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12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内的筒体、设于筒体底部的出料口,还包括位于筒体下方的集料箱以及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包括一端插接于集料箱内且另一端位于下一制造点的导料管、用于提供输料动力且与所述导料管相连的鼓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塑料颗粒转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颗粒干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
技术介绍
塑料颗粒干燥机是干燥塑胶原料最有效且经济的机型,可以干燥因包装、运送或回收而潮湿的原料。在生产中所加工的塑料颗粒粒子如PS、PP、PE、HDPE、PVC、尼龙等塑料颗粒为了保证其后续加工要求,要按照生产标准采用清洗机进行清洗(清洗掉表面塑料颗粒碎屑及灰尘等),而清洗后常通过干燥机对塑料颗粒粒子进行干燥处理,快速烘干表面水分再进行包装。但是,当前所采用的干燥机其干燥花费时间长、干燥效率低、且干燥机内部温度不便于控制、气体流速慢、利用率低,导致烘干不充分的现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鉴于此,现有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810875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包括筒体、螺杆和风机,筒体的底部呈圆锥状,并在该筒体的底部外接进料筒,螺杆装设在筒体内并使其末端延伸至进料筒内;该筒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该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筒体的顶部内侧面上装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套筒,套筒套装在螺杆外,风机通过电热筒与筒体相连通,并在电热筒内部和套筒上部设有温度感应器。但是,使用混合干燥后的塑料颗粒时,需要先将塑料颗粒通过出料口接收到容器内,并将容器搬运到下一个制造点,才能使用塑料颗粒,因此塑料颗粒的转移并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具有方便塑料颗粒转移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内的筒体、设于筒体底部的出料口,还包括位于筒体下方的集料箱以及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包括一端插接于集料箱内且另一端位于下一制造点的导料管、用于提供输料动力且与所述导料管相连的鼓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体内混合干燥后的塑料颗粒可从出料口放出并转移至筒体下方的集料箱内;将导料管的一端插接在集料箱内、另一端置于下一制造点,并通过鼓风机提供吸力,从而将集料箱内的塑料颗粒转移至下一制造点内,因此无需将塑料颗粒接到另一容器,并将容器搬运到下一个制造点进行上料,使塑料颗粒的转移更方便;另外,当环境湿度较大时,塑料颗粒暴露在环境中可能会对塑料颗粒的干燥程度产生影响,因此将塑料颗粒在导料管内运输,可减少塑料颗粒转移过程中暴露于环境的时间,从而提高进入下一制造点塑料颗粒的干燥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管包括插接于所述集料箱内的导料硬管、一端插接于所述导料硬管且另一端位于下一制造点的导料软管,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导料软管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硬管为硬质管,可较容易插入集料箱的塑料颗粒内;导料软管为软质管,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因此可较好地适应在集料箱与下一制造点之间的路径,即可通过弯曲导料软管来适应不同的输送路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硬管靠近所述导料软管一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导料软管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密封圈嵌入的环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硬管通常为光滑表面,因此导料硬管与导料软管连接处会有缝隙,导致连接处的密封性并不是很好。将导料硬管插入导料软管后可使密封圈卡入环槽内,以此提升连接处的密封性,减少吸气的泄露,减少连接处的压力损失,使吸气能在单位时间内吸取更多的塑料颗粒,进而提升导料软管的输料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软管与所述导料硬管的连接处卡接有卡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将导料软管压紧在导料硬管上,一方面可提升导料软管与导料硬管之间的连接牢固度,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减少连接处的缝隙,进而提升导料软管的运输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硬管靠近所述集料箱的一端设置有导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斜面可使导料硬管插入集料箱内的塑料颗粒可时有一个过渡面,从而可更容易插入塑料颗粒内;另外,导斜面的设置可在节省导料硬管的制造材料同时增大导料硬管的开口面积,防止塑料颗粒堵塞导料硬管的开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导料软管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导料软管通过所述弹性卡扣固定与所述支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软管运输塑料颗粒时,由于导料软管内各部分的气压不同,从而在输送塑料颗粒时各部分的运输速度不同,使得塑料颗粒撞击的各部分力也不同,从而导致导料软管在运输吸料的过程中,导料软管会摆动,进而可能会导致导料硬管从集料箱内脱出,影响塑料颗粒的运输,因此将导料软管通过弹性卡扣固定在支架上,防止导料软管摆动使导料硬管从集料箱内脱出,提升塑料颗粒运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卡扣远离所述导料软管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架旋转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支架旋转连接,进而与连接杆连接的弹性卡扣也与支架旋转连接,因此在调节导料硬管的插入角度时,固定在支架上的导料软管可随着导料硬管的调节而转动,避免导料软管与支架发生干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外周面周向设置有若干弹簧柱塞,所述支架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杆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孔壁开设有供弹簧柱塞卡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沿所述插孔的孔壁环形设置,所述弹簧柱塞可随所述连接杆在所述卡接槽内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插入插孔内,可使弹簧柱塞卡入卡接槽,进而更好地限制连接杆地轴向移动,提升连接杆在插孔内的稳定性;卡接槽沿插孔的孔壁环形设置,即可使弹簧柱塞随连接杆在卡接槽内转动,从而避免弹簧柱塞与插孔的孔壁发生干涉,使连接杆的旋转更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设置有卡钩,所述导料硬管设置有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集料箱时,需要将导料硬管从集料箱内取出,设置在支架上的卡钩可提供一个连接位点,将导料硬管上的卡环与卡钩配合后即可将导料硬管连接在支架上,方便导料硬管的收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料箱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集料箱连通的卸料管,所述卸料管铰接有封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封盖即可使塑料颗粒从集料箱内漏出,一方面在需要清理集料箱时,可方便将一些沉底的塑料颗粒清理出;另一方面,也可在卸料管下方放置容器,将塑料颗粒从卸料管卸下至容器内,再将容器转移到下一个制造点进行上料,两种输料方式同时进行可提升输料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导料管的一端插接在集料箱内、另一端置于下一制造点,并通过鼓风机提供吸力,从而将集料箱内的塑料颗粒转移至下一制造点内,因此无需将塑料颗粒接到另一容器,并将容器搬运到下一个制造点进行上料,使塑料颗粒的转移更方便;2.塑料颗粒在导料管内运输,可减少塑料颗粒转移过程中暴露于环境的时间,从而提高进入下一制造点塑料颗粒的干燥程度;3.打开封盖即可使塑料颗粒从集料箱内漏出,一方面在需要清理集料箱时,可方便将一些沉底的塑料颗粒清理出;4.在卸料管下方放置容器,将塑料颗粒从卸料管卸下至容器内,再将容器转移到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内的筒体(2)、设于筒体(2)底部的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筒体(2)下方的集料箱(3)以及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包括一端插接于集料箱(3)内且另一端位于下一制造点的导料管(6)、用于提供输料动力且与所述导料管(6)相连的鼓风机(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内的筒体(2)、设于筒体(2)底部的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筒体(2)下方的集料箱(3)以及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包括一端插接于集料箱(3)内且另一端位于下一制造点的导料管(6)、用于提供输料动力且与所述导料管(6)相连的鼓风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6)包括插接于所述集料箱(3)内的导料硬管(8)、一端插接于所述导料硬管(8)且另一端位于下一制造点的导料软管(9),所述鼓风机(7)与所述导料软管(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硬管(8)靠近所述导料软管(9)一端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导料软管(9)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密封圈(11)嵌入的环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软管(9)与所述导料硬管(8)的连接处卡接有卡箍(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颗粒混合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硬管(8)靠近所述集料箱(3)的一端设置有导斜面(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召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付枫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