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12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包括主动辊、支架、驱动电机、收卷组件以及驱动收卷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收卷组件包括收卷支架、收卷辊,收卷支架包括安装架、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旋转安装于安装架上,第一支撑架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架的长度,第一支撑架贴靠于主动辊的一侧,第一支撑架的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定位凹槽,第二支撑架朝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凹槽,收卷辊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定位凹槽和放置凹槽内,当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相对运动时,第二支撑架上的收卷辊将第一支撑架上的收卷辊顶出定位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了收卷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
本技术涉及收卷机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收卷机构是一种用于在静电膜生产的过程中用于对静电膜进行收卷收纳的一种设备。现有的静电膜收卷机构一般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切割组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收卷组件,切割组件设置于收卷组件的一侧,切割组件包括切割支架、刀片、丝杠以及驱动电机,刀片的顶部设置有与丝杠对应的安装环,驱动电机驱动丝杠进行运动,丝杆带动刀片水平运动,实现对于静电膜的切割,收卷组件一般包括驱动电机以及收卷辊,驱动电机驱动收卷辊进行运动,从而使得静电膜能够收卷于收卷辊上,当收卷组件上的静电膜收卷完成之后,切割组件工作,对静电膜进行切断,然后人工对收卷完成的静电膜进行拆卸,但是行数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收卷辊上的静电膜收卷完成之后,需要将收卷辊上收卷的静电膜从收卷辊上取下才能够继续实现静电膜的收卷,使用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具有在收卷的过程中能够在收卷完成之后自动更换收卷辊的位置,使得收卷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停顿来实现对于收卷辊的更换,从而提升了收卷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包括主动辊、支架、驱动电机、收卷组件以及驱动收卷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收卷支架、收卷辊,所述收卷支架包括安装架、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旋转安装于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架贴靠于所述主动辊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架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凹槽,所述收卷辊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定位凹槽和放置凹槽内,当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收卷辊将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收卷辊顶出定位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位于第一支撑架上的收卷辊上的静电膜收卷到一定厚度之后,第一支撑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朝向第二支撑架运动,第二支撑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朝向第一支撑架运动,使得位于第二支撑架上的收卷辊与位于第一支撑架收卷辊侧壁的静电膜相互接触,且将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向上顶起,使得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被顶出定位凹槽,当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被顶出定位凹槽后,第二支撑架往回运动,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第二支撑架运动,第一支撑架继续朝向第二支撑架运动,当第二支撑架侧壁的放置凹槽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架上的定位凹槽时,未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进入到第一支撑架的定位凹槽内,随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复位,完成对于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和未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进行更换,而不需要将收卷辊的收卷装置进行暂停,在将收卷辊更换完成之后继续收卷,有效提升了收卷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效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第一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第二支撑架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能够在气缸的驱动下进行运动,使得运动更加稳定、快速,且成本较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靠近所述主动辊的一侧设置有定位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在未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将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顶起时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从第一支撑架的另一侧掉落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凹槽的一侧设置有一出料斜面,所述定位凹槽远离所述主动辊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出料斜面,使得定位凹槽的开口向上逐步增大的,方便了未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将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向上顶起;通过设置导向弧面,使得未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在运动到定位凹槽内时,能够通过导向斜面进行导向,使得未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的运动更加平缓,降低了未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与定位凹槽之间产生冲击导致定位凹槽发生变形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凹槽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被未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顶起之后,能够通过导向斜面与未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之间的间隙进行定位,且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进入到放置凹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辊的外侧旋转安装有一旋转滚筒,所述旋转滚筒的外侧设置有摩擦突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滚筒的外侧设置摩擦突起,增加了旋转滚筒与静电膜之间的摩擦力,且使得摩擦突起在摩擦的过程中产生静电,与静电膜之间能够相互吸附,使得收卷更加稳定,降低了在收卷的过程中收卷辊与静电膜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对收卷效率造成影响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收卷辊的两侧设置有定位环,每个所述定位环上均开设有定位环槽,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卡接于定位环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收卷辊在更换的过程中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进行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辊位于定位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环,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供导向环卡接的导向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收卷辊与导向环和安装架之间的定位,使得收卷辊的运动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液压缓冲器,所述液压缓冲器的端部与第一支撑架的端部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第一支撑架在往回运动的过程中与安装架上的主动辊之间的冲击力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收卷机构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上述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通过设置收卷组件,具有在收卷的过程中能够在收卷完成之后自动更换收卷辊的位置,使得收卷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停顿来实现对于收卷辊的更换,从而提升了收卷效率的效果;上述技术通过设置定位部,具有降低了收卷有静电膜的收卷辊掉落的概率的效果;上述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环,具有方便了收卷辊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进行定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支撑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主动辊;2、支架;21、液压缓冲器;22、导向凹槽;3、驱动电机;4、收卷组件;41、安装架;411、第一安装辊;412、第二安装辊;42、第一支撑架;421、定位凹槽;422、出料斜面;423、导向弧面;424、定位部;43、第二支撑架;431、放置凹槽;432、导向斜面;44、收卷辊;441、旋转滚筒;4411、摩擦突起;442、定位环;4421、定位环槽;443、导向环;5、驱动组件;51、第一驱动气缸;52、第二驱动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附图1,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包括主动辊(1)、支架(2)、驱动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卷组件(4)以及驱动收卷组件(4)运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收卷组件(4)包括收卷支架、收卷辊(44),所述收卷支架包括安装架(41)、第一支撑架(42)以及第二支撑架(43),所述第一支撑架(42)和第二支撑架(43)均旋转安装于安装架(41)上,所述第一支撑架(4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架(43)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架(42)贴靠于所述主动辊(1)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架(42)的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定位凹槽(421),所述第二支撑架(43)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42)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凹槽(431),所述收卷辊(44)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定位凹槽(421)和放置凹槽(431)内,当所述第一支撑架(42)和第二支撑架(43)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二支撑架(43)上的收卷辊(44)将所述第一支撑架(42)上的收卷辊(44)顶出定位凹槽(4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包括主动辊(1)、支架(2)、驱动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卷组件(4)以及驱动收卷组件(4)运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收卷组件(4)包括收卷支架、收卷辊(44),所述收卷支架包括安装架(41)、第一支撑架(42)以及第二支撑架(43),所述第一支撑架(42)和第二支撑架(43)均旋转安装于安装架(41)上,所述第一支撑架(4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架(43)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架(42)贴靠于所述主动辊(1)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架(42)的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定位凹槽(421),所述第二支撑架(43)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42)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凹槽(431),所述收卷辊(44)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定位凹槽(421)和放置凹槽(431)内,当所述第一支撑架(42)和第二支撑架(43)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二支撑架(43)上的收卷辊(44)将所述第一支撑架(42)上的收卷辊(44)顶出定位凹槽(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驱动气缸(51)和第二驱动气缸(52),所述第一驱动气缸(5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41)和第一支撑架(42)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5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41)和第二支撑架(43)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电膜自动收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42)位于靠近所述主动辊(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宗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付枫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