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5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该风机的叶轮包括轮架,所述轮架的轴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轮架上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为隔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隔板部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隔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上述叶轮通过设置两组叶片,两组叶片错位设置,且对每个叶片设置有弯折部和基部,弯折部和基体部的大端分别与隔板部相连,这样可显著提高出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机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风机。
技术介绍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风机一般包括蜗壳,蜗壳内设置有叶轮,叶轮安装在转轴上,转轴由外部设置的电机驱动组件驱动。转轴的旋转可带动叶轮转动,借助叶轮的转动可向蜗壳的出风口送风。传统的叶轮包括轮架,沿轮架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每个叶片大致呈矩形。每个叶片朝轮架内部倾斜设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叶轮在使用时,其出风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提供一种风机,有利于提高出风量。一种风机,包括蜗壳以及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所述蜗壳包括对置设置的两个进风口,分别为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蜗壳还包括出风口,所述叶轮包括轮架,所述轮架的轴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轮架上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为隔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隔板部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隔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叶片包括基体部和弯折部,所述基体部和弯折部之间呈一定夹角,所述基体部朝第一安装腔内侧倾斜设置,所述弯折部朝第一安装腔的内侧延伸,所述基体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基体部的小端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小端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叶片包括基体部和弯折部,所述基体部和弯折部之间呈一定夹角,所述基体部朝第二安装腔内侧倾斜设置,所述弯折部朝第二安装腔的内侧延伸,所述基体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基体部的小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小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叶片与第二安装腔的叶片错位设置。上述叶轮通过设置两组叶片,两组叶片错位设置,且对每个叶片设置有弯折部和基部,弯折部和基体部的大端分别与隔板部相连,基体部朝对应的安装腔内部倾斜,这样可显著提高出风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叶片的基体部和弯折部之间的夹角为140度-170度,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叶片的基体部和弯折部之间的夹角为140度-170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叶片上从基体部远离弯折部的一端到弯折部远离基体部的一端的厚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叶片上从基体部远离弯折部的一端到弯折部远离基体部的一端的厚度依次增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各个叶片沿第一安装腔的周向均布,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各个叶片沿第一安装腔的周向均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蜗壳内部的第一集风器和第二集风器,所述第一集风器安装在蜗壳的第一进风口处,且所述第一集风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集风器安装在蜗壳的第二进风口处,且第二集风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风器和第一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第一连接部的倾斜侧壁的一端距离第一连接部的倾斜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cm-2cm,所述第二集风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第二连接部的倾斜侧壁的一端距离第二连接部的倾斜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cm-2c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板本体,所述导流板本体包括导流部和支撑部,所述导流板本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导流固定板、支撑固定板,便于将导流板本体进行固定;所述导流板本体的导流固定板与支撑固定板之间一边为圆弧状,另一边为折线状;所述导流固定板和支撑固定板均设有固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本体的圆弧状一边还设有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便于固定的固定孔,所述侧固定板与导流板本体连接处的一端设有凹口,所述侧固定板与导流板本体之间设有压筋,所述导流固定板和支撑固定板在与导流板本体相连处的一端设有凹口,所述导流固定板和支撑固定板与导流板本体连接处均设有压筋,所述导流板本体设有压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与蜗壳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与蜗壳的另一侧壁相连,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上端大且下端小的梯形出风区域,所述第一板体的顶面为朝所述出风区域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板体的顶面为朝所述出风区域倾斜的斜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风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风机的测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风机的叶轮与集风器以及导流板相连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风机的叶轮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风机的叶片的弯折部以及基体部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风机的叶片的厚度逐渐变化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风机的叶轮的叶片朝安装腔内倾斜设置、且叶片的基体部和弯折部具有一定夹角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风机的导流板展开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风机的导流板弯折状态的示意图。其中:11、导流部12、支撑部21、导流固定板22、支撑固定板24、侧固定板31、凹口32、压筋110、蜗壳111、安装板112、出风口113、第一进风口120、支撑架130、转轴131、轴承132、轴承座141、第一集风器142、第二集风器161、第一板体162、第二板体163、出风区域171、第一导流板172、第二导流板151、第一连接部152、第二连接部153、隔板部154、第一安装腔155、第二安装腔156、叶片156a、基体部156b、弯折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该风机包括蜗壳110以及设置在所述蜗壳110内的叶轮,所述蜗壳110包括对置设置的两个进风口,分别为第一进风口113和第二进风口(设置在与第一进风口对置的另一侧),所述蜗壳110还包括出风口112。蜗壳110的出风口112处可设置环形的安装板111,安装板111上设置螺栓通孔。该安装板111用于将蜗壳110与其它设备连接时使用。所述叶轮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包括蜗壳以及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对置设置的两个进风口,分别为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蜗壳还包括出风口,所述叶轮包括轮架,所述轮架的轴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轮架上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为隔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隔板部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隔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n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叶片包括基体部和弯折部,所述基体部和弯折部之间呈一定夹角,所述基体部朝第一安装腔内侧倾斜设置,所述弯折部朝第一安装腔的内侧延伸,所述基体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基体部的小端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小端与第一连接部相连;/n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叶片包括基体部和弯折部,所述基体部和弯折部之间呈一定夹角,所述基体部朝第二安装腔内侧倾斜设置,所述弯折部朝第二安装腔的内侧延伸,所述基体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基体部的小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小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n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叶片与第二安装腔的叶片错位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包括蜗壳以及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对置设置的两个进风口,分别为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蜗壳还包括出风口,所述叶轮包括轮架,所述轮架的轴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轮架上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为隔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隔板部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隔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
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叶片包括基体部和弯折部,所述基体部和弯折部之间呈一定夹角,所述基体部朝第一安装腔内侧倾斜设置,所述弯折部朝第一安装腔的内侧延伸,所述基体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基体部的小端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小端与第一连接部相连;
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叶片包括基体部和弯折部,所述基体部和弯折部之间呈一定夹角,所述基体部朝第二安装腔内侧倾斜设置,所述弯折部朝第二安装腔的内侧延伸,所述基体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基体部的小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大端与隔板部相连,所述弯折部的小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
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叶片与第二安装腔的叶片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叶片的基体部和弯折部之间的夹角为140度-170度,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叶片的基体部和弯折部之间的夹角为140度-17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叶片上从基体部远离弯折部的一端到弯折部远离基体部的一端的厚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叶片上从基体部远离弯折部的一端到弯折部远离基体部的一端的厚度依次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各个叶片沿第一安装腔的周向均布,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各个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逵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达通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