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多功能肽的微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22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生产多功能肽的微滤系统,包括:供水线路、与所述供水线路连通的微滤罐、与所述供水线路和所述微滤罐均连通的总压泵、与供水线路和所述总压泵均相连通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内的改线结构;所述过滤装置按进水顺序,依次包括:进水支路、与所述进水支路连通的出水支路;所述进水支路还直接连接供水线路,所述出水支路还直接连接有排水线;所述进水支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出水支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多功能肽的微滤系统
本技术涉及微滤
,具体是用于生产多功能肽的微滤系统。
技术介绍
微滤又称微孔过滤,是以多孔膜(微孔滤膜)为过滤介质,在0.1~0.3MPa的压力推动下,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肽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过滤。而多功能肽在工业生产中,对过滤的要求更高,同时要求有一定的产出率。以下提供一种工业生产中多功能肽的微滤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用于生产多功能肽的微滤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生产多功能肽的微滤系统,包括:供水线路、与所述供水线路连通的微滤罐、与所述供水线路和所述微滤罐均连通的总压泵、与供水线路和所述总压泵均相连通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内的改线结构;所述过滤装置按进水顺序,依次包括:进水支路、与所述进水支路连通的出水支路;所述进水支路还直接连接供水线路,所述出水支路还直接连接有排水线;所述进水支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出水支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四支路依次排列,所述改线结构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支路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支路包括:按进水顺序依次连通首尾的两个进水管;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支路包括:按进水顺序依次连通首尾的两个出水管;所述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结构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改线结构设置在每个进水管和每个出水管上,包括:连接管道的总线、由所述总线拆分出的第一分路和第二分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供水线路包括:冰水线、进CIP总线、进CIP支线、进RO水线;所述冰水线与第一支路的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进CIP总线连通微滤罐,所述进CIP支线连通总压泵;所述进RO水线与微滤罐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装置通过设置微滤罐实现微滤过程,通过将供水线路划分为清洗的CIP线和过滤的RO水线以根据需求进行供水,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处理微滤后残留的小部分肽液,通过设置进水支路和出水支路以及多个进水管和出水管,以实现逐步过滤。本装置相较于原本的微滤系统,对残留的肽液再利用,进一步提升了微滤系统的过滤效果,减少了浪费,提升了产出率。附图说明图1为微滤系统结构图;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图3为图2的局部视图B;图4为图3的局部视图C。图中:1—供水线路,11—冰水线,111—进冰水线,112—出冰水线,12—进CIP总线,121—进CIP支线,13—进RO水线,14—微滤罐,15—中转阀,151—第一阀,152—第二阀,153—第三阀,2—总压泵,21—第一调节泵,22—第二调节泵,3—过滤装置,31—进水支路,311—第一支路,312—第二支路,32—出水支路,321—第三支路,322—第四支路,33—进水管,34—出水管,35—排水线,4—改线结构,41—总线,42—第一分路,43—第二分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图1为微滤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微滤系统包括:供水线路1、与所述供水线路1连通的微滤罐14、与所述供水线路1和所述微滤罐14均连通的总压泵2、与供水线路1和所述总压泵2均相连通的过滤装置3,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3内的改线结构4。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图3为图2的局部视图B,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过滤装置3按进水顺序,依次包括:进水支路31、与所述进水支路31连通的出水支路32。从总压泵2沿着进水方向,依次经过进水支路31和所述出水支路32。所述进水支路31还直接连接供水线路1,所述出水支路还直接连接有排水线35。所述进水支路3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支路311和第二支路312,所述出水支路3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支路321和第四支路322。所述第一支路311、所述第二支路312、所述第三支路321、所述第四支路322依次排列,所述改线结构4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支路之间。供水线路1提供用水,水一部分进入微滤罐14内,提供肽液微滤搅拌的用水。微滤罐14内的肽液一大部分是经微滤完成后再直接进入下一工艺环节,另一小部分未完成微滤并且未排出的再通过导入的水,进入总压泵2内,由总压泵2进行统一配给,再简单过滤处理后一部分作为废液排出,一部分可用的回到微滤罐14内配合下一次肽液进行再利用。供水线路1提供用水,还有一部分直接进入进水支路31。与总压泵2输送进进水支路31的肽液汇合,便于过滤的进行。进水支路31的过滤后,进入出水支路32,再排出和回到微滤罐14内。设置进水支路31和出水支路32的目的,一是避免水流汇入将单支路的肽液直接冲散,未经过充分的稀释和处理就直接排出,二是为了以这种逐层过滤的形式,逐步增加可用肽液的浓度,提升过滤后得到的肽液的可使用度。所述第一支路311包括:按进水顺序依次连通首尾的两个进水管33。所述第一支路311和第二支路312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支路321包括:按进水顺序依次连通首尾的两个出水管34。所述第三支路321和第四支路322结构相同。一条支路上设置两个过滤管道,实现逐层过滤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上,增设了改线结构4。图4为图3的局部视图C,如图4所示,所述改线结构4设置在每个进水管33和每个出水管34上,包括:连接管道的总线41、由所述总线41拆分出的第一分路42和第二分路43。设置第一分路42和第二分路43可以灵活地连接上下相邻的其他管道,改变原本的水流分线,有利于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更改。所述供水线路1包括:冰水线11、进CIP总线12、进CIP支线121,进RO水线13。所述冰水线11与第一支路311的进水管33相连通。所述进CIP总线12连通微滤罐14,所述进CIP支线121连通总压泵2。所述进RO水线13与微滤罐14连通。CIP系统是CleanInPlace的缩写,原位清洗(在线清洗、就地清洗)。用于清洗。RO水即反渗透水,RO全称为ReversesOsmosis。用于微滤。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生产多功能肽的微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线路(1)、与所述供水线路(1)连通的微滤罐(14)、与所述供水线路(1)和所述微滤罐(14)均连通的总压泵(2)、与供水线路(1)和所述总压泵(2)均相连通的过滤装置(3),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3)内的改线结构(4);/n所述过滤装置(3)按进水顺序,依次包括:进水支路(31)、与所述进水支路(31)连通的出水支路(32);所述进水支路(31)还直接连接供水线路(1),所述出水支路还直接连接有排水线(35);/n所述进水支路(3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支路(311)和第二支路(312),所述出水支路(3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支路(321)和第四支路(322)。/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生产多功能肽的微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线路(1)、与所述供水线路(1)连通的微滤罐(14)、与所述供水线路(1)和所述微滤罐(14)均连通的总压泵(2)、与供水线路(1)和所述总压泵(2)均相连通的过滤装置(3),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3)内的改线结构(4);
所述过滤装置(3)按进水顺序,依次包括:进水支路(31)、与所述进水支路(31)连通的出水支路(32);所述进水支路(31)还直接连接供水线路(1),所述出水支路还直接连接有排水线(35);
所述进水支路(3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支路(311)和第二支路(312),所述出水支路(3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支路(321)和第四支路(3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多功能肽的微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311)、所述第二支路(312)、所述第三支路(321)、所述第四支路(322)依次排列,所述改线结构(4)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支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崔景林崔海伦
申请(专利权)人:国肽生物工程常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