20的角度垫片3;通过头套1及倒车模块2的分开设计及涂装,使倒车模块2的衔接块20一端接设的超音波头21,通过头套1的束套保护后,超音波头21表面的油漆不会被刮伤,再利用一角度垫片3的一面的两侧上的不同高度的两钩设片31、32分别抵掣在汽车4后部的角度下倾或上仰的不同保险杆40、40A的内表面(如图4、6所示),而达到组装简易,节省涂装及工时的效果。上述提及的头套1,其一端延伸有封盖10,封盖10的中央设有圆孔100,该圆孔贯通至头套1另一端的盖垣11的中央圆孔111,封盖10的周缘(周边)的对应处设有扣孔101,而盖垣11由一凸圆周的弧圆110分别向两侧渐缩连接,该盖垣11的截面为一倾斜边12,而在盖垣11的中央设有圆孔111,圆孔111的周缘112的孔径与封盖10的圆孔100的孔径相同;该倒车模块2,其一端衔接块20的外部延设有超音波头21,超音波头21的顶周缘设有凹弧圆210,以及其外周缘设有与封盖10的周缘的扣孔101对应的卡块211,在超音波头21的表面另外涂装(因应不同车种颜色而作不同颜色的烤漆)后,将头套1套束在超音波头21,使超音波头21的表面烤漆不致因嵌套头套1而被刮伤,因而更具美观性;该角度垫片3的外部一侧设有缺槽30,在缺槽30的两侧边末端设有对应的凸点300,并在一面310的侧边末端设有大钩设片31,另一例弯设的折边320的末端设有小钩设片32,同时在其一面310与折边320的顶缘各突设有相对应的凸粒311、321,以扣掣簧片33,簧片33的形状与角度垫片3相同,并且分别与大、小钩设片31、32的对应处的末端弯设有弹钩片330、331;组装之前,先将头套1与倒车模块2的超音波头21分别涂装(因消费者所需颜色而烤漆),请参阅图4、5所示,将倒车模块2的超音波头21通过汽车4后部的角度下倾或上仰的不同保险杆40上挖设的两圆孔400的内表面而向外套出,再以角度垫片3的缺槽30卡入该超音波头21后端的衔接块20,利用缺槽30两侧边末端的凸点300,可防止该角度垫片3脱落,同时以角度垫片3的大、小钩设片31、32与簧片33的弹钩片330、331分别顶掣在保险杆40的内表面而形成的差距空间,可避免倒车模块2摇晃,再通过头套1的封盖10的中央圆孔100直接套在超音波头21外,使头套1的周缘设有的扣孔101与超音波头21对应的卡块211相互卡掣,并根据汽车4后部的角度下倾的保险杆40呈弧面的方向而调配头套1的呈弧圆110的部分,使其向下(本技术中的头套1的弧圆110向下,如图6所示),头套1的倾斜边12贴触在保险杆40的表面,使倒车模块2套在保险杆40的内表面,从而可以保持平直状态而不致歪斜。请参阅图7所示,本技术的倒车雷达若装设到呈上仰的保险杆40A表面时,倒车模块2的超音波头21套入保险杆40A挖设的圆孔400A,之后再以角度垫片3穿入夹固在衔接块20,之后调整头套1的弧圆110转呈向上,并嵌套在超音波头21,从而形成另一组装形式的倒车模块2与头套1(如图8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替换式倒车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车雷达包括一头套(1)、一嵌接在所述头套(1)一端的封盖(10)内部的倒车模块(2),所述倒车模块(2)的衔接块(20)的一端接设有超音波头(21),以及一夹定在所述倒车模块(2)的衔接块(20)的角度垫片(3);所述角度垫片(3)的一面(310)的两侧上设有不同高度的大、小钩设片(31)、(32),分别抵掣在汽车(4)后部的角度下倾或上仰的不同保险杆(40)、(40a)的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宗何进全
申请(专利权)人:徽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