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油管可覆盖的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5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出油管可覆盖的液压缸,包括活塞杆套筒、连接阀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缸盖,所述液压缸的中部开设有液压腔,所述连接阀设置于液压缸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阀上靠近液压缸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阀上的连接座通过螺栓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液压缸之间卡接有O型圈,所述活塞杆套筒连接于连接阀一端开设的第一连接口中,所述活塞腔中活动连接有活塞杆。该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活塞杆的内部设置有进油管和出油管,可以用于液压缸的进出油控制,可以有效防止进油管道缠绕,造成机器出现故障,导致停产,功能实用,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出油管可覆盖的液压缸
本技术涉及液压缸
,特别涉及一种进出油管可覆盖的液压缸。
技术介绍
造型机用于制造砂型的铸造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填砂,将松散的型砂填入砂箱中;紧实型砂,通过震实、压实、震压、射压等不同方法使砂箱中松散的型砂紧实,使砂型在搬运和浇注等过程中具有必要的强度;起模,利用不同机构将模样从紧实后的砂型中取出。而在造型机中,往往会配套设置有液压缸,而液压缸上会相应的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而传统的液压缸上的进油管和出油管或裸露在外,往往会导致活塞杆在传动的过程中与管道缠绕,导致机器非正常提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出油管可覆盖的液压缸,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进出油管可覆盖的液压缸,包括活塞杆套筒、连接阀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缸盖,所述液压缸的中部开设有液压腔,所述连接阀设置于液压缸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阀上靠近液压缸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阀上的连接座通过螺栓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液压缸之间卡接有O型圈,所述活塞杆套筒连接于连接阀一端开设的第一连接口中,所述活塞杆套筒中部开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中活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靠近连接阀的一端设置有端块,所述活塞杆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一步地,所述端块和活塞腔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端块与活塞腔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贯穿于端块的中部,且进油管和出油管与端块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与连接阀上开设的第二连接口相连接,所述出油管与连接阀上开设的第三连接口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的的口径大于出油管的口径。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均通过连接阀与液压缸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活塞杆的内部设置有进油管和出油管,可以用于液压缸的进出油控制,避免进油管和出油管裸露在外,可以有效防止进油管道缠绕,造成机器出现故障,导致停产,通过在液压缸的端部设置有缸盖,而且为可拆卸式的,可以便于对液压缸的内部进行清理和维修,通过在连接阀与液压缸之间设置有O型圈,可以有效提高部件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液压油泄露,可见该种技术,功能实用,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塞杆;2、活塞杆套筒;3、出油管;4、连接阀;5、O型圈;6、液压腔;7、缸盖;8、活塞腔;9、进油管;10、端块;11、连接座;12、液压缸;13、第一连接口;14、第三连接口;15、第二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进出油管可覆盖的液压缸,包括活塞杆套筒2、连接阀4和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一端固定连接缸盖7,而且缸盖7为可拆卸式的,可以便于对液压缸12内部的液压腔6进行清理,所述液压缸12的中部开设有液压腔6,所述连接阀4设置于液压缸12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阀4上靠近液压缸1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11,所述连接阀4上的连接座11通过螺栓与液压缸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1与液压缸12之间卡接有O型圈5,所述活塞杆套筒2连接于连接阀4一端开设的第一连接口13中,所述活塞杆套筒2中部开设有活塞腔8,所述活塞腔8中活动连接有活塞杆1,所述活塞杆1上靠近连接阀4的一端设置有端块10,所述活塞杆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油管9和出油管3。其中,所述端块10和活塞腔8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端块10与活塞腔8间隙配合,防止端块10与活塞腔8的配合上出现卡塞。其中,所述进油管9和出油管3贯穿于端块10的中部,且进油管9和出油管3与端块10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用于液压缸12的输油,并防止输油时出现漏油的情况。其中,所述进油管9与连接阀4上开设的第二连接口15相连接,所述出油管3与连接阀4上开设的第三连接口14相连接,用于进油时部件之间的连通。其中,所述进油管9的的口径大于出油管3的口径。其中,所述进油管9和出油管3均通过连接阀4与液压缸12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进出油管可覆盖的液压缸,工作时,进油管9通过连接阀4上的第二连接口15,将油输向液压缸12中的液压腔6中的,此时随着油液的不断输入,压强增大,开始推动活塞杆套筒2中的活塞杆1伸出,当液压缸12中的液压腔6中的油液被出油管3抽取时,此时活塞杆套筒2中的活塞杆1会收缩回来,为此来实现活塞杆1的往复运动,通过在活塞杆1的内部设置有进油管9和出油管3,可以用于液压缸12的进出油控制,避免进油管9和出油管3裸露在外,可以有效防止管道缠绕,造成机器出现故障,导致停产,通过在液压缸12的端部设置有缸盖7,而且为可拆卸式的,可以便于对液压缸12的内部进行清理和维修,通过在连接阀4与液压缸12之间设置有O型圈5,可以有效提高部件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出油管可覆盖的液压缸,包括活塞杆套筒(2)、连接阀(4)和液压缸(12),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2)的一端固定连接缸盖(7),所述液压缸(12)的中部开设有液压腔(6),所述连接阀(4)设置于液压缸(12)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阀(4)上靠近液压缸(1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11),所述连接阀(4)上的连接座(11)通过螺栓与液压缸(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1)与液压缸(12)之间卡接有O型圈(5),所述活塞杆套筒(2)连接于连接阀(4)一端开设的第一连接口(13)中,所述活塞杆套筒(2)中部开设有活塞腔(8),所述活塞腔(8)中活动连接有活塞杆(1),所述活塞杆(1)上靠近连接阀(4)的一端设置有端块(10),所述活塞杆(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油管(9)和出油管(3);/n所述端块(10)和活塞腔(8)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端块(10)与活塞腔(8)间隙配合;/n所述进油管(9)和出油管(3)贯穿于端块(10)的中部,且进油管(9)和出油管(3)与端块(10)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n所述进油管(9)与连接阀(4)上开设的第二连接口(15)相连接,所述出油管(3)与连接阀(4)上开设的第三连接口(1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出油管可覆盖的液压缸,包括活塞杆套筒(2)、连接阀(4)和液压缸(12),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2)的一端固定连接缸盖(7),所述液压缸(12)的中部开设有液压腔(6),所述连接阀(4)设置于液压缸(12)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阀(4)上靠近液压缸(1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11),所述连接阀(4)上的连接座(11)通过螺栓与液压缸(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1)与液压缸(12)之间卡接有O型圈(5),所述活塞杆套筒(2)连接于连接阀(4)一端开设的第一连接口(13)中,所述活塞杆套筒(2)中部开设有活塞腔(8),所述活塞腔(8)中活动连接有活塞杆(1),所述活塞杆(1)上靠近连接阀(4)的一端设置有端块(10),所述活塞杆(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妍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福德金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