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9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涉及基坑加固技术领域,其包括放置在基坑内部的底桩,底桩上部放置有顶桩,底桩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部水平插接有插接杆,顶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的底部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的底部向靠近底桩的中心倾斜,插接杆靠近底桩内侧壁的斜面与导向块的底部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顶桩的下移带动底桩上的插接杆插接在基坑内部,使得底桩相对基坑放置较为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
本技术涉及基坑加固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
技术介绍
目前,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在沿江、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含水率高、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强度低、层厚大的淤泥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其工程性质较差,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改善其工程特性,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到达变形控制的目的。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84639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复合型加固桩,包括混凝土地基座、修筑凹槽、上混凝土加固桩、混凝土固定座和下混凝土加固桩,所述混凝土地基座的顶部设有修筑凹槽,所述混凝土加固地基的顶部修筑有混凝土固定座,所述混凝土地基座内部的中央位置处修筑有下混凝土加固桩,所述混凝土固定座的顶部均匀修筑有加固钢筋,且加固钢筋的中间部位焊接有与上混凝土加固桩固定连接的钢筋连接件,所述钢筋连接件顶部加固钢筋的上方等间距焊接有钢筋笼罩。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下混凝土加固桩与地基内部的接触面积较小,下混凝土加固柱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下混凝土加固桩与地基的接触面积较大,下混凝土加固柱的稳定性较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包括放置在基坑内部的底桩,所述底桩上部放置有顶桩,所述底桩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部水平插接有插接杆,所述顶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部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底部向靠近底桩的中心倾斜,所述插接杆靠近底桩内侧壁的斜面与导向块的底部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底桩放置在基坑内部,然后将顶桩竖直放置在底桩的上部,顶桩带动横杆以及导向块竖直向下移动,此时导向块的斜面与插接杆的端部抵紧,随着导向块的下移,导向块将插接杆向基坑的内侧壁推动,插接杆沿圆孔进行横移,由于插接杆的端部始终受到导向块的限制,从而使得插接杆较为稳定的插接在基坑内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杆沿底桩的旋转对称设置多个,所述导向块为倒置的圆锥,所述插接杆的端部与导向块的斜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桩下移,顶桩带动导向块下移,由于插接杆远离基坑的一端与导向块的侧壁抵接,导向块下移时便可将插接杆向基坑一侧移动,从而使得插接杆插接在基坑内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桩的外侧壁竖直套设有竖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底桩在放入至基坑内部时,插接在圆孔内部的插接杆可能会发生横移,使得插接杆放置在圆孔的位置改变,后续导向块下移时可能不会将插接杆顶出,使得使用效果较差。故而在底桩外部竖直套设有竖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对称的插接杆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的设置,使得插接杆的一端受到连接组件的限制,另一端受到竖杆的限制,从而使得插接杆与底桩之间的稳定较为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水平放置在两个平行的所述插接杆之间的抵紧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杆通过自身的摩擦力,使得两个平行的插接杆之间的间距稳定,从而使得两个插接杆的位置较为稳定。当导向块下移时便可带动抵紧杆下移,此时导向块的侧壁便与插接杆的端部抵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杆靠近抵紧杆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抵紧杆包括倾斜插接在插接口内部的第一杆,所述第一杆远离插接杆的一端向下延伸,连接在两个平行的第一杆之间的U形杆,所述U形杆的开口向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导向块下移时,导向块的底部将U形杆向下推动,U形杆下移时带动两侧的第一杆下移,便可使得两个平行的插接杆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插接杆沿圆孔进行滑动,使用效果较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杆靠近基坑内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尖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端的设置,使得插接杆更加顺滑的插接至基坑的内侧壁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杆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渗入孔,所述尖端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渗入孔连通的第二渗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管从基坑内部取出后,此时底桩与基坑之间有间隙,将混凝土浇筑到底桩与基坑之间,混凝土从第一渗入孔进入到第二渗入孔内部,从而使得插接杆与基坑内侧壁之间连接较为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顶桩的下移带动底桩上的插接杆插接在基坑内部,使得底桩相对基坑放置较为稳定;2、竖管的设置,使得插接杆相对圆孔放置较为稳定,减小插接杆从圆孔内滑出的情况;3、连接组件的设置,使得两个平行的插接杆之间连接较为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表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桩;11、圆孔;12、插接杆;121、第一渗入孔;13、尖端;131、第二渗入孔;14、第二拉环;2、顶桩;3、安装组件;31、安装块;32、安装槽;4、横杆;41、导向块;5、竖管;51、盖环;52、第一拉环;6、连接组件;61、抵紧杆;62、插接口;63、第一杆;64、U形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包括放置在基坑内部的底桩1、依次安装在底桩1上部的顶桩2。参照图1-2,底桩1和顶桩2之间、相邻两个顶桩2之间均通过安装组件3连接,以底桩1和顶桩2之间的安装组件3为例。安装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在底桩1上部的安装块31、开设在顶桩2的底面用于放置安装块31的安装槽32,安装块31靠近基坑内侧壁的一侧与底桩1的外侧壁贴合。参照图1,位于底桩1上部的顶桩2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根横杆4,两个横杆4的底部安装有导向块41,导向块41为倒置的圆锥。底桩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圆孔11,两个圆孔11的延伸方向一致,圆孔11内部均水平插接有插接杆12。将顶桩2放置在底桩1的上部时,此时顶桩2带动导向块41下移,此时导向块41便将插接杆12向基坑的内侧壁推动,从而使得插接杆12水平插接在基坑内部,使得底桩1与基坑之间的稳定性较好。参照图1,为了使插接杆12更加顺滑的插接在基坑内部,故而在插接杆12靠近基坑内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尖端13,尖端13为圆锥状。参照图2,由于底桩1在放入至基坑内部时,插接在圆孔11内部的插接杆12可能会发生横移,使得插接杆12放置在圆孔11的位置改变,后续导向块41下移时可能不会将插接杆12顶出,使得使用效果较差。故而在底桩1外部竖直套设有竖管5,竖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设在底桩1上部的盖环51,盖环5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52。底桩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14。参照图3,为了进一步使插接杆12稳定的放置在圆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包括放置在基坑内部的底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桩(1)上部放置有顶桩(2),所述底桩(1)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11),所述圆孔(11)内部水平插接有插接杆(12),所述顶桩(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底部安装有导向块(41),所述导向块(41)的底部向靠近底桩(1)的中心倾斜,所述插接杆(12)靠近底桩(1)内侧壁的斜面与导向块(41)的底部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包括放置在基坑内部的底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桩(1)上部放置有顶桩(2),所述底桩(1)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11),所述圆孔(11)内部水平插接有插接杆(12),所述顶桩(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底部安装有导向块(41),所述导向块(41)的底部向靠近底桩(1)的中心倾斜,所述插接杆(12)靠近底桩(1)内侧壁的斜面与导向块(41)的底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12)沿底桩(1)的旋转对称设置多个,所述导向块(41)为倒置的圆锥,所述插接杆(12)的端部与导向块(41)的斜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桩(1)的外侧壁竖直套设有竖管(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其特征在于:两个对称的插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锋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舜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