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肿瘤细胞逐级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36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逐级分离装置,按照尺寸大小逐级分离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分选和收集,其包括锥形的壳体和调节锥体,所述调节椎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能沿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调节锥体的上端与壳体的上端之间成进口,所述调节锥体的下端与壳体的下端的间隙形成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逐级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逐级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肿瘤细胞通常是指来自于原发肿瘤组织,经脱落和浸染而进入人体外周血的细胞,在循环细胞转移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的组织上寄居,并且可以在许多转移后的固相肿瘤上发现,因而循环肿瘤细胞可以作为早期肿瘤诊断的重要标志。另外循环肿瘤细胞在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循环肿瘤细胞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循环肿瘤细胞的数目及其在人体外周血中的绝对浓度非常低,使得针对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分选和捕获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CTCs检测首先要把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和血细胞分离开来,其中一类分离方法是根据CTCs和血细胞物理特性的不同进行分离富集的。比如,现有技术中的微流体细胞捕获芯片,将人体液体样本经过微流体细胞捕获芯片,从而将特定尺寸的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起来,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循环肿瘤细胞的尺寸大小也是有区别的,如果能分别收集起来进行研究攻克对抑制CTCs临床应用有重大作用。然而,现有的微流体细胞捕获芯片不具备肿瘤细胞逐级分离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逐级分离装置,按照尺寸大小逐级分离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分选和收集。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逐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的壳体和调节锥体,所述调节椎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能沿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调节锥体的上端与壳体的上端之间成进口,所述调节锥体的下端与壳体的下端的间隙形成出口。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承载板安装在壳体上端的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调节螺杆、螺母块、支撑立柱和横向的悬臂,支撑立柱固定在承载板上,支撑立柱的侧壁上加工有滑槽;所述悬臂固定安装在支撑立柱的上端,调节螺杆的上端旋转安装在悬臂上;螺母块的下端固定在调节锥体的上部中心位置,上端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上;所述螺母块的侧壁通过滑块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滑槽内。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出口的间隙大小为10-40u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调节螺杆使调节锥体相对壳体沿着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出口的间隙大小在10-40um范围内调节。将人体液体样本从壳体的进口流入,由于流体空间的限制,可以逐级分选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从出口分选而出,方便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研究;2、微调组件的设计通过调节螺杆和螺母块的配合,准确度高,且方便操作;3、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方便操作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逐级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逐级分离装置侧视图;图中:1、壳体,2、调节锥体,3、支架,4、出口,5、调节螺杆,6、螺母块,7、支撑立柱,8、悬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逐级分离装置,如图1-2所示,其主要包括锥形的壳体1、调节锥体2、微调组件以及支架3。壳体1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壳体1的外壁配合支架3能平稳的放置在平面上。调节锥体2位于壳体1内部并且同轴分布,调节锥体2的下端与壳体1的下端的间隙形成出口4,调节锥体2的上端与壳体1的上端之间成进口。微调组件通过承载板安装在壳体1上端,微调组件包括调节螺杆5、螺母块6、支撑立柱7和横向的悬臂8,支撑立柱7固定在承载板上,支撑立柱7的侧壁上加工有滑槽。悬臂8固定安装在支撑立柱7的上端,调节螺杆5的上端旋转安装在悬臂8上。螺母块6的下端固定在调节锥体2的上部中心位置,上端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5上。螺母块6的侧壁通过滑块滑动配合安装在支撑立柱7上的滑槽内,这样通过旋转调节螺杆5,就可以使调节锥体2上下移动,通过控制调节锥体2下端和壳体1下端的间隙,在10-40um的范围内微调出口4的间隙大小,从而实现循环肿瘤细胞的逐级分离。以分离出10-20um范围肿瘤细胞和20-30um范围的肿瘤细胞为例,本技术所述循环肿瘤细胞逐级分离装置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首先,通过调节螺杆使调节锥体移动,使出口的间隙为10um,将人体液体样本从进口流入,由于流体空间的限制,液体内直径小于10um的细胞流出收集;2、在出口下方放置收集细胞的器皿,通过调节螺杆使调节锥体移动,使出口的间隙为为20um,液体内10-20um的细胞流出收集到器皿内;3、在出口下方放置替换另外一个收集细胞的器皿,通过调节螺杆使调节锥体移动,使出口的间隙为30um,液体内20-30um的细胞流出收集到器皿内。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将10-20um范围肿瘤细胞和20-30um范围的肿瘤细胞分别分离收集,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肿瘤细胞逐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的壳体(1)和调节锥体(2),所述调节锥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能沿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调节锥体(2)的上端与壳体(1)的上端之间成进口,所述调节锥体(2)的下端与壳体(1)的下端的间隙形成出口(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肿瘤细胞逐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的壳体(1)和调节锥体(2),所述调节锥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能沿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调节锥体(2)的上端与壳体(1)的上端之间成进口,所述调节锥体(2)的下端与壳体(1)的下端的间隙形成出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承载板安装在壳体(1)上端的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调节螺杆(5)、螺母块(6)、支撑立柱(7)和横向的悬臂(8),支撑立柱(7)固定在承载板上,支撑立柱(7)的侧壁上加工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郝继辉王振丹李浩夏梅马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