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文豪专利>正文

一种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5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该地基加固方案主要包括:软弱土层,上覆填土层、加筋垫层、长桩和短桩,用于减小荷载作用下场地差异沉降;在软弱地基中采用长短桩的布置形式,中间部分桩长大于四周,呈由中部向四周桩渐短的平面布置形式。土工合成材料满场地主要使用范围,宜铺设2‑3层,所述长短桩的桩顶均与加筋垫层接触。桩、土、筋协同受力,结构简单稳定,可有效控制沉降变形,提高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处治场地差异沉降的地基结构,特别适用在平整度要求高的软土地基场地,属于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规模空前。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地质、土质条件相差较大,工程功能要求也不尽相同,各类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充分利用天然地基承载力,提高工程经济性,缩短施工工期,复合地基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为了满足土木工程建设对地基处理的更高要求,我国发展了多种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但面对一些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的场地,如软土地区的运动场,常常不能达到高平整度的要求。对沿海地区大面积场地处治的常规方法,如预压、强夯、水泥土搅拌桩等,往往仍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在荷载作用下,场地整体会呈现“马鞍形”沉降,中间部分沉降量大,而四周沉降量小。这一沉降形态的出现,使高平整度要求的场地无法满足其服务功能,后期场地维护费用增加。因而,如何在节省工程投资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场地的差异沉降小、平整度高的要求,显得十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弱土层(1)、上覆填土层(2)、加筋垫层(3)、长桩(4)和短桩(5);所述加筋垫层(3)位于上覆填土层(2)内,所述长桩(4)和短桩(5)的桩尖位于软弱土层(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弱土层(1)、上覆填土层(2)、加筋垫层(3)、长桩(4)和短桩(5);所述加筋垫层(3)位于上覆填土层(2)内,所述长桩(4)和短桩(5)的桩尖位于软弱土层(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其特征在于,场地中部沉降量较大处使用长桩(4),呈由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超杨文豪吴琼
申请(专利权)人:杨文豪邓超吴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