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位地下室新增钢管桩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础加固工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水位地下室新增钢管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新增钢管桩技术广泛适用于各种土质,且单桩竖向承载力较高,对施工场地净空要求不高,目前新增钢管桩技术在基础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新增钢管桩施工顺序一般为:引孔(泥浆护壁)→下钢管→放碎石注浆→承台施工。但是,在使用传统的工艺时,当遇到高水位地下室内进行施工时则将会发生以下问题:(1)地下室底板开洞后会有大量地下水及泥沙涌出,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持续的排水降水,极大的提高了工程的成本与施工时长;(2)地下水带着泥沙大量涌出,导致钢管桩施工的注浆质量很难控制,从而影响钢管桩施工质量;(3)持续大量排水降水可能导致周边场地发生沉降,不利于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故而,如何更好的克服上述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各个施工单位的研究方向,但是至今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更好的达到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水位地下室新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水位地下室新增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准备施工材料:该施工材料包括套筒(1)、下防水结构(2)、上防水结构(3)、钢管桩(4)、导管(5)以及清洗液(6);/n(B)根据需求测绘新增钢管桩的设置位置,并根据新增钢管桩设置位置在层顶的对应位置进行位置标记;/n(C)将层顶进行位置标记处打穿形成通孔,且该通孔的直接与套筒(1)的外径相匹配;/n(D)将套筒(1)穿过通孔直至需要新增钢管桩的位置,并将下防水结构(2)包裹在套筒(1)外侧面底端与地面的缝隙处,同时将上防水结构(3)包裹在套筒(1)外侧面底端与层顶上侧面的缝隙处;/n(E)通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位地下室新增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施工材料:该施工材料包括套筒(1)、下防水结构(2)、上防水结构(3)、钢管桩(4)、导管(5)以及清洗液(6);
(B)根据需求测绘新增钢管桩的设置位置,并根据新增钢管桩设置位置在层顶的对应位置进行位置标记;
(C)将层顶进行位置标记处打穿形成通孔,且该通孔的直接与套筒(1)的外径相匹配;
(D)将套筒(1)穿过通孔直至需要新增钢管桩的位置,并将下防水结构(2)包裹在套筒(1)外侧面底端与地面的缝隙处,同时将上防水结构(3)包裹在套筒(1)外侧面底端与层顶上侧面的缝隙处;
(E)通过钻机在需要新增钢管桩的位置处打安装,并将钢管桩(4)通过套筒(1)顶部放入套筒(1)中,直至钢管桩(4)的底部放入安装孔中;
(F)调整钢管桩(4)的位置,并通过套筒(1)上端灌入水泥砂浆,直至水泥砂浆将安装孔填满,并等待水泥砂浆固化至少6小时;
(G)将导管(5)通过套筒(1)与钢管桩(4)之间的间隙下放至套筒(1)底部,并将导管(5)的上端与高压泵相连,通过高压泵向套筒(1)中注入清洗液(6)以完成对附着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杰,涂克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大新特种建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