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装置的防水机座,涉及机座设备领域,包括门盖与机座,所述门盖顶部设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上绕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顶部设有压盖,所述压盖顶角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上设有螺钉;所述机座一侧设有门轴与第二盖块,所述第二盖块一侧设有门盖,所述门盖一侧设有第一盖块,所述门盖两端设有凸条,所述机座两端设有凹槽;所述机座顶端两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机座一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扣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防水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装置的防水机座
本技术属于机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装置的防水机座柜。
技术介绍
升降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升降装置的机座连接电器件,或者内部连有电器件,在使用时如果碰到潮湿的环境,或者是雨水时,会对机座和电器件造成损坏,从而影响了升降装置的使用,因而需要一种防水的升降装置机座,能够提高机座密封性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装置的防水机座柜。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升降装置的防水机座柜,包括门盖与机座,所述门盖顶部设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上绕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顶部设有压盖,所述压盖顶角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上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压盖、所述橡胶块与所述机座相连;所述机座一侧设有门轴与第二盖块,所述第二盖块通过所述门轴与所述机座相连,所述第二盖块一侧设有门盖,所述门盖一侧设有第一盖块,所述门盖两端设有凸条,所述机座两端设有凹槽,所述门盖与所述机座通过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匹配相连,所述第一盖块与所述机座的一侧相连;所述机座顶端两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机座一侧设有若干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扣孔,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圆孔,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固定扣孔与所述圆孔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固定扣孔与所述圆孔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固定扣孔与所述圆孔相连。优选地,所述机座顶部一端设有第二细板,所述第二细板一侧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细板,所述第一细板通过所述伸缩板与所述第二细板相连,所述第一细板的底部设有凹孔,所述门盖上设有凸块,所述第一细板与所述门盖通过所述凹孔与所述凸块匹配相连。优选地,所述机座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内壁设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与所述机座相连,所述导水孔的底部设有吸水室,所述吸水室内设有吸水棉,所述吸水室的一侧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设有卡扣。优选地,所述机座内的两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吹风机。优选地,所述门盖的一侧设有门锁,所述机座的一侧设有门扣,所述门盖与所述机座通过所述门锁与所述门扣匹配相连。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垫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结构稳定,升降机在与机座相连时会有缝隙,在升降机上绕设橡胶块用压盖固定,增加了机座顶部的密封性,利用第一盖块与第二盖块挡住门盖与机座两侧相接触时的缝隙;门盖与机座通过凸条与凹槽匹配相连,增加了门盖与机座的接触面积,降低了门盖顶部与底部有水进入的可能性;利用三个倾斜放置的连接板与连接杆的相互连接,可以减少机座两侧有水的进入;通过伸缩板与第一细板、第二细板相连,第一细板与门盖相连,此时伸缩板挡住了机座顶部的缝隙,通过机座底部设置导水孔与吸水室,对机座起到了非常好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盖块,2.门锁,3.门盖,4.检修门,5.卡扣,6.吸水室,7.导水孔,8.底座,9.连接杆,10.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垫板,13.凸条,14.吹风机,15.电机,16.门扣,17.出气孔,18.第三连接板,19.第一转轴,20.升降机,21.凹槽,22.机座,23.第二盖块,24.凸块,25.凹孔,26.第一细板,27.第二转轴,28.伸缩板,29.第二细板,30.凹口,31.螺钉,32.压盖,33.橡胶块,34.门轴,35.圆孔,36.固定扣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升降装置的防水机座,包括门盖3与机座22,所述门盖3顶部设有升降机20,所述升降机20上绕设有橡胶块33,所述橡胶块33顶部设有压盖32,所述压盖32顶角设有凹口30,所述凹口30上设有螺钉31,所述螺钉31穿过所述压盖32、所述橡胶块33与所述机座22相连;所述机座22一侧设有门轴34与第二盖块23,所述第二盖块23通过所述门轴34与所述机座22相连,所述第二盖块23一侧设有门盖3,所述门盖3一侧设有第一盖块1,所述门盖3两端设有凸条13,所述机座22两端设有凹槽21,所述门盖3与所述机座22通过所述凸条13与所述凹槽21匹配相连,所述第一盖块1与所述机座22的一侧相连;所述机座22顶端两侧设有第一转轴19,所述第一转轴19上设有第三连接板18,所述机座22一侧设有若干第一转轴19,所述第一转轴19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与连接杆9,所述第三连接板18、所述第二连接板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0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扣孔36,所述第三连接板18、所述第二连接板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0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杆9,所述第三连接板18通过所述连接杆9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1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11通过所述连接杆9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0相连,所述连接杆9的两端设有圆孔35,所述第三连接板18与所述连接杆9通过所述固定扣孔36与所述圆孔35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11与所述连接杆9通过所述固定扣孔36与所述圆孔35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10与所述连接杆9通过所述固定扣孔36与所述圆孔35相连。具体的,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升降装置的防水机座,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包括门盖3与机座22,门盖3顶部设有升降机20,升降机20上绕设有橡胶块33,升降机20在与机座22相连时,升降机20与机座22之间会有空隙,为了防止雨水或者潮湿空气进入,增设橡胶块33可以提高装置密封性,橡胶块33顶部设有压盖32,压盖32顶角设有凹口30,凹口30上设有螺钉31,螺钉31穿过压盖32、橡胶块33与机座22相连,压盖32是为了使橡胶块33固定在机座22的顶部,压盖32的顶角增设凹口30是为了使压盖32与橡胶块33连接时更加稳定;机座22一侧设有门轴34与第二盖块23,第二盖块23通过门轴34与机座22相连,第二盖块23一侧设有门盖3,门盖3在闭合时,门盖3的一侧与机座22相接触,会有空隙,此时利用第二盖块23可以挡住缝隙,增加装置的密封性,门盖3一侧设有第一盖块1,同理,第一盖块1会挡住门盖3的另一侧与机座22相接触时的缝隙,门盖3两端设有凸条13,机座22两端设有凹槽21,门盖3与机座22通过凸条13与凹槽21匹配相连,利用凸条13与凹槽21相连的连接方式,可以增大门盖3与机座22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门盖3与机座22连接时的密封性与稳定性,减少了雨水从门盖的缝隙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装置的防水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盖与机座,所述门盖顶部设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上绕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顶部设有压盖,所述压盖顶角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上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压盖、所述橡胶块与所述机座相连;所述机座一侧设有门轴与第二盖块,所述第二盖块通过所述门轴与所述机座相连,所述第二盖块一侧设有门盖,所述门盖一侧设有第一盖块,所述门盖两端设有凸条,所述机座两端设有凹槽,所述门盖与所述机座通过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匹配相连,所述第一盖块与所述机座的一侧相连;所述机座顶端两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机座一侧设有若干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扣孔,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圆孔,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固定扣孔与所述圆孔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固定扣孔与所述圆孔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固定扣孔与所述圆孔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装置的防水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盖与机座,所述门盖顶部设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上绕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顶部设有压盖,所述压盖顶角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上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压盖、所述橡胶块与所述机座相连;所述机座一侧设有门轴与第二盖块,所述第二盖块通过所述门轴与所述机座相连,所述第二盖块一侧设有门盖,所述门盖一侧设有第一盖块,所述门盖两端设有凸条,所述机座两端设有凹槽,所述门盖与所述机座通过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匹配相连,所述第一盖块与所述机座的一侧相连;所述机座顶端两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机座一侧设有若干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扣孔,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圆孔,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固定扣孔与所述圆孔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固定扣孔与所述圆孔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固定扣孔与所述圆孔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传福,顾维,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精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