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距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0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激光测距装置和辅助控制装置构成的激光测距组件,激光测距装置包含外壳,位于外壳表面的第一按键操作区,该第一按键操作区至少包含一个被触发后可使测距装置执行一测量操作的第一按键,安装于外壳内部的距离测量模块、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无线接口单元;辅助控制装置也包含外壳,位于其外壳上的第二按键操作区,安装于外壳内部的第二无线接口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按键操作区至少包含一个被触发后可使测距装置执行测量操作的第二按键,辅助控制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激光测距装置。激光测距装置和辅助控制装置还可组合成一个整体。这种激光测距组件,从根本上消除了因测距操作的微小抖动而产生的测量误差,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测距组件
技术介绍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测量时需将激光束对准被测点以确保测量结果 的准确性。其一般的测量过程为首先按下测量键,发出测量激光束;然后将激光束瞄准 远处的目标点;最后按下测量键进行测量并得到测量数据。然而在测量过程中在按下测量 键的一瞬间,测距仪受力导致其晃动,测量激光束偏离原瞄准的被测点,从而产生测量误 差,这种误差达几毫米甚至十几毫米,远大于仪器本身的测量精度,故在实际的使用中, 即使采用了高精度的激光测距仪,却仍然得不到准确的测距结果。为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制造商通过改进测量按键本身的机械结构以减小用户施加在该 测量按键上的按嵌力来减小上述的测量误差,但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这种测量误差, 而无法将其从根本上消除。还有一些测距仪,可以在实施某一测量前将测距仪固定到某处 从而消除测量过程中测距仪的微小抖动,但是对于测距仪的使用者而言,将测距仪固定增 加了操作步骤,也不利于连续在不同地点进行测量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测距组件,该组件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测量过程中因 激光测距仪抖动而产生的测量误差。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技术的激光测距组件,包含 一激光测距装置和一辅助控 制装置,该激光测距装置包含一第一外壳, 一位于第一外壳表面的第一按键操作区,该第 一按键操作区至少包含一个被触发后可使测距装置执行一测量操作的第一按键, 一距离测 量模块, 一第一控制单元, 一第一无线接口单元,距离测量模块、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无 线接口单元均安装于第一外壳的内部,辅助控制装置包含一第二外壳, 一位于第二外壳上的第二按键操作区, 一第二无线接口单元和一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无线接口单元和第二控 制单元安装于第二外壳的内部,第二按键操作区至少包含一个被触发后可使测距装置执行测量操作的第二按键,辅助控制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激光测距装置。 上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和辅助控制装置可组合成一个整体。上述的辅助控制装置还包含一个可由用户手动操作的、用于设定辅助控制装置地址值 的地址开关结构。上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具有一个用来存储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地址值的存储单元。 上述的激光测距装置也包含一个用于设定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地址值的地址开关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所揭示的这种激光测距组件,避免了人手直接在激光 测距装置上进行操作,从根本上消除了激光测距装置因测距操作导致的微小抖动而产生的 测量误差,结构简单,成本低。另外,该辅助控制装置非常小巧,可作为附件连接到测距 仪上或是与测距仪组合成一体,携带方便。采用地址开关结构可以实现激光测距装置和控 制装置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即一个辅助控制装置控制与其对应的激光测距装置,从而有 效地防止测量区域内的测距组件之间相互干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激光测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辅助控制装置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激光测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辅助控制装置的后视图。 图5是图1、 3中所示的激光测距组件的系统框图。 图6是图2、 4中所示辅助控制装置的操作流程图。 图7是图1、 3中所示激光测距组件中的激光测距装置的操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图1-5,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激光测距组件10,包括激 光测距装置20和辅助控制装置30。激光测距装置20包含外壳21,位于外壳21表面的按 键组22和用于显示测量结果的显示屏23,按键组22至少包含一个开启/关闭键221和一个 测量键22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用一个按键来同时实现开启/关闭和测量功能。 辅助控制装置30包含外壳31和位于该外壳31表面的按键组32,该按键组32应至少包含 一个测量键321,该测量键321实现的功能与激光测距装置上的测量键222 —样,用于触发 激光测距装置20进行距离测量。在仅用激光测距装置20来进行距离测量时,按下测量键 222实施距离测量;在利用辅助控制装置30控制激光测距装置20进行距离测量时,则按下 测量键321来实施距离测量。此外,如图2中所示,在辅助控制装置30的外壳上还设有一 个地址开关结构36用于设定控制装置30的地址,以4位地址开关结构为例,控制装置30可以有24,即16位地址,地址范围为0 15,用户可以设定0 15中的任一数字作为该控制装置30的本地地址,并且可以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对其进行修改。激光测距装置20和控制装置30上分别形成有孔状结构24、 33。通过一个连接件40比 如软绳,控制装置30可以很容易地被附着在激光测距装置20上或是从激光测距装置20上 取下。图3中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激光测距组件10。其中,辅助控制装置30做成细 长的笔形,在激光测距装置20上提供了一个可容纳该辅助控制装置30的空腔25,空腔25 的形状与控制装置30相配合,该辅助控制装置30可以方便的插入到该空腔25中与激光测 距装置20组合成为一体,并且在使用的时候可从空腔25中移出。当然,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可以很容易的想到其他形式或结构的辅助控制装置使得其可以被附着在激光测距装 置上或是和该激光测距装置组合成一体。这种辅助控制装置30体积小,实现成本低,携带 起来方便,可以与测距装置一起构成一个测距组件来配套使用。在仅需使用激光测距装置 20来实施测量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将其附着在测距装置20上或者将其插入测距装置20中; 而在需要使用它来控制测距装置20进行距离测量的情况下,直接将其从测距装置20上取 下即可。图5示出该激光测距组件的系统框图。如图所示,距离测量装置20在其外壳21内部 包含有激光测量模块26,微处理器27,无线接口接收单元29以及电源装置41。此外,该 测距装置20还应包含一个存储单元用来存储该测距装置20的地址信息28,或者可以在其 内部放置一个地址开关结构,并通过该地址开关结构来预先设置好测距装置20的地址28。 辅助控制单元30在其外壳31内包含相应的无线接口发送单元34,微处理器35以及电源装 置42。电源装置41、 42可分别对激光测距装置20和辅助控制装置30进行供电。辅助控制装置30对激光测距装置20的无线控制可以釆用红外信号或者无线电信号、 或者其他合适类型的信号来实现,下面仅以红外为例来描述整个控制过程。图6是辅助控 制装置30的操作流程图,首先按下测量键321即开启电源42,电源42给整个辅助控制装 置30供电,微处理器35起动开始工作,微处理器35对按键组32进行扫描获得按键编码, 接着微处理器35获取控制装置30的本地地址编码(由地址开关结构36事先予以设定), 微处理器35将本地地址编码和按键编码组合,同时加上校验位生成新的数据编码,通过无 线发送接口单元34将生成的数据编码发送出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辅助控制装置30对激光测距装置20的控制可以是一对一的控制 或者一对多的控制,优选的,辅助控制装置30同时包含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控制功能。所谓 一对一控制是指, 一个辅助控制装置30仅可以对一个激光测距装置20进行控制。首先, 通过将地址信息固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测距组件,包含一激光测距装置和一辅助控制装置,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包含一第一外壳,一位于所述第一外壳表面的第一按键操作区,所述的第一按键操作区至少包含一个被触发后可使测距装置执行一测量操作的第一按键,一距离测量模块,一第一控制单元,一第一无线接口单元,所述距离测量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单元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所述的辅助控制装置包含一第二外壳,一位于所述第二外壳上的第二按键操作区,一第二无线接口单元和一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的第二无线接口单元和所述的第二控制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按键操作区至少包含一个被触发后可使测距装置执行所述测量操作的第二按键,所述辅助控制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激光测距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其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