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12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包括底部支撑装置、限位装置和起吊装置,底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主梁,主梁的底面上开设有穿设槽,且穿设槽的长度与主梁的长度相等,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限位梁,限位梁水平设置且垂直于主梁,限位梁至少与两根主梁连接,限位梁位于主梁的上侧;起吊装置包括吊装带,吊装带的数量与主梁的数量相等,每根主梁底面的穿设槽内均穿设有一根吊装带。能够一次性吊起多块盖板,提高吊车设备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
本技术涉及市政排水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
技术介绍
雨水方沟是一种排水沟渠,其具体作用是排除雨水,在市政建设时,雨水方沟是否建设合理关系到周围能否进行良好的排水。雨水方沟主要包括沟渠本体和盖设在沟渠本体上的盖板。目前的雨水方沟主要分为明沟和暗沟。明沟不设盖板或者设置有通水的篦子作为盖板,其主要用于排出地面水,地面水可以直接流入明沟内汇集并排出。暗沟的通常埋设在地下,且盖设有混凝土盖板,其主要用于汇集其他管路所排出的雨水,之后一并排出。目前雨水方沟的盖板通常都是预制混凝土板,当浇筑盖板时,预先将预埋件埋设在盖板内。之后通过吊车等设备勾住预埋件,从而将盖板吊起,之后移动至排水方沟上侧。因为每块预制盖板的重量较低,只有200kg左右,无法发挥吊车的全部功效,造成吊车设备利用率降低,从而导致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其能够一次性吊起多块盖板,提高吊车设备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包括底部支撑装置、限位装置和起吊装置,底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主梁,主梁的底面上开设有穿设槽,且穿设槽的长度与主梁的长度相等,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限位梁,限位梁水平设置且垂直于主梁,限位梁至少与两根主梁连接,限位梁位于主梁的上侧;起吊装置包括吊装带,吊装带的数量与主梁的数量相等,每根主梁底面的穿设槽内均穿设有一根吊装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根据盖板的大小来组装吊装工具,注意使限位梁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排水方沟的宽度。在放置盖板的时候,先通过千斤顶这样的小型起重设备将盖板顶起,然后将盖板放置在主梁上,且盖板位于相邻的两根限位梁之间。当吊装工具上放置有多块盖板后,将吊装带穿设在主梁底面的穿设槽内,通过起重机来吊起吊装带,从而将整个吊装工具吊起。接着将吊装工具吊至排水方沟内,限位梁和主梁均可以放入排水方沟内,而盖板则架设在排水方沟上。其能够一次性吊起多块盖板,提高吊车设备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穿设槽内侧的顶面上开设有缓冲通槽,缓冲通槽开设在穿设槽的两端处,缓冲通槽与穿设槽连接一端的边角处设置成圆角,吊装带穿设在缓冲通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吊装带穿设在穿设槽内时,吊装带的两端均穿设过缓冲通槽,因为缓冲通槽的边角处设置成圆角,其能够保护吊装带,降低吊装带的磨损速率,提高吊装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主梁的顶面上开设有安装腰孔,安装腰孔的长度方向与主梁的长度方向一致,安装腰孔的数量与限位梁的数量相等,且相邻两个安装腰孔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吊装工具时,在限位梁上穿设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穿设过安装腰孔,即可方便的将限位梁固定在主梁上。并且固定螺栓可以方便的调节在安装腰孔内的位置,从而调节限位梁的位置,其便于工人进行组装,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的盖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穿设槽内侧的顶面上开设有下收纳槽,下收纳槽沿着安装腰孔设置,且下收纳槽的横截面大于安装腰孔的横截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收纳槽的面积更大,其可以将固定螺栓的头部或者配合固定螺栓的固定螺母放置在下收纳槽内,使穿设过穿设槽内的吊装带保持平整,不易顶起吊装带,从而保护了吊装带,使吊装带更为耐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限位梁上开设有调节腰孔,调节腰孔的长度方向与限位梁的长度方向一致,调节腰孔的数量与主梁的数量相等,且相邻两个调节腰孔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限位梁上穿设固定螺栓的时候,调节两根主梁之间的位置。进而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的盖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限位梁的顶面上开设有上收纳槽,上收纳槽沿着调节腰孔设置,上收纳槽的横截面大于调节腰孔的横截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收纳槽的横截面更大,其可以将固定螺栓的头部或者配合固定螺栓的固定螺母放置在上收纳槽内,使限位梁的顶面保持平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主梁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筒,两个限位筒与两个缓冲通槽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限位筒和缓冲通槽的轴线共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带穿设过缓冲通槽后,接着穿设过限位筒。其能够进行缓冲,使吊装带能够更为平缓的从穿设槽内穿出。保护了吊装带,提高了吊装带的使用寿命,且在吊起吊装工具的时候,使吊装工具更为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限位筒和穿设槽的侧面上均开设有贯穿槽,贯穿槽开设在主梁上的限位筒和穿设槽远离另一组限位筒和穿设槽的侧面上,且贯穿槽的横截面与其所在的侧面大小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贯穿槽,其能够便于工人安装和拆卸吊装带,使用更为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能够一次性吊起多块盖板,提高吊车设备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2.能够保护吊装带,降低吊装带的磨损速率,提高吊装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隐藏吊装带后,穿设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梁;11、穿设槽;12、缓冲通槽;13、安装腰孔;14、下收纳槽;2、限位梁;21、调节腰孔;22、上收纳槽;3、吊装带;4、限位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包括底部支撑装置、限位装置和起吊装置,底部支撑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两根主梁1,限位装置包括四根水平设置的限位梁2,起吊装置包括两根吊装带3。两根主梁1相互平行,四根限位梁2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主梁1。限位梁2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主梁1的上侧。主梁1的底面上开设有穿设槽11,穿设槽11的长度与主梁1的长度相等。穿设槽11内侧的顶面上开设有两个缓冲通槽12,两个缓冲通槽12分别位于主梁1的两端处,缓冲通槽12与穿设槽11连接一端的边角处设置成圆角。两根吊装带3分别穿设在两个穿设槽11内,吊装带3的长度大于主梁1的长度。吊装带3的两端均穿设过缓冲通槽12。参照图1和图2,主梁1的顶面上开设有四个安装腰孔13,安装腰孔13的长度方向与主梁1的长度方向一致,安装腰孔13等间距的设置在主梁1上。在穿设槽11内侧的顶面上开设有四个下收纳槽14,每个下收纳槽14均与一个安装腰孔13对应,且下收纳槽14沿着其所对应的安装腰孔13设置,下收纳槽14的横截面大于安装腰孔13的横截面。在限位梁2上开设有两个调节腰孔21,调节腰孔21的长度方向与限位梁2的长度方向一致,调节腰孔21分别设置在限位梁2的两端处。在限位梁2的顶面上开设有两个上收纳槽22,两个上收纳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装置、限位装置和起吊装置,底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主梁(1),主梁(1)的底面上开设有穿设槽(11),且穿设槽(11)的长度与主梁(1)的长度相等,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限位梁(2),限位梁(2)水平设置且垂直于主梁(1),限位梁(2)至少与两根主梁(1)连接,限位梁(2)位于主梁(1)的上侧;起吊装置包括吊装带(3),吊装带(3)的数量与主梁(1)的数量相等,每根主梁(1)底面的穿设槽(11)内均穿设有一根吊装带(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装置、限位装置和起吊装置,底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主梁(1),主梁(1)的底面上开设有穿设槽(11),且穿设槽(11)的长度与主梁(1)的长度相等,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限位梁(2),限位梁(2)水平设置且垂直于主梁(1),限位梁(2)至少与两根主梁(1)连接,限位梁(2)位于主梁(1)的上侧;起吊装置包括吊装带(3),吊装带(3)的数量与主梁(1)的数量相等,每根主梁(1)底面的穿设槽(11)内均穿设有一根吊装带(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设槽(11)内侧的顶面上开设有缓冲通槽(12),缓冲通槽(12)开设在穿设槽(11)的两端处,缓冲通槽(12)与穿设槽(11)连接一端的边角处设置成圆角,吊装带(3)穿设在缓冲通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1)的顶面上开设有安装腰孔(13),安装腰孔(13)的长度方向与主梁(1)的长度方向一致,安装腰孔(13)的数量与限位梁(2)的数量相等,且相邻两个安装腰孔(13)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水方沟的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设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平陈永华何志辉赵昕孙熙栋齐丽勇董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