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线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包括第一器壳,还包括卡紧机构,所述第一器壳的内腔中安装有卡紧机构并通过卡紧机构与电线杆连接,所述卡紧机构包括:液压泵和卡爪,所述连通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器壳左侧卡设的孔洞并与固定爪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爪右侧开设有槽口并通过槽口与液压杆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的伸缩杆穿过卡爪左侧卡设的孔洞并与卡爪活动连接,利用卡紧机构的液压泵通过连通杆向液压杆提供动力使液压杆收缩,液压杆带动活动板与固定块带动卡爪移动,让卡爪和固定爪之间的距离相互靠近,使对不同大小的电线杆均能卡接使用。
A kind of laying down device for replacing electric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线杆
,具体为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杆是一种将电网的电压减压传递给家用电和工厂用电的器具,在使用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可能会需要更换,但是电线杆长度高重量大,不方便对电线杆进行更换,只能通过起吊等方式将电线杆吊起在进行放倒,在通过起吊将电线杆放倒更换的时候可能因为惯性和电线杆本身的重量对地面进行冲击损坏地面并把地面砸出孔洞,修复地面要花更多的经济,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该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解决了现有起吊更换电线杆会因为惯性和电线杆的重量对地面破坏,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包括起吊机,还包括卡紧机构,所述起吊机的起吊机构与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连接器顶部的拉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底部与第一器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器壳的内腔中安装有卡紧机构并通过卡紧机构与电线杆连接;所述卡紧机构包括:液压泵、连通杆、液压杆、固定爪和卡爪,所述液压泵的底部与第一器壳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左侧与连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通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器壳左侧卡设的孔洞并与固定爪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爪右侧开设有槽口并通过槽口与液压杆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的伸缩杆穿过卡爪左侧卡设的孔洞并与卡爪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起吊机的底部与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右侧与转盘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左侧卡设有槽口并通过槽口与第二器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器壳的内腔中安装有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的连通杆穿过第二器壳右侧开设的槽口并与第二器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卡紧机构还包括:活动板、限位块和垫圈,所述液压杆的伸缩杆顶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与卡爪上开设的孔洞壁贴合,所述卡爪上开设的孔洞壁右侧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卡爪和固定爪上开设的卡接圆弧处均安装有垫圈。优选的,所述卡爪和固定爪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开设的卡接圆弧与电线杆的外表面卡接。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利用卡紧机构的液压泵通过连通杆向液压杆提供动力使液压杆收缩,液压杆带动活动板与固定块带动卡爪移动,让卡爪和固定爪之间的距离相互靠近,使对不同大小的电线杆均能卡接使用。(2)、该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通过第二器壳和第一器壳内安装的卡紧机构将电线杆的卡紧后,通过起吊机放松钢丝绳对连接器的拉力,使电线杆向一侧倾斜,转盘带动第二器壳向电线杆顶部倾斜的反方向倾斜,通过一点点放松对钢丝绳的受力,使电线杆旋转90°,再将电线杆平放在支架上,防止电线杆放倒时损伤地面。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中卡爪和固定爪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中转盘的右视图。图中:1起吊机、2底板、3钢丝绳、4连接器、5第一器壳、6卡紧机构:61液压泵、62连通杆、63液压杆、64固定爪、65卡爪、66活动板、67限位块、68垫圈、7电线杆、8第二器壳、9转盘、10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包括起吊机1,还包括卡紧机构6,起吊机1的起吊机构与钢丝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连接器4顶部的拉环固定连接,连接器4的底部与第一器壳5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器壳5的内腔中安装有卡紧机构6并通过卡紧机构6与电线杆7连接,第一器壳5上安装的卡紧机构6将电线杆7吊起方便后续操作;起吊机1的底部与底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底板2顶部的右侧与支撑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板10的右侧与转盘9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转盘9的左侧卡设有槽口并通过槽口与第二器壳8固定连接,第二器壳8的内腔中安装有卡紧机构6,第二器壳8上安装的卡紧机构6作用是将电线杆7的底部卡接,方便后续对电线杆7放倒做准备,卡紧机构6的连通杆62穿过第二器壳8右侧开设的槽口并与第二器壳8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器壳8和第一器壳5内安装的卡紧机构6将电线杆7的卡紧后,通过起吊机1放松钢丝绳3对连接器4的拉力,使电线杆7向一侧倾斜,转盘9带动第二器壳8向电线杆7顶部倾斜的反方向倾斜,通过一点点放松对钢丝绳3的受力,使电线杆7旋转90°,再将电线杆7平放在支架上,防止电线杆7放倒时损伤地面。卡紧机构6包括:液压泵61、连通杆62、液压杆63、固定爪64和卡爪65,液压泵61的底部与第一器壳5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液压泵61的左侧与连通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通杆6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器壳5左侧卡设的孔洞并与固定爪64的左侧固定连接,固定爪64右侧开设有槽口并通过槽口与液压杆63的外壳固定连接,液压杆63的伸缩杆穿过卡爪65左侧卡设的孔洞并与卡爪65活动连接,卡紧机构6还包括:活动板66、限位块67和垫圈68,液压杆63的伸缩杆顶部安装有活动板66,活动板66的外表面与卡爪65上开设的孔洞壁贴合,卡爪65上开设的孔洞壁右侧安装有限位块67,活动板66和限位板67的作用是防止卡爪65和固定爪64之间的连接防止卡紧机构6失效,卡爪65和固定爪64上开设的卡接圆弧处均安装有垫圈68,垫圈68的作用是增加卡爪65和固定爪64与电线杆7之间卡接的密封性并防止电线杆7受损,卡爪65和固定爪64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开设的卡接圆弧与电线杆7的外表面卡接,利用卡紧机构6的液压泵61通过连通杆62向液压杆63提供动力使液压杆63收缩,液压杆63带动活动板66与固定块67带动卡爪65移动,让卡爪65和固定爪64之间的距离相互靠近,使对不同大小的电线杆7均能卡接使用。在使用时,通过起吊机1将第一器壳5移动至电线杆7的正上方,在将卡爪65和固定爪64的位置移动至电线杆7的外表面处,通过液压泵61对液压杆63提供动力,卡爪65向固右侧移动使卡爪65与固定爪64将电线杆7的顶部卡接,通过起吊机1将电线杆7抬高,再利用第二器壳8上安装的卡紧机构6将电线杆7的底部卡接,通过起吊机1将钢丝绳3的力放松,使钢丝绳3不在紧绷,电线杆7的顶部向一侧倾斜,此时转盘9带动第二器壳8向电线杆7顶部倾斜的反方向倾斜,通过起吊机1移一点点对钢丝绳3的力放松使电线杆7旋转90°并与地面平行,再将电线杆7放置在支架上通过放松卡紧机构6,完成对电线杆7的放倒。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包括起吊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紧机构(6),所述起吊机(1)的起吊机构与钢丝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连接器(4)顶部的拉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4)的底部与第一器壳(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器壳(5)的内腔中安装有卡紧机构(6)并通过卡紧机构(6)与电线杆(7)连接;/n所述卡紧机构(6)包括:液压泵(61)、连通杆(62)、液压杆(63)、固定爪(64)和卡爪(65),所述液压泵(61)的底部与第一器壳(5)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泵(61)的左侧与连通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通杆(6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器壳(5)左侧卡设的孔洞并与固定爪(64)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爪(64)右侧开设有槽口并通过槽口与液压杆(63)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63)的伸缩杆穿过卡爪(65)左侧卡设的孔洞并与卡爪(65)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包括起吊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紧机构(6),所述起吊机(1)的起吊机构与钢丝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连接器(4)顶部的拉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4)的底部与第一器壳(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器壳(5)的内腔中安装有卡紧机构(6)并通过卡紧机构(6)与电线杆(7)连接;
所述卡紧机构(6)包括:液压泵(61)、连通杆(62)、液压杆(63)、固定爪(64)和卡爪(65),所述液压泵(61)的底部与第一器壳(5)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泵(61)的左侧与连通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通杆(6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器壳(5)左侧卡设的孔洞并与固定爪(64)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爪(64)右侧开设有槽口并通过槽口与液压杆(63)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63)的伸缩杆穿过卡爪(65)左侧卡设的孔洞并与卡爪(65)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杆更换用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机(1)的底部与底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顶部的右侧与支撑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素琼,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迎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