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文豪专利>正文

一种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57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该地基加固方案主要包括:软弱土层,上覆填土层、加筋垫层、长桩和短桩,用于减小荷载作用下场地差异沉降;在软弱地基中采用长短桩的布置形式,中间部分桩长大于四周,呈由中部向四周桩渐短的平面布置形式。土工合成材料满场地主要使用范围,宜铺设2‑3层,所述长短桩的桩顶均与加筋垫层接触。桩、土、筋协同受力,结构简单稳定,可有效控制沉降变形,提高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处治场地差异沉降的地基结构,特别适用在平整度要求高的软土地基场地,属于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规模空前。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地质、土质条件相差较大,工程功能要求也不尽相同,各类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充分利用天然地基承载力,提高工程经济性,缩短施工工期,复合地基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为了满足土木工程建设对地基处理的更高要求,我国发展了多种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但面对一些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的场地,如软土地区的运动场,常常不能达到高平整度的要求。对沿海地区大面积场地处治的常规方法,如预压、强夯、水泥土搅拌桩等,往往仍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在荷载作用下,场地整体会呈现“马鞍形”沉降,中间部分沉降量大,而四周沉降量小。这一沉降形态的出现,使高平整度要求的场地无法满足其服务功能,后期场地维护费用增加。因而,如何在节省工程投资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场地的差异沉降小、平整度高的要求,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平整度场地的地基加固结构—长短桩联合土工合成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地基加固方案主要包括:软弱土层,上覆填土层、加筋垫层、长桩和短桩。为解决大面积软土场地在荷载作用下产生“马鞍形”沉降,提高场地平整度,提出用柔性桩处理软弱土地基。同时,适应沉降变化,采用长短桩的布置形式,中间部分桩长大于四周,呈由中部向四周桩渐短的平面布置形式。考虑桩与土的刚度差,桩极易在场地表面产生刺入形态,使表面起伏不平,在桩顶上部铺设一定层数的具有一定刚度的土工合成材料。所述长短桩的桩顶和加筋垫层的底面接触,长短桩的桩尖位于软弱土层内。最短桩的桩长应在最长桩桩长的1/3-2/3,最短桩桩长不宜过小,桩径可根据现场条件考虑同桩径或变桩径。土工合成材料一般铺设2-3层,层数不宜铺设太多,层间距宜取300mm-500mm,且不小于200mm。桩、土、筋协同受力,结构简单稳定,可有效控制沉降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特点:传统的处理手段经济性较差,为实现最大沉降和沉降差较小、平整度高,常需要使用大量桩基础。而在填土层中布置适当层数的土工合成材料,不仅能减小桩的用量,还能充分发挥筋材的刚度,实现最优化的沉降控制。若单纯使用土工合成材料,对沉降的减小效果受限。将加筋层与桩基联合,桩土差异沉降引起的土拱效应与加筋层的张力膜一起,形成荷载传递和重分配现象,大大减小差异沉降。采用桩长变化的形式,顺应场地的沉降变化趋势,在中部沉降大的区域用长桩,向四周沉降逐渐减小,相应使用更短的桩基,能够更精确控制沉降,使场地表面平整度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1.施工现场事先应予以平整,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桩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得少于3根。测量放线,准备工作面,放出桩位,保证桩位偏差不得超过规范及设计的要求,平面布置见图2。2.若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具体施工步骤如下:搅拌机械就位、调平;施工中应保持搅拌桩底盘水平和导向架垂直;预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边喷浆、边搅拌提升至预定的停浆面;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根据设计要求,喷浆或仅搅拌提升至预定的停浆面;关闭搅拌机械。其他桩型参考相关施工规范。3.打桩的顺序应按照桩的长短,从场地中间向四周,先长桩4后短桩5,依次推进。桩长宜按2-5列为一组渐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阶梯型长桩4、短桩5对沉降的影响与直线型递减长桩4、短桩5效果接近,而前者可以大大减少施工工序。4.完成地基桩基施工后,进行加筋垫层3施工。首先平整场地,在与桩基交界处铺设一层土工合成材料,一般考虑使用土工格栅,覆盖整个场地,保证加筋材料平整、顺直。铺设最底加筋层后,回填上部填土,并进行压实,再铺设第二层,继续分层回填压实,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层数宜视场地情况而定,建议铺设2-3层,层间距亦应按相关规范要求确定。5.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应先纵向后横向,主要均匀平整,且保持一定的松紧度,以使其在工作状态下受力均匀,并避免被块石等刺穿、顶破,引起局部应力集中。土工合成材料需接长时可采用搭接、缝合或黏结法。填料应按先两侧再中间的顺序分层回填。完成场地其他工序的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弱土层(1)、上覆填土层(2)、加筋垫层(3)、长桩(4)和短桩(5);所述加筋垫层(3)位于上覆填土层(2)内,所述长桩(4)和短桩(5)的桩尖位于软弱土层(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弱土层(1)、上覆填土层(2)、加筋垫层(3)、长桩(4)和短桩(5);所述加筋垫层(3)位于上覆填土层(2)内,所述长桩(4)和短桩(5)的桩尖位于软弱土层(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平整度场地的长短桩加筋地基,其特征在于,场地中部沉降量较大处使用长桩(4),呈由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超杨文豪吴琼
申请(专利权)人:杨文豪邓超吴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