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9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圆柱体,所述柱体内部设置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柱体的底部位于所述柱体的下方,所示柱体的底部固接有桩尖,所述桩尖的顶面抵接于所述柱体的底面,所述柱体的周面上开设有灌浆孔一,所述延伸柱顶部的周面上延伸有凸边,所述凸边靠近所述柱体的内周面,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外顶板,所述外顶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柱体的顶面,所述延伸柱的顶部设置有内顶板,所述内顶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延伸柱的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延长柱体的长度,并将混凝土灌入柱体内,使得增强沉入桩的抓地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
技术介绍
沉入桩又叫打入桩,是靠桩锤的冲击能量将预制桩打入土中,使土被压挤密实,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沉入桩所用的基桩主要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沉入桩的施工方法有多种,较非沉入桩结构牢固,同时荷载能力更大。现有的沉入桩一般是固定的整体结构,桩身与桩头之间不可拆卸,桩头的桩尖部分在打桩过程中是极易损坏的,由于桩是一个整体的结构,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施工的成本。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47733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包括压板、凹槽、凸边、桩体、桩尖、肋条、销轴、耐腐蚀层和防锈层,所述桩体的四角均设置有凸边,且凸边与凸边中间的桩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桩体的顶端通过销轴与压板固定连接,且桩体的底端设置有桩尖,所述桩体的外侧设置有防锈层和耐腐蚀层,且耐腐蚀层设置在防锈层的外侧,所述肋条的一端与桩体固定连接,且肋条的另一端设置在压板的下端。具有较强的抗腐蚀和抗生锈的能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装置的循环使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上述柱体的长度为固定长度,在一些土质较软的地方会导致对地基的抓地力较弱,进而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延长柱体的长度,并将混凝土灌入柱体内,使得增强沉入桩的抓地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圆柱体,所述柱体内部设置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柱体的底部位于所述柱体的下方,所示柱体的底部固接有桩尖,所述桩尖的顶面抵接于所述柱体的底面,所述柱体的周面上开设有灌浆孔一,所述延伸柱顶部的周面上延伸有凸边,所述凸边靠近所述柱体的内周面,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外顶板,所述外顶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柱体的顶面,所述延伸柱的顶部设置有内顶板,所述内顶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延伸柱的顶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沉入桩置于地下时,将外顶板置于柱体的顶部,并利用设备机器撞击外顶板可以将柱体沉入地下,当柱体完全沉入地下后,将外顶板移走,再撞击内顶板,可以将柱体内的延伸柱继续向下沉,最后向柱体内灌入混凝土,从而能够延长柱体的长度,增强沉入桩的抓地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延伸柱的周面上固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延伸柱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柱体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条穿过所述限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条能够避免延伸柱在下沉的过程中发生转动,有利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柱体底面的边缘开设有凹台,所述桩尖底面的边缘固接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凹台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柱体向地下沉降时,凹台和凸台之间的配合能够阻碍泥土从桩尖顶部和柱体地面之间的缝隙进入,进而减少泥土阻碍柱体下沉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延伸柱的周面开设有灌浆孔二,所述灌浆孔二为多个并沿所述延伸柱的周面方向和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柱体内灌入混凝土后,混凝土会进入延伸柱内,利用灌浆孔二可以将延伸柱内的混凝土挤进泥土中,进而会形成混凝土圆柱,从而能够加强沉入桩抓地力,提高沉入桩的稳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柱体的周面上固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为多个并沿所述柱体的周面方向和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延伸板可以增加柱体与泥土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柱体的抓地力,有利用提高沉入桩的稳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延伸板的截面呈菱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菱形的设置能够减少泥土对延伸板产生阻力,有利于柱体沉入地下,减少对施工人员造成阻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顶板和所述内顶板靠近所述柱体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能够减少外顶板和内顶板与柱体顶部之间的刚性接触,减少对柱体造成损伤,有利于保证沉入桩的形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顶板远离所述柱体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外顶板一体成型的加强块一,所述内顶板远离所述柱体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内顶板一体成型的加强块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强块一和加强块二可以分别提高外顶板和内顶板的抗撞击能力,减少外顶板和内顶板的损伤,延长了外顶板和内顶板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延伸柱,当需要将沉入桩置于地下时,将外顶板置于柱体的顶部,并利用设备机器撞击外顶板可以将柱体沉入地下,当柱体完全沉入地下后,将外顶板移走,再撞击内顶板,可以将柱体内的延伸柱继续向下沉,最后向柱体内灌入混凝土,从而能够延长柱体的长度,使得增强沉入桩的抓地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2.通过设置限位条,利用限位条能够避免延伸柱在下沉的过程中发生转动,有利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3.通过设置凹台和凸台,当柱体向地下沉降时,凹台和凸台之间的配合能够阻碍泥土从桩尖顶部和柱体地面之间的缝隙进入,进而减少泥土阻碍柱体下沉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主要示意沉入桩的整体构造;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示意沉入桩的内部构造;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示意限位条和限位孔的构造。图中,1、柱体;11、灌浆孔一;12、限位孔;13、凹台;14、延伸板;2、延伸柱;21、凸边;22、限位条;23、灌浆孔二;3、桩尖;31、凸台;4、外顶板;41、加强块一;5、内顶板;51、加强块二;6、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技术公开的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柱体1、延伸柱2、桩尖3、外顶板4以及内顶板5。柱体1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圆柱体1,柱体1的周面上开设有灌浆孔一11,灌浆孔一11为多个且沿柱体1的周面方向和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延伸柱2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圆柱体1,延伸柱2的直径小于柱体1的直径,延伸柱2位于柱体1内,且延伸柱2的轴线与柱体1的轴线共线,延伸柱2的一端穿过柱体1位于柱体1底部的下方,靠近延伸柱2顶部的周面上一体成型有凸边21,凸边21的外周面靠近柱体1的内壁;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延伸柱2的周面上焊接有限位条22,限位条22为两根且分别位于延伸柱2的两侧,限位条22的长度方向与延伸柱2的长度方向一致,限位条22两端的端部分别与延伸柱2两端的端部平齐,柱体1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12,且限位条22穿过限位孔12,利用限位条22和限位孔12可以使得延伸柱2在上下移动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圆柱体,所述柱体(1)内部设置有延伸柱(2),所述延伸柱(2)的一端穿过所述柱体(1)的底部位于所述柱体(1)的下方,所示柱体(1)的底部固接有桩尖(3),所述桩尖(3)的顶面抵接于所述柱体(1)的底面,所述柱体(1)的周面上开设有灌浆孔一(11),所述延伸柱(2)顶部的周面上延伸有凸边(21),所述凸边(21)靠近所述柱体(1)的内周面,所述柱体(1)的顶部设置有外顶板(4),所述外顶板(4)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柱体(1)的顶面,所述延伸柱(2)的顶部设置有内顶板(5),所述内顶板(5)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延伸柱(2)的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圆柱体,所述柱体(1)内部设置有延伸柱(2),所述延伸柱(2)的一端穿过所述柱体(1)的底部位于所述柱体(1)的下方,所示柱体(1)的底部固接有桩尖(3),所述桩尖(3)的顶面抵接于所述柱体(1)的底面,所述柱体(1)的周面上开设有灌浆孔一(11),所述延伸柱(2)顶部的周面上延伸有凸边(21),所述凸边(21)靠近所述柱体(1)的内周面,所述柱体(1)的顶部设置有外顶板(4),所述外顶板(4)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柱体(1)的顶面,所述延伸柱(2)的顶部设置有内顶板(5),所述内顶板(5)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延伸柱(2)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柱(2)的周面上固接有限位条(22),所述限位条(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延伸柱(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柱体(1)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12),所述限位条(22)穿过所述限位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底面的边缘开设有凹台(13),所述桩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舜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