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22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包括内滤芯,所述内滤芯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法兰和出水法兰,所述进水法兰和出水法兰之间设有外网罩,且外网罩卡接在内滤芯的外壁上,所述内滤芯包括超滤层、活性炭层和反渗透层,且反渗透层的底端外壁边缘处连接有污物出管,所述反渗透层的底端外壁中部连接有净水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超滤膜丝过滤、活性炭和反渗透作用,超滤膜丝过滤废液中间体,可有效地节约溶液损失,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具备的吸附能力,RO膜除水分子可通过RO膜,其他杂质无法通过RO膜,三步进行使过滤液更加洁净,设有两个出水口,一个出净化水,具有排污能力,滤芯不脏不堵,寿命更长,水质更安全,降低更换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
本技术涉及滤芯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
技术介绍
超滤膜是以自来水的压力为推动力,自来水进入滤芯后,在水压作用下,净化水从管壁的微孔中渗出,细菌、铁锈、胶体等杂质则被截留在管内,并在用户使用普通自来水时从排污口排出。普通净水器过滤时,水中杂质都留在净水器里。随着不断使用,收集脏物越来越多,很短一段时间就需要拆开清洗或更换滤芯,费用大而且很麻烦。另外过滤的水每次都流过这些脏物,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过滤后的水比过滤前还脏的现象,滤芯就成了二次污染源。普通净水器就象一个收集脏物的垃圾桶,因为它只有一个出水口,没有排污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包括内滤芯,所述内滤芯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法兰和出水法兰,所述进水法兰和出水法兰之间设有外网罩,且外网罩卡接在内滤芯的外壁上,所述内滤芯包括超滤层、活性炭层和反渗透层,且反渗透层的底端外壁边缘处连接有污物出管,所述反渗透层的底端外壁中部连接有净水出管,所述超滤层包括两个固定板和超滤膜丝组,两个所述固定板靠近活性炭仓的一侧均设有透孔,所述活性炭仓的内壁均匀填充有活性炭,且活性炭层和反渗透层的连接处设有隔板,所述反渗透层包括集水管、原水导流网、RO膜和透过水道网,且原水导流网、RO膜和透过水道网依次套接在集水管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反渗透层和内滤芯的内壁之间留有水压仓,且水压仓的内壁和污物出管、净水出管的相对一侧内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集水管为陶瓷管和防渗环组成,且陶瓷管的顶端设有进液孔,所述防渗环卡接在陶瓷管和反渗透层的底端连接处。优选的,所述进水法兰的顶部内壁卡接有进水垫圈和集水斗,且进水垫圈卡接在集水斗和固定板的连接处。优选的,所述超滤膜丝组为漏斗状结构,且超滤膜丝组的外壁卡接有封隔罩,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外壁卡接在封隔罩的两端外壁上。优选的,所述RO膜为双层结构,且RO膜通过水分子而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均无法通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超滤膜滤芯分为三部分,超滤膜丝过滤、活性炭和反渗透作用,超滤膜丝过滤废液中间体的浓缩,对提高物料的澄明度和稳定性的作用显著,并可有效地节约溶液和污物,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具备的吸附能力,其多孔性可以吸附水中的微细物质,常用于水处理中的去除水中有机物、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并有脱色、去除异味的功效,RO膜孔径小至纳米级,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三步进行使过滤液更加洁净,进而分担每层过滤负荷。2.本超滤膜滤芯有两个出水口,一个出净化水,一个出带有杂质的普通自来水,由于具有排污能力,滤芯不脏不堵,寿命更长,水质更安全,降低更换周期,在家用时更加省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的内滤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的净水出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水法兰、2污物出管、3净水出管、4外网罩、5内滤芯、6进水法兰、7超滤膜丝组、8活性炭、9水压仓、10原水导流网、11RO膜、12透过水道网、13集水管、14防渗环、15陶瓷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包括内滤芯5,内滤芯5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法兰6和出水法兰1,进水法兰6和出水法兰1之间设有外网罩4,且外网罩4卡接在内滤芯5的外壁上,内滤芯5包括超滤层、活性炭层和反渗透层,且反渗透层的底端外壁边缘处连接有污物出管2,反渗透层的底端外壁中部连接有净水出管3,超滤层包括两个固定板和超滤膜丝组7,两个固定板靠近活性炭仓的一侧均设有透孔,活性炭仓的内壁均匀填充有活性炭8,且活性炭层和反渗透层的连接处设有隔板,反渗透层包括集水管13、原水导流网10、RO膜11和透过水道网12,且原水导流网10、RO膜11和透过水道网12依次套接在集水管13的外壁上,反渗透层和内滤芯5的内壁之间留有水压仓9,且水压仓9的内壁和污物出管2、净水出管3的相对一侧内腔相连通,集水管13为陶瓷管15和防渗环14组成,且陶瓷管15的顶端设有进液孔,防渗环14卡接在陶瓷管15和反渗透层的底端连接处,进水法兰6的顶部内壁卡接有进水垫圈和集水斗,且进水垫圈卡接在集水斗和固定板的连接处,超滤膜丝组7为漏斗状结构,且超滤膜丝组7的外壁卡接有封隔罩,两个固定板的底端外壁卡接在封隔罩的两端外壁上,RO膜11为双层结构,且RO膜11通过水分子而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均无法通过。工作原理:本超滤膜滤芯过滤效果分为三部分,超滤膜丝过滤、活性炭和反渗透作用,超滤膜丝组7呈漏斗状结构,过滤废液中间污物,再经过活性炭8主要是利用其具备的吸附能力,其多孔性可以吸附水中的微细物质,常用于水处理中的去除水中有机物、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并有脱色、去除异味的功效,最后通过原水导流网10、RO膜11和透过水道网,其中RO膜11孔径小至纳米级,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11,而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11,三步进行使过滤液更加洁净,进而分担每层过滤负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包括内滤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滤芯(5)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法兰(6)和出水法兰(1),所述进水法兰(6)和出水法兰(1)之间设有外网罩(4),且外网罩(4)卡接在内滤芯(5)的外壁上,所述内滤芯(5)包括超滤层、活性炭层和反渗透层,且反渗透层的底端外壁边缘处连接有污物出管(2),所述反渗透层的底端外壁中部连接有净水出管(3),所述超滤层包括两个固定板和超滤膜丝组(7),两个所述固定板靠近活性炭仓的一侧均设有透孔,所述活性炭仓的内壁均匀填充有活性炭(8),且活性炭层和反渗透层的连接处设有隔板,所述反渗透层包括集水管(13)、原水导流网(10)、RO膜(11)和透过水道网(12),且原水导流网(10)、RO膜(11)和透过水道网(12)依次套接在集水管(13)的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包括内滤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滤芯(5)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法兰(6)和出水法兰(1),所述进水法兰(6)和出水法兰(1)之间设有外网罩(4),且外网罩(4)卡接在内滤芯(5)的外壁上,所述内滤芯(5)包括超滤层、活性炭层和反渗透层,且反渗透层的底端外壁边缘处连接有污物出管(2),所述反渗透层的底端外壁中部连接有净水出管(3),所述超滤层包括两个固定板和超滤膜丝组(7),两个所述固定板靠近活性炭仓的一侧均设有透孔,所述活性炭仓的内壁均匀填充有活性炭(8),且活性炭层和反渗透层的连接处设有隔板,所述反渗透层包括集水管(13)、原水导流网(10)、RO膜(11)和透过水道网(12),且原水导流网(10)、RO膜(11)和透过水道网(12)依次套接在集水管(13)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超滤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层和内滤芯(5)的内壁之间留有水压仓(9),且水压仓(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勤梁李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澳科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