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果榨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36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榨汁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果榨汁机,包括器壳,还包括选择过滤机构,所述器壳的内腔开设有槽孔并通过槽孔与选择过滤机构连接,所述选择过滤机构包括:转动圆筒和密封垫,所述转动圆筒的外表面与器壳内腔中开设的槽孔壁贴合,所述转动圆筒内表面左侧的底部与隔板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的圆弧面与器壳内腔开设槽孔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部与第二导流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选择过滤机构的隔板将过滤板挡住,果汁会和果渣一起从第二导流块导入器壳内腔的底部再从第一导流块和出水管导出,带有果渣的果汁虽然口感不好,但是起到了防止了水果中纤维素等绝大部分营养的流失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果榨汁机
本技术涉及榨汁机
,具体为一种水果榨汁机。
技术介绍
榨汁机是一种将果蔬快速榨成果蔬汁的器具,现有水果榨汁机解决了儿童不愿意吃水果的问题,果汁不仅儿童喜欢喝而且十分方便饮用,通过果汁对儿童进行营养补充,但是榨汁会去除果汁中的残渣时会把水果本身的纤维素一起带走,纤维素具有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现有的榨汁机为了口感而考量一般都会装有除渣装置而造成水果中部分营养的流失,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水果榨汁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果榨汁机,该水果榨汁机,解决了现有水果榨汁机安装的去渣装置减少水果营养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果榨汁机,包括底座和器壳,还包括选择过滤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与器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器壳的内腔开设有槽孔并通过槽孔与选择过滤机构连接;所述选择过滤机构包括:转动圆筒、隔板、第二导流块、过滤板和密封垫,所述转动圆筒的外表面与器壳内腔中开设的槽孔壁贴合,隔板和过滤板均为半圆弧形且中间均开设有半圆形孔洞,所述隔板和过滤板开设的半圆形孔孔壁上均安装有密封垫,所述转动圆筒内表面左侧的底部与隔板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的圆弧面与器壳内腔开设槽孔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的顶部与转动圆筒底部的右侧贴合,所述隔板的顶部与第二导流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器壳内腔的底壁与第一导流块的底部固定连接,器壳左侧底部开设有槽口并通过槽口与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安装有截止阀。r>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腔的底壁与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底座顶部开设的孔洞、器壳底部开设的孔洞和第一导流块上开设的通孔,并与底座、器壳和第一导流块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杆顶部的外表面安装有榨汁刀片,所述榨汁刀片的外表面与转动圆筒的内表面贴合。优选的,所述器壳外表面的顶部与封盖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封盖内表面的顶壁与转动圆筒的顶部贴合。优选的,所述过滤板和隔板的外形完全一致,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直径为0.1mm的孔洞。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果榨汁机。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水果榨汁机,通过选择过滤机构的过滤板,将果汁和果渣分离,让果汁具有较好口感,使不爱吃水果的儿童能补充部分营养,起到了使儿童预防部分疾病的效果。(2)、该水果榨汁机,通过选择过滤机构的隔板将过滤板挡住,果汁会和果渣一起从第二导流块导入器壳内腔的底部再从第一导流块和出水管导出,带有果渣的果汁虽然口感不好,但是起到了防止了水果中纤维素等绝大部分营养的流失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中转动圆筒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中过滤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中隔板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电机、3转杆、4榨汁刀片、5器壳、6第一导流块、7出水管、8截止阀、9选择过滤机构:91转动圆筒、92隔板、93第二导流块、94过滤板、95密封垫、10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果榨汁机,包括底座1和器壳5,还包括选择过滤机构9,底座1的顶部与器壳5的底部固定连接,器壳5外表面的顶部与封盖10的内表面贴合,封盖10内表面的顶壁与转动圆筒91的顶部贴合,封盖10的作用是在榨汁机工作时防止果汁被榨汁刀片4冲击溅出器壳5,器壳5的内腔开设有槽孔并通过槽孔与选择过滤机构9连接;器壳5内腔的底壁与第一导流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导流块6的作用是防止果汁在器壳5内腔的底壁积存预防浪费,器壳5左侧底部开设有槽口并通过槽口与出水管7的一端固定连通,出水管7的外表面安装有截止阀8,截止阀8的作用控制出水管7与器壳5内腔的接通与断开,防止在果汁没有全部榨完时部分果汁提前流出器壳5的内腔,底座1内腔的底壁与电机2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2的输出轴与转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杆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底座1顶部开设的孔洞、器壳5底部开设的孔洞和第一导流块6上开设的通孔,并与底座1、器壳5和第一导流块6活动连接,转杆3顶部的外表面安装有榨汁刀片4,榨汁刀片4的外表面与转动圆筒91的内表面贴合;选择过滤机构9包括:转动圆筒91、隔板92、第二导流块93、过滤板94和密封垫95,转动圆筒91的外表面与器壳5内腔中开设的槽孔壁贴合,隔板92和过滤板94均为半圆弧形且中间均开设有半圆形孔洞,隔板92和过滤板94开设的半圆形孔孔壁上均安装有密封垫95,密封垫95增加了隔板92过滤板94与转杆3之间的密封性,转动圆筒91内表面左侧的底部与隔板92的圆弧面固定连接,过滤板94的圆弧面与器壳5内腔开设槽孔壁的右侧固定连接,过滤板94的顶部与转动圆筒91底部的右侧贴合,隔板92的顶部与第二导流块93的底部固定连接,过滤板94和隔板92的外形完全一致,过滤板94上开设有直径为0.1mm的孔洞,过滤板94上开设孔洞直径为0.1mm的作用是在需要口感好无果渣的果汁时能将较小的果渣也隔离,保证果汁口感,通过选择过滤机构9的过滤板94,将果汁和果渣分离,让果汁具有较好口感,使不爱吃水果的儿童能补充部分营养,起到了使儿童预防部分疾病的效果,通过选择过滤机构9的隔板92将过滤板94挡住,果汁会和果渣一起从第二导流块93导入器壳5内腔的底部再从第一导流块6和出水管7导出,带有果渣的果汁虽然口感不好,但是起到了防止了水果中纤维素等绝大部分营养的流失的效果,在果汁榨完后将隔板92挡住过滤板94在加入清水也能起到方便对榨汁机进行清洗的作用。在使用时,将水果放入器壳5的内腔中,启动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转杆3旋转,转杆3带动榨汁刀片4对水果进行搅拌榨汁,榨出的果汁和果渣向下掉落,如果要喝无渣口感好的果汁,通过转动圆筒91将隔板92的位置旋转到器壳5内腔的左侧,果汁和果渣通过第二导流块93全部掉落在过滤板94上,过滤板94将果汁导入器壳5的底部,将果渣隔离,如果需要喝高营养不去除果渣的果汁,通过通过转动圆筒91将隔板92的位置旋转到器壳5内腔的右侧并挡住过滤板94,果汁和果渣通过第二导流块93第一导流块6进入进水管7中,打开截止阀8取出果汁,当使用完成后,打开截止阀8,向器壳5内加入水,启动电机2清洗器壳5,完成工作。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水果榨汁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果榨汁机,包括底座(1)和器壳(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择过滤机构(9),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器壳(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器壳(5)的内腔开设有槽孔并通过槽孔与选择过滤机构(9)连接;/n所述选择过滤机构(9)包括:转动圆筒(91)、隔板(92)、第二导流块(93)、过滤板(94)和密封垫(95),所述转动圆筒(91)的外表面与器壳(5)内腔中开设的槽孔壁贴合,隔板(92)和过滤板(94)均为半圆弧形且中间均开设有半圆形孔洞,所述隔板(92)和过滤板(94)开设的半圆形孔孔壁上均安装有密封垫(95),所述转动圆筒(91)内表面左侧的底部与隔板(92)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94)的圆弧面与器壳(5)内腔开设槽孔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94)的顶部与转动圆筒(91)底部的右侧贴合,所述隔板(92)的顶部与第二导流块(93)的底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果榨汁机,包括底座(1)和器壳(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择过滤机构(9),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器壳(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器壳(5)的内腔开设有槽孔并通过槽孔与选择过滤机构(9)连接;
所述选择过滤机构(9)包括:转动圆筒(91)、隔板(92)、第二导流块(93)、过滤板(94)和密封垫(95),所述转动圆筒(91)的外表面与器壳(5)内腔中开设的槽孔壁贴合,隔板(92)和过滤板(94)均为半圆弧形且中间均开设有半圆形孔洞,所述隔板(92)和过滤板(94)开设的半圆形孔孔壁上均安装有密封垫(95),所述转动圆筒(91)内表面左侧的底部与隔板(92)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94)的圆弧面与器壳(5)内腔开设槽孔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94)的顶部与转动圆筒(91)底部的右侧贴合,所述隔板(92)的顶部与第二导流块(93)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果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壳(5)内腔的底壁与第一导流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器壳(5)左侧底部开设有槽口并通过槽口与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迎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